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用于替代一线治疗 1.总体设计 试验药物定位于可替代 UDCA,应进行随机、双盲、以UDCA 作为阳性对照的优效或非劣效设计。 由于目前 PBC 已有一线治疗需要长期服药,试验药物的疗效需要长时间观察,因此出于维护受试者权益的考虑,用于一线治疗的试验药物,在开展确证性临床试验前,对于前期临床有效性证据要求较高,特别是 UDCA 完全应答者。同时建议试验中设置合理的补救治疗。 2.受试者 如果目标人群同时包括初治的 PBC 患者和已接受UDCA 治疗的患者(包括完全应答和应答不佳者),建议预先规定不同人群在总体人群中所占比例。 对于初治患者,在基于明确的 PBC 诊断的同时,应有疾病的肝生化学指标异常,特别是 ALP 伴或不伴总胆红素升高。 3.疗效终点 主要疗效终点可选择临床结局终点,确证试验药物对于改善疾病病程和预后的作用。 考虑到以临床结局为主要终点开展临床试验的长期性、可行性、伦理等挑战,可接受采用治疗至少 1 年时生化应答的受试者比例作为主要疗效终点,生化应答的具体标准应有临床结局终点改善的相关性证据,建议提前与监管机构沟通。同时需有充分的次要终点评估(如组织学等)以进一步支持主要终点的临床相关性。 (三)用于缓解 PBC 瘙痒症状 部分 PBC 患者有显著的临床症状负担,可以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症状,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改善疾病病程。约 70% PBC 患者会出现瘙痒,并对生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此处仅重点讨论用于缓解 PBC 瘙痒症状的药物研发。 试验一般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PBC 受试者应至少具有特定严重程度的瘙痒症状。疗效评价基于测量直接症状的工具,辅之间接评估症状产生的影响,通常采用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PROs)进行评估。因此,主要疗效指标应基于直接评估瘙痒症状、标准化、经过验证的工具/量表,次要指标建议包括生命质量评估、睡眠评估、基于其他适合量表进行的瘙痒症状评估、与缓解瘙痒相关的药效学指标、PBC 相关肝生化指标和临床结局终点评估等。主要疗效评价时间可为 6 个月。 (四)统计分析考虑 在试验设计时应预先指明估计目标,用以反映试验旨在解决的科学问题。试验计划、设计、实施、分析和解释必须与估计目标相一致,统计分析(包括缺失数据的处理)应与既定的估计目标对应,且必须在研究方案中预先定义并阐明其合理性。具体内容参见 ICH E9(R1)。 在针对 PBC 患者开展的临床试验中,较常见的伴发事件包括治疗依从性差和使用了补救药物等,对每一种伴发事件应明确相适宜的处理策略。例如对使用了补救药物这一伴发事件,通常用复合策略处理更为适宜,尤其是在用于初治患者治疗的场景下,补救药物的使用应该视为治疗失败(相当于将主要疗效终点按最差情况处理);对其他的伴发事件,可考虑使用疗法策略处理,需要继续收集伴发事件发生后的患者随访数据,并将该数据用于主要分析,相当于将伴发事件作为了诊疗过程的一部分,尤其在主要疗效终点是生化学替代指标的情况下,上述策略是可行的。 对于临床事件硬终点,无论是否发生伴发事件,都应当持续随访患者直到研究结束、获得最终的临床结局。完整随访数据的重要性在于:与完成全部随访的患者相比,未完成随访的患者在临床预后上有潜在的差异(失访的原因可能与结局相关,提示非随机缺失的可能),直接将失访患者按删失处理可能会漏掉重要的信息并导致偏倚。对于确证临床结局获益研究期间的活检,由于只有在出现肝硬化可能性很高(例如基于非侵入性方法监测提示)的情况下才会安排在随访期间进行活检,因此若患者未进行计划的活检,应视为发生了临床终点事件。 七、安全性评价 原则上遵循安全性评价的共性标准。 由于 PBC 需要长时间的连续服药,因此需要有足够的暴露量和暴露时间进行安全性观察。建议在长期试验中设立独立的科学委员会。 临床试验中应特别注意区别 PBC 疾病波动和药物性肝损伤,建议尽可能获得肝组织检查结果。对于有潜在肝脏毒性的药物,应在临床试验中设立监测计划。 八、参考文献 1.EMA.
Reflection paper on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al
products for chronic non-infectious liver diseases (PBC, PSC, NASH)
Draft.2018.11.15.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中华内科杂志.2021.60(12):1024-1037. 3.张奉春,王立,帅宗文等.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诊疗规范(2021).中华内科杂志.2021.60(08):709-715. 4.You H, Ma X, Efe C, et al. APASL clinical practice
guidance: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Hepatol Int. 2022. 16(1): 1-23. 5.ZENG N,DUAN W,CHEN S,et al.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course of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in the Asia - Pacific reg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Hepatol Int.2019.13(6): 788-7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