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 年版)(国卫办食品函〔2023〕5号) ... ... ... ... ... . ...

2023-3-14 09:19| 发布者: 国正行| 查看: 1037| 评论: 0|来自: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摘要: 本指南以食养为基础,依据现代营养学理论和相关证据,以及我国传统中医的理念和调养方案,提出具有多学科优势互补的成人糖尿病患者食养基本原则和食谱示例。主要面向成人 2 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基层卫生工作者(包括营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等4项食养指南的通知(国卫办食品函〔2023〕5号)  附件7


一、前言 ......................................... 1

二、疾病特点与分型 ............................... 2

(一)糖尿病定义与分类......................... 2

(二)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及分型 ................. 3

三、食养原则和建议 ............................... 3

(一)食物多样,养成和建立合理膳食习惯 ......... 4

(二)能量适宜,控制超重肥胖和预防消瘦 ......... 5

(三)主食定量,优选全谷物和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 . 6

(四)积极运动,改善体质和胰岛素敏感性 ......... 8

(五)清淡饮食,限制饮酒,预防和延缓并发症 ..... 8

(六)食养有道,合理选择应用食药物质 ........... 9

(七)规律进餐,合理加餐,促进餐后血糖稳定 .... 10

(八)自我管理,定期营养咨询,提高血糖控制能力 11

附录 1 成人糖尿病患者的食物选择 .................. 12

附录 2 常见食物交换表 ............................ 15

附录 3 不同地区食谱示例 .......................... 20

一、东北地区.................................. 21

二、西北地区.................................. 26

三、华北地区.................................. 32

四、华东地区.................................. 38

五、华中地区.................................. 44

六、西南地区.................................. 49

七、华南地区.................................. 54

附录 4 成人糖尿病食养方举例 ...................59

附录 5 糖尿病诊断标准 ............................ 59

 

全文下载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国卫办食品函〔2023〕5号).pdf


 

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 年版)

 

一、前言

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及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居民健康,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显示,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 11.9%,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 35.2%,其中型糖尿病是主要类型,50 岁以上成年人患病率更高。糖尿病发生趋低龄化、长病程、并发症多、健康危害严重和医疗支出费用高等特点。长期慢性的高血糖,可导致眼、神经、肾脏和心血管等组织和器官的损害而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多与不合理膳食相关,包括长期高糖、高脂肪、高能量膳食等。纠正不良生活方式,践行合理膳食和积极运动,一直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有效手段。对于糖尿病前期和某些病程短、胰岛功能尚可、合并超重肥胖的 2 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膳食干预和生活方式改善可帮助实现血糖的良好控制;对于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使用降糖药物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以及 1 型糖尿病患者,也有助于实现血糖达标,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改善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费用支出。以 “辨证施膳”为核心的中医食养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基础上的非药物调养方法,强调根据体质、病因、证候给予不同食养方案,在调和气血、平衡人体营养、辅助预防疾病上效果显著。针对不同体质糖尿病患者,选取不同特性的食物或食药物质食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

为辅助预防和控制我国人群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膳食,提高居民营养健康水平,发展传统食养服务,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 年)》相关要求,制定本指南。本指南以食养为基础,依据现代营养学理论和相关证据,以及我国传统中医的理念和调养方案,提出具有多学科优势互补的成人糖尿病患者食养基本原则和食谱示例。本指南主要面向成人 2 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基层卫生工作者(包括营养指导人员),为糖尿病辅助预防与改善提供食养指导。1 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他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可参考(但不拘泥于)本指南制定膳食营养方案,同时使用者应在医师或营养指导人员等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食养方案。

 

二、疾病特点与分型

(一)糖尿病定义与分类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也就是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

根据病因学证据,2019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糖尿病分类更新为 6 种类型,即 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混合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未分类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

(二)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及分型

糖尿病常见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如下。

阴虚热盛证:表现为烦渴多饮,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气阴两虚证:表现为倦怠乏力、心慌气短、盗汗、自汗,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酸膝软,舌淡或舌红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

阴阳两虚证:表现为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酸膝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痿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三、食养原则和建议

根据营养科学理论、中医理论和目前膳食相关慢性病科学研究文献证据,在专家组共同讨论、建立共识的基础上,对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食养提出 8 条原则和建议。包括:1.食物多样,养成和建立合理膳食习惯。2.能量适宜,控制超重肥胖和预防消瘦。3.主食定量,优选全谷物和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4.积极运动,改善体质和胰岛素敏感性。5.清淡饮食,限制饮酒,预防和延缓并发症。6.食养有道,合理选择应用食药物质。7.规律进餐,合理加餐,促进餐后血糖稳定。8.自我管理,定期营养咨询,提高血糖控制能力。

 

(一)食物多样,养成和建立合理膳食习惯

膳食管理和治疗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核心,应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做到食物多样、主食定量、蔬果奶豆丰富、少油、少盐、少糖,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保证每日能量适宜和营养素摄入充足。

食物多样是实现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基础。种类多样的膳食应由五大类食物组成:第一类为谷薯类,包括谷类(含全谷物)、薯类与杂豆;第二类为蔬菜和水果;第三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畜、禽、鱼、蛋、奶;第四类为大豆类和坚果;第五类为烹调油和盐。糖尿病患者同样应该保持食物多样,膳食丰富多彩,保证营养素摄入全面和充足,少油少盐限糖限酒。

合理膳食是指在平衡膳食基础上,以控制血糖为目标,调整优化食物种类和重量,满足自身健康需要。主食要定量,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以全谷物、各种豆类、蔬菜等为好,水果要限量;餐餐都应有蔬菜,每天应达 500g,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天天有奶类和大豆,常吃鱼、禽,适量蛋和畜肉,这些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减少肥肉摄入,少吃烟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肉类制品,控制盐、糖和油的使用量。

(二)能量适宜,控制超重肥胖和预防消瘦

体重是反映一段时间内膳食状况和人体健康状况评价的客观指标,也是影响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膳食能量是体重管理也是血糖控制的核心。能量的需要量与年龄、性别、体重和身体活动量等有关,具体可查询 DRI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需要量表;也可根据体重估算,例如一个60kg轻体力活动的成年女性,其每天能量需要量在15001800kcal 之间。推荐糖尿病患者膳食能量的宏量营养素占总能量比分别为:蛋白质 15%20%、碳水化合物 45%60%、脂肪 20%35%。膳食能量来自于谷物、油脂、肉类、蛋类、奶类、坚果、水果、蔬菜等食物。糖尿病患者能量需求水平因人因血糖调节而异,应咨询营养指导人员来帮助确定全天的能量摄入量和运动量,制定个性化的膳食管理、血糖和体重控制方案。

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重保持体重在理想范围,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疾病的发生发展风险。我国成人健康体重的体质指数(BMI)应保持在 18.523.9kg/m2之间。从年龄和降低死亡风险考虑,65 岁以上老年人可适当增加体重。

肥胖患者减重后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血糖控制。超重和肥胖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减重 3%5%,即能产生有临床意义的健康获益。建议超重肥胖患者按照每个月减少 12kg的速度,36 个月减少体重 5%10%。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不能充分发挥促进糖原、蛋白质和脂肪合成、抑制其分解的作用,血糖控制不佳的同时也容易出现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过多,体重下降,甚至出现消瘦。合并消瘦或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在营养指导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增加膳食能量、蛋白质的供给,结合抗阻运动,增加体重,达到和维持理想体重。老龄患者应特别注意预防肌肉衰减并保持健康体重。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