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加速变异:比症状差异更重要的是多次感染可能性加大 ... ... ... ... ... ...

2022-12-15 11:22| 发布者: 医智宝| 查看: 563| 评论: 0

摘要: 此前Alpha→Delta→BA.1→BA.2→BA.5,是非常清晰的单一毒株的依次更替。但2022年9月以来,这种规律已被打破,各类突变株百花齐放,上百种突变株在全球范围内同时出现,且每种突变株与BA.5相比都具有增长优势,这种 ...

此前AlphaDeltaBA.1BA.2BA.5,是非常清晰的单一毒株的依次更替。但20229月以来,这种规律已被打破,各类突变株百花齐放,上百种突变株在全球范围内同时出现,且每种突变株与BA.5相比都具有增长优势,这种新冠病毒进化现象是前所未有的。

对于目前国内的流行株而言,“感染后半年内通常不会再次感染”的说法基本是正确的,但随着具备更强免疫逃逸能力的新毒株流行,再次感染的安全窗口可能会缩短。而且,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也因人而异,波动较大。

 

奥密克戎亚分支

 

2021年底奥密克戎(Omicron)亚型出现以来,新冠病毒变异株在全球掀起多轮疫情,持续向加强免疫逃逸的方向进化。全球多国主要流行株已被BQ.1XBB家族替代,而中国目前流行的仍以奥密克戎BA.5亚分支BA.5.2BF.7BA.5.2.1.7的缩写)为主。

BQ.1是奥密克戎BA.5变异产生的第六代亚分支,而BQ.1.1BQ.1的第一代亚分支。1213日,据中国疾控中心通报,中国已在9个省份的本土病例中检出BQ.1及其亚分支49例,但尚未广泛流行,也未观察到患者感染BQ.1后,临床严重程度较其他变异株有所增加。“这些进化分支致病力明显减弱,致重症和死亡比例明显低于早期流行的变异毒株。”

新毒株的出现是否会增加二次感染的可能,引起公众关注。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副研究员曹云龙致力于新冠病毒突变免疫逃逸机制研究。在近日的公开演讲中,他援引以色列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年来,以色列新冠再感染率随着新的毒株流行而走高,近几周来,BQ.1.1XBB(两个奥密克戎亚变体BJ.1BA.2.75的组合)大流行下,再感染率从20%上升到35%并且仍在增长,而在BA.1BA.5流行时期,再感染率高峰分别超过15%20%


 

以色列统计的奥密克戎不同亚型的再感染率。受访者供图

 

曹云龙表示,这意味着群体免疫对于新突变株的防感染作用很弱,新的突变株会逃逸之前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所建立的免疫屏障,“感染新冠后短时间内可能三到四个月内不会感染,但对于一些免疫力较差的人,一年内感染好多次,在欧美国家已经司空见惯。”

“只要有感染,就会有重症和死亡,即使比例降低,但感染基数较大的情况下,总的绝对数也会令人担忧。”曹云龙认为,虽然奥密克戎致病性下降,但依然会引发高危人群死亡以及后遗症风险,“因此我们还需要持续监测奥密克戎以及后续可能出现的变异株在致病性、重症率、后遗症风险等方面的变化。”

 

新毒株流行或缩短二次感染“安全窗口”

目前,北京流行的变异株以BF.7为主,广州流行的变异株以BA.5.2为主。有网友反映,北京患者的感染症状似乎比广州患者严重,是否意味着BF.7的致病力高于BA5.2?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只要病毒还是奥密克戎分支,其毒性、致病力和传染性不会有本质改变,“百分之九十几都在上呼吸道症状”,症状轻重主要因人而异,和自身免疫力、年龄、基础疾病有关。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此前曾介绍,BF.7变异株是国内奥密克戎“家族”里传播力最强的亚分支,传染性和隐匿性都更强,R0值(即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在一个全部是易感人群的环境中,平均一个患者可以传染的人数)可达1018.6

曹云龙告诉澎湃科技记者,BF.7的局部进化优势主要体现在免疫逃逸能力的显著增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BA.5.2BF.7在传染力和致病力上有差异。传染力和致病力的研究需要在病毒流行几个月后才能回顾性开展。

曹云龙研究团队检测发现,对于三针灭活疫苗接种者,在之前BA.1BA.2BA.5已有的强烈免疫逃逸的基础上,近期流行的BF.7BQ.1BQ.1.1BQ.1.1.10(或BQ.1.18)、XBB显示出进一步的抗体逃逸,导致中和抗体滴度几乎低于检测下限(20倍稀释)。

“即使是接种疫苗的突破感染康复者也很难预防再感染。”曹云龙举例称,接种三针灭活疫苗后又感染了BA.5的患者,康复一个月后的血浆对BA.5BF.7的中和滴度较高,但对BQ.1.1.10BQ.1.18)、XBB等亚型的防感染作用较低。而康复两三个月后,中和滴度还会再下降至少两三倍。

曹云龙解释,BA.5.2BF.7都属于奥密克戎BA.5支系,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相似度,在理论上应该有较好的交叉保护,发生交叉感染的概率较低。上述检测也证明,BA.5感染者短期内再感染BF.7的概率较低,但是,BF.7BA.5康复者血浆确实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逃逸,所以BA.5感染者再次感染BF.7的概率要高于BA.5再感染。

 

奥密克戎趋同突变株对mRNA疫苗导致严重免疫逃逸。受访者供图

 

该团队还找了大量接种mRNA疫苗的患者血浆样本,其中有不少样本接种了两针灭活疫苗、两针mRNA疫苗再加上感染了BA.5,相当于五次免疫加强,但其康复一个月后的血浆对于最新突变株的中和抗体滴度仍然较低,可能再过两个月就无法防止再感染。这意味着,mRNA疫苗与灭活疫苗类似,在防止XBBBQ.1.1突破感染方面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作为我国人群主要的免疫背景,三针原始株灭活疫苗,特别是大多数人距离接种第三针已经过去半年以上,已经无法对部分最新的Omicron亚型产生较高的防感染作用,会导致我国绝大多数人群对此类新突变株易感。”曹云龙说。

他认为,对于目前国内的流行株而言,许多专家提到的“感染后半年内通常不会再次感染”的说法基本是正确的,但随着具备更强免疫逃逸能力的新毒株流行,再次感染的安全窗口可能会缩短。而且,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也因人而异,波动较大。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