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抗病毒治疗 (1)抗流感病毒治疗时机 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发病 48 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 48 小时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非重症且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发病
48 小时内,充分评价风险和收益后,再考虑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 (2)抗流感病毒药物 我国目前上市的药物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血凝素抑制剂和 M2 离子通道阻滞剂三种。 ①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包括以下几种: 奥司他韦(胶囊/颗粒):成人剂量每次 75mg,每日 2 次。 1岁以下儿童推荐剂量:0~8 月龄,每次 3.0 mg/kg,每日2次;9~11 月龄,每次 3.5mg/kg,每日 2 次。1 岁及以上年龄儿童推荐剂量:体重不足 15kg 者,每次 30mg,每日 2 次;体重 15~23kg 者,每次 45mg,每日 2 次;体重 23~40kg者,每次 60mg,每日 2 次;体重大于
40kg 者,每次 75mg,每日 2 次。疗程 5 天,重症患者疗程可适当延长。肾功能不全者要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 扎那米韦(吸入喷雾剂):适用于成人及 7 岁以上青少年,用法:每次 10mg,每天 2 次(间隔 12 小时),疗程 5天。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用药后发生支气管痉挛的风险较高,应慎用。 帕拉米韦:成人用量为 300~600mg,小于 30 天新生儿6mg/kg,31~90 天婴儿 8mg/kg,91 天~17 岁儿童 10mg/kg,静脉滴注,每日 1 次,1~5 天,重症患者疗程可适当延长。 妊娠期应用:虽然尚未有评价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在妊娠期安全性的临床研究,但尚未发现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引起妊娠期妇女或胎儿副作用的报道。由于妊娠期妇女更易罹患重症流感并造成更高的病死率,抗病毒的收益大于药物对胎儿理论上的可能风险,故确诊或疑似流感的孕妇应接受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开始治疗,避免因等待检测结果
而延误治疗。虽然抗病毒治疗在发病 48 小时内最有效,但对妊娠期妇女特别是需住院的重症患者即使>48 小时也应予以抗病毒治疗。妊娠前三个月高热与胎儿神经管缺陷和其他出生缺陷相关,分娩中发热也是新生儿惊厥、脑病、脑瘫和死亡的危险因素。除抗病毒治疗外,对妊娠期患者应积极退热治疗。 ②血凝素抑制剂阿比多尔可用于成人甲、乙型流感的治疗。用量为每次 200mg,每日 3 次,疗程 5 天。我国临床应用数据有限,需密切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③M2 离子通道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针对甲型流感病毒,但对目前流行的流感病毒株耐药,不建议使用。 4.重症病例的治疗 治疗原则: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器官保护和功能支持。 (1)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表现,需要密切监护,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包括常规氧疗、鼻导管高流量氧疗、无创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等。对难治性低氧血症患者,可考虑使用体外膜肺氧合(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 (2)对于重症流感患者,抗病毒治疗疗程尚不明确,有条件的医院可根据核酸检测结果延长抗病毒治疗时间。不推荐双倍剂量或联合应用两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 (3)重症流感患者常出现细菌或真菌感染,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积极留取标本送检病原学,及时、合理应用抗细菌或抗真菌药物。 (4)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时应给予降颅压、镇静止惊等对症处理;急性坏死性脑病无特效治疗,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等治疗。 5.中医治疗 (1)中医对流感病名、病因的认识 流感因感受流感病毒所致,属中医外感病范畴,《黄帝内经》时期,古人以“伤寒”命名一切外感病。《难经》提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故流感可属“广义伤寒”一类。此外,疫病的记载首见于周代《周礼》,指具有传染性或流行性特征而且伤亡较严重的一类疾病,具有播散迅速、传染性强、病情严重、病死率高等特点,流感与上述特点极为吻合,也可以称为“疫病”。 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提出了外感病的病因。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指出“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指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从上述中医古籍中不难归纳出中医对流感病因的认识主要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以及疠气等外感邪气。 (2)中医对流感病机的认识 流感病机的认识,《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阐明一切外感病发生的病机皆由邪气实而正气虚导致。 不同流感病原类型感染的流行性感冒患者可能会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也可能在暴发的季节方面有所差异。这些不同症状和不同季节,在中医看来是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病机。清?高鼎汾在《医学问对》中提到:“天有六气......风湿与燥无不兼温,惟寒水与温相反,然伤寒者必病热,温病亦多矣”,提出了热病要辨别伤寒和温病。《伤寒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反恶热者,为温病。”揭示了温病与伤寒的不同,因上述病机不同,对应的辨证体系也随之不同,因此中医临床上对流感冒患者要辨伤寒、析温病,基于伤寒和温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