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诗将” 萧德藻与“南宋四大家”“喜”猜药谜(■灯谜、谜语与谚语、歇后语的异同 ...

2023-3-9 23:02| 发布者: 启疾光| 查看: 1259| 评论: 0

摘要: 《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每句打仨中药名:"吴萸、茯苓、 余甘子;鳖甲、补骨脂、南枳椇;赤箭、红掌、金合欢;黄皮、金实、大通草"12 味。灯谜、谜语与谚语、歇后语的区别与联系 ... .. ...


附录2


花烛(红掌)、金实、南枳椇、一滴血(白线薯)、见风青、黄药子、大通草、红娘子、黄皮、秸秆、风杞简介

 

花烛是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别名红掌、红鹅掌、火鹤花、红鹤芋、安祖花。

花叶俱美,花姿奇特美妍。烛花期长、为优质的切花材料可以吸收人体排出的废气(氨气、丙酮),也可以吸收装修残留的各种有害气体(甲醛等),同时可以保持空气湿润,避免人体的鼻粘膜干燥。

 

黄皮分两大类:1)为山茱萸科植物长圆叶梾木的树皮,别名救驾、臭条子。味苦、辛,性温。祛风散寒,活络止痛。主风寒湿痹;腰痛;跌打损伤;骨折。

2)芸香科黄皮属植物黄皮,以根、叶、果及种子入药。①叶:解表散热,顺气化痰。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治感冒发热。②根、核:行气止痛,健胃消肿。用于胃痛,腹痛,疝痛,风湿骨痛,通经。③果:化痰消食。用于食积胀满,痰饮咳嗽。

 

南枳椇为鼠李科南枳椇,以种子入药;别名枳椇子。性味甘、平。止渴除烦,解酒毒,利二便。主治醉酒,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

 

一滴血为防己科植物白线薯的块根,又名白线薯、红藤、 山乌龟等。性味寒、有小毒。归肝胃经。行气活血,祛风止痛,清热解毒。主胃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痛经,痈疖肿毒,湿疹等。

 

见风青是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草玉梅的根或全草,别名见风蓝、乌骨鸡、羊九、狗脚迹、土黄芩、五朵云等。性味苦、辛、平,有小毒。归肺、胃、肝经。清热解毒,活血舒筋。治喉蛾,痄腮,瘰疬结核,痈疽肿毒,疟疾,风湿疼痛,胃痛,跌打损伤。

 

大通草是通草的一种,别名白通草、通花、花草、方草、葱草、寇脱、离南、活莌、倚商、通脱木,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茎髓。性微寒,味甘、淡。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黄药子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独的块茎,别名黄独、零余薯、金线吊虾蟆、香芋、黄狗头。

性味苦、辛,凉。有小毒。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凉血止血。用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咽喉肿痛,吐血,咯血,百日咳,癌肿;外用治疮疖。

 

金实别名柑子、木奴、瑞金奴、桶柑、蜜桶柑、招柑、柑等。性凉、无毒、平,味酸、甘、苦。归胃、大肠经。醒酒、利尿、除烦、清热、下气、利小便、生津止渴。


秸秆有两种均可抗癌、退黄、消积:1)为禾本科植物大麦成熟后枯黄的茎秆即大麦秸。味甘、苦,性温;无毒。归脾、肺经。消肿,理气,利湿。主小便不通,心胃气痛。

2)为禾本科植物稻及糯稻的茎叶即稻草。味辛、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宽中,下气,消食,解毒。治噎膈、反胃,食滞、泄泻、腹痛、消渴、黄疸、白浊、痔疮、烫伤。

 

风杞是地方发音与叫法,也有三种说法:1)在治疗肿瘤癌症方剂中时,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即粉防己。性味苦、寒,归膀胱、肺经,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等。(防己自古以来分为汉防己和木防己两大类,一般习惯所称的汉防己实际上是防己科的粉防己,而不是马兜铃科的汉中防己Aristolochia heterophylla Hemsl.,商品木防己则为马兜铃科的广防己和汉中防己,有时也包括防己科的木防己。现时中医应用防己的经验是:汉防己偏于利湿走里,可利小便以消肿木防己偏于祛风而走外,用于祛风湿以止痛。

2)是滋肝补肾、养血明目的枸杞,也叫山枸杞。其根皮叫地骨皮,性甘、寒,归肺、肝、肾经。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3)为鼠李科枣属的一种乔木或灌木或漆树科植物南酸枣的干燥成熟果实,别名五眼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性味甘、酸,平。归肝、心经。行气活血,养心,安神。用于气滞血瘀,胸痹作痛,心悸气短,心神不安。

 

红娘子别名红娘、红女、红姑娘、么姑虫、灰花蛾、花大鸡、山鸡腰、红盖虫;为蝉科昆虫黑翅红娘子或褐翅红娘子的干燥虫体。性味苦、平,有毒。活血化瘀,解毒散结。用于血瘀经闭,淋巴结结核,狂犬咬伤;外用治疥癣疮疡。



:全文为龙行天独家供稿中医启疾光网,转载请须注明出自启疾光网未经允许不得商用
123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