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瘤病毒产品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通告2023年第2 ...

2023-2-27 18:58| 发布者: 葆伢美| 查看: 897| 评论: 0|来自: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

摘要: 本则中溶瘤病毒产品包括野生的、减毒的或经过基因修饰的具有复制能力的病毒产品,其可选择性地感染肿瘤细胞和/或选择性地在肿瘤细胞中复制以裂解肿瘤细胞,也可同时表达外源基因以提高相应功能,还可通过刺激机体产 ...


八、外源病毒因子检测和控制

溶瘤病毒产品生产中可能存在病毒污染的风险,由于溶瘤病毒具有复制能力,因而外源病毒因子检测和控制存在一定挑战,常见的控制策略包括:

1. 生产用物料的控制

细胞库、病毒种子批以及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生产用原材料需进行外源病毒因子的全面检测和控制。

细胞库的外源病毒因子检测可参考《中国药典》和 ICH Q5D 相关要求,结合细胞来源、传代或改造历史、建库过程中使用原材料情况等进行风险评估后确定,一般包含非特异性病毒、逆转录病毒、细胞种属特异性病毒、牛源性病毒(如使用牛血清)、猪源性病毒(如使用动物来源胰蛋白酶)、及其他潜在外源病毒等。

病毒种子批的外源病毒因子检测可通过加入中和抗体消除溶瘤病毒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中和抗体的选用应避免抗血清中存在中和潜在外源病毒因子的抗体,使用的中和抗体量应为完全中和溶瘤病毒的最低使用量,并且检测样品的浓度应合理且有研究依据,避免检测样品被过度稀释造成检测灵敏度降低的风险。如因中和抗体不能充分中和溶瘤病毒,检测结果受到干扰时,可在病毒种子生产中设置对照细胞,对照细胞的外源病毒因子检测应符合现行《中国药典》的要求。另外,也可考虑增加聚合酶链反应(PCR)、深度基因测序技术等敏感检测技术排除特异性的外源病毒因子污染的风险。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动物/人源材料应结合原材料来源进行特异性病毒检测,如人源性病毒、牛源性病毒、猪源性病毒等,病毒检测种类应全面,检测方法应满足要求。另外,还需要加强这类原材料的供应商审计,建立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结合供应商检测标准和风险评估建立企业内控标准。

2. 生产过程中的检测与控制

选择生产过程中最适阶段的样品(如未处理的培养收获液)进行外源病毒因子的检测和控制,开展相应研究以说明生产过程中检测阶段制定的合理性。

检测方法方面,具体要求见“第八部分 1. 起始原材料和生产用原材料的控制”。

以上可能是针对这类产品外源病毒因子检测常见的控制策略,但在一些情况下,需要结合具体产品的情况,根据研究与验证结果,与以下控制相结合或相互补的控制策略,如:病毒去除/灭活工艺步骤、放行检测(必要时,还可考虑在原液/成品中进行外源病毒因子检测)。

 

九、稳定性研究

稳定性研究是通过设计一系列实验来指示中间样品或成品的稳定性特征,是药物有效期制定的依据,为药物的生产工艺、制剂处方、包装材料、贮存、运输条件等方面提供依据,同时也是质量标准制定的基础。稳定性研究可参照《生物制品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和 ICH Q5C 的一般原则和相关要求进行,并根据产品特点、临床使用、贮存、包装和运输情况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案,方案一般包括研究类别、研究样品、研究项目、研究条件、研究时间和研究结果等内容。

稳定性研究一般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等。长期稳定性研究是确定产品有效期的主要依据,其研究时长应覆盖中间样品或成品拟定的有效期。

研究样品通常包括原液(如适用)、成品、需要暂存的中间产品(如适用),应采用代表性工艺生产的样品,采用商业化贮存容器,或与实际其材质相同且能代表最差暴露条件的容器中开展相应稳定性研究。

研究项目和条件应根据产品特点、贮存、运输和临床使用情况来确定,研究项目中建议涵盖对贮存/运输/使用条件敏感的检测项目,例如滴度、纯度和杂质、生物学活性、其他特性等。这些敏感的检测项目可基于产品前期研究的积累以及文献报道和研究共识等。

研究时间点的设定应遵循《生物制品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一般要求,针对某些产品的特殊性,也可考虑灵活调整检测时间。

研究结果的分析应对不同的考察项目分别进行分析,并对产品稳定性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运输稳定性研究:需根据原液(如适用)和制剂的实际运输环境和条件,开展模拟和/或实际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研究。

使用稳定性研究:一般包括终产品解冻研究、复溶研究、与给药装置的相容性研究等,应真实模拟实际使用情况,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合理的使用条件和操作规范。

 

十、包装及密封容器系统

一般包括原液、中间样品、制剂的包装容器。由于包装及密封容器系统直接影响到终产品的质量,在选用时,应考虑其功能性和安全性,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并符合临床使用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包装及密封容器系统应满足较好的密封性、耐低温和标示内容可清晰追溯等要求,应在上市申请前开展全面的相容性研究和密封性研究。研究中应采用代表性工艺生产的产品和代表性包装及密封容器系统开展研究,研究条件的设定应考虑容器及密封容器系统在特殊条件下的相容性和密封性。

 

十一、名词解释

初始病毒(parental genotype virus):指来源清晰,用于重组病毒构建使用的起始病毒,其可能是野生型病毒,也可能是经过减毒或适应的病毒,也可能是经过基因修饰技术改造的病毒。

分子变体(molecular variants):指在病毒包装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非预期的变异体,可能包括某些基因序列和/或氨基酸序列突变形成的变异体,也可能包括重组或回复突变形成的初始病毒(或野生型病毒)等。

 

十二、参考文献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2017.

[2] 药品审评中心. 疫苗生产用细胞细胞基质的技术审评一般原则. 2005.

[3] 药品审评中心. 生物制品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2015.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 年版)[M]. 2020.35 / 35

[5]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EMA). ICH Considerations: oncolytic viruses[EB/OL]. 2009.

[6]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EMA). Guideline on the quality, non-clinical and clinical aspects of gene therapy medicinal products [EB/OL]. 2018.

[7] Food and Drug Adminstration (FDA). Chemistry, Manufacturing, and Control (CMC) Information for Human Gene Therapy 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Applications (INDs) Guidance for Industry [EB/OL]. 2020.

[8] ICH. Q5C Stability testing of biotechnological and biological products [EB/OL]. 1995.

[9] ICH. Q5D Deriv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ell substrates used for production of biotechnological/biological products [EB/OL]. 1997.

[10] ICH. Q5E comparability of biotechnological/biological products subject to changes in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EB/OL]. 2004.

123456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