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 喘 【病因病机】 1.禀赋不足 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宿痰停聚于患儿的肺经,痰湿或痰热伏于患儿肺内而成为哮喘的宿根,为哮喘病的内因。 2.痰湿停聚 哮喘主要原因是肺系一向有痰湿停聚,当体质虚弱,感受邪气,引起气动痰升,阻塞肺络,而致肺失肃降,出现痰鸣、喘逆、呼吸困难等。 3.感受风寒 因感受风寒,肺虚卫外不固,风寒外邪易于侵入,痰浊阻于气道而致。 另外,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由于机体过敏所致,由于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煤气、细菌等)致使细小支气管平滑肌发生痉挛,而产生一系列症状。过度疲劳、情绪冲动等也常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1)常突然发作,发作时喘促、咳嗽、气喘、呼气延长、喉间痰鸣,甚至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口唇青紫。 (2)有反复发作病史。 (3)发作时肺部出现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4)发作时肺部出现以吸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5)经抗哮喘治疗可缓解。 2.鉴别诊断 需与肺炎喘嗽相鉴别。哮喘以咳嗽、哮鸣、气喘、呼气延长为主症,多数不发热,常反复发作,多有过敏史,两肺有哮鸣音;肺炎喘嗽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发热,两肺多以湿啰音为主。 【临床表现】 1.风寒袭肺 喘急胸闷,伴有咳嗽,咯痰稀薄,色白多沫,形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脉浮。 2.风热犯肺 喘促气粗,咳嗽痰黄而黏稠,口渴喜冷饮,胸闷烦躁,汗出,甚则发热面红。舌质红苔黄,脉浮数。 3.肺脾气虚 多反复感冒,喘促气短,言语无力,咳声低弱,自汗畏风,或咽喉不利,面白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软。 4.脾肾阳虚 喘促日久,呼长吸短,动则喘息更甚,形瘦神疲,气不得续,腹胀纳差,大便溏泻。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5.肺脾阴虚 咳嗽时作,喘促乏力,咳痰不爽,面色潮红,盗汗,消瘦气短,手足心热。舌质红,苔花剥,脉细数。 【治疗】 1.基础方 揉天突、搓摩胁肋各300次,揉定喘、揉肺俞各200次,清肺经、推小横纹各100次。以宣肺肃肺、降气平喘。 2.辨证加减 (1)风寒袭肺 ①治则:温肺散寒,降气平喘。 ②处方:推揉膻中、运内八卦100次,推三关、揉外劳宫各100次。 ③方义:推揉膻中、运内八卦宽胸降气;推三关、揉外劳宫以温阳散寒。 (2)风热犯肺 ①治则:清热宣肺,化痰平喘。 ②处方:揉丰隆100次,推揉膻中100次,揉内劳宫、清天河水100次。 ③方义:揉丰隆,推揉膻中化痰平喘,揉内劳宫、清天河水清热宣肺。 (3)肺脾气虚 ①治则:健脾益气,补肺固表。 ②处方:补脾经、推三关、揉脾俞、补肺经、揉肺俞、揉足三里各300次。 ③方义:补脾经、推三关,揉脾俞、揉足三里健脾益气;补肺经、揉肺俞益肺固表。 (4)脾肾阳虚 ①治则:健脾温肾,固摄纳气。 ②处方:补脾经、补肾经、揉脾俞、揉肾俞各300次,揉命门、摩揉丹田各200次。 ③方义:补脾经、补肾经、揉脾俞、揉肾俞,益肺健脾温肾。揉命门、摩揉丹田温肾补阳,固摄纳气。 (5)肺脾阴虚 ①治则:养阴清热,补益肺肾。 ②处方:补肺经、补脾经、揉脾俞各300次,揉二马、清天河水、揉三阴交各200次。 ③方义:补肺经、补脾经、揉脾俞健脾补益肺。清天河水、揉二马、揉三阴交清热滋阴。 病例分析 李某,男,6岁。2010年3月初诊。 主诉(家长代诉):咳喘、呼吸急促2天。 现病史:今年多次感冒。2天前感冒、咳喘,呼吸急促并能听到哮鸣音,痰多。既往无哮喘史。现喘急胸闷,时有咳嗽,咯痰清稀,畏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脉浮。听诊:两肺满布哮鸣音。 诊断:哮喘,证属风寒犯肺。病机分析:患儿由于感受风寒,肺虚卫外不固,风寒外邪侵入肺卫,痰浊阻于气道而致本病。 治则:温肺散寒,降气平喘。 处方:推三关、揉外劳宫、运内八卦、推揉膻中。 【预防与护理】 1.改善环境 消除诱发哮喘的各种因素,如尘螨、蟑螂、动物皮屑及羽毛等诱发气道变应性炎症反应的因素,因此需要经常打扫环境,清洗被褥,避免使用羽毛制成的衣被等。 2.生活规律 避免过度疲劳,预防呼吸道感染,消除鼻咽、口腔的病灶,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但运动量应循序渐进,并应得到医生的指导。 3.用中药预防发作 在发作间歇期,主张扶正培本,采用健脾益气补肾之法,并根据不同类型给予辨证论治。在发作期一般以麻黄为主药,寒证配以干姜、细辛、五味子;热证多配以石膏、黄芩。在缓解期,对肺虚型可用参芪汤和玉屏风散;脾虚者可用六君子汤;肾虚者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左归饮、右归饮或金匮肾气丸加减。 【按语】 文章出自《小儿推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