根据关节破坏程度将X线改变分为Ⅳ期(前冠有*号者为必备条件): Ⅰ期 1.*X线检查无破坏性改变; 2.可见骨质疏松。 Ⅱ期 1.*骨质疏松,可有轻度的软骨破坏,有或没有轻度的软骨下骨质破坏; 2.*可见关节活动受限,但无关节畸形; 3.邻近肌肉萎缩; 4.有关节外软组织病损,如结节和腱鞘炎。 Ⅲ期 1.*骨质疏松加上软骨或骨质破坏; 2.*关节畸形,如半脱位,尺侧偏斜,无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3.广泛的肌萎缩; 4.有关节外软组织病损,如结节或腱鞘炎。 Ⅳ期 1.*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2.III期标准内各条。 Ⅰ级:日常活动完全不受限(包括生活自理、工作和非职业活动); Ⅱ级:日常活动及工作不受限,但非职业活动受限; Ⅲ级:日常生活不受限,但工作和非职业活动受限; Ⅳ级:日常生活、工作及非职业活动均受限。 日常生活包括穿衣、进食、洗澡、梳妆等;工作包括上班、上学、家政等;非职业活动包括娱乐和休闲等。 DAS28(ESR)=0.56×sqrt(TJC28)+0.28×sqrt(SJC28)+0.70×ln(ESR)+0.014×GH DAS28(CRP)=0.56×sqrt(TJC28)+0.28×sqrt(SJC28)+0.36×ln(CRP+1)+0.014×GH+0.96 TJC28:28个关节中的疼痛关节个数; SJC28:28个关节中的肿胀关节个数; ESR:血沉; CRP:C反应蛋白; GH:患者对疾病活动的整体评估(VAS评分,单位100mm) 疾病活动度阈值:高度:>5.1; 中度:>3.2且≤5.1; 低度:>2.6且≤3.2; 缓解:≤2.6。 需要:
关节压痛数改善程度
关节肿胀数改善程度 并且下列5项中3项改善程度:
患者对疼痛的评价
患者对疾病活动的总体评价
医生对疾病活动的总体评价
患者对身体功能的评价(HAQ)
急性期反应物的数值(ESR、CRP) 各项指标的改善百分率=(治疗前值-治疗后值)/治疗前值×100% ACR20:关节压痛数改善程度及关节肿胀数改善程度≥20%,其余5项中至少3项改善程度≥20%。 ACR50:关节压痛数改善程度及关节肿胀数改善程度≥50%,其余5项中至少3项改善程度≥50%。 ACR70:关节压痛数改善程度及关节肿胀数改善程度≥70%,其余5项中至少3项改善程度≥70%。 CDAI=(TJC28+SJC28+GH+EH)/4 TJC28:28个关节中的疼痛关节个数; SJC28:28个关节中的肿胀关节个数; GH:患者对疾病活动的整体评估(VAS评分,单位100mm); EH:医生对疾病活动的整体评价(VAS评分,单位100mm) 疾病活动度阈值:高度:>22; 中度:>10且≤22; 低度:>2.8且≤10; 缓解:≤2.8。 SDAI=(TJC28+SJC28+CRP+GH+EH)/5 TJC28:28个关节中的疼痛关节个数; SJC28:28个关节中的肿胀关节个数; CRP:C反应蛋白; GH:患者对疾病活动的整体评估(VAS评分,单位100mm); EH:医生对疾病活动的整体评价(VAS评分,单位100mm) 疾病活动度阈值:高度:>26; 中度:>11且≤26; 低度:>3.3且≤11; 缓解:≤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