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穴各主治其络脉的病症,如手少阴络穴通里可治“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之络脉病症。十二络穴能沟通表里两经,故有“一络通两经”之说。因此,络穴不仅能治本经病,也能治其相表里之经的病症,如手太阴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肺经的咳嗽、喘息,又能治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头项强痛等疾患。 原穴和络穴在临床上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相互配合使用。原络合用称“原络配穴”。 四、郄穴 郄穴是各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的部位,郄与“隙”通,是空隙、间隙的意思,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十二经脉、阴阳脉和阴阳维脉各有一郄穴,合为十六郄穴(表2-3-5)。郄穴的名称和位置首载于《甲乙经》。临床上郄穴常用来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阴经郄穴多治血证,如孔最治咳血,中都治崩漏等。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颈项痛取外丘,胃脘痛取梁丘等。此外,当脏腑发生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以协助诊断。 表2-3-5 十六郄穴表 五、背俞穴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背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上下排列。背俞穴首见于《灵枢·背腧》,篇中载有五脏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素问·气府论》有“六府之俞各六”的记载,但未列穴名。至《脉经》,才明确了肺俞、肾俞、肝俞、心俞、脾俞、大肠俞、膀胱俞、胆俞、小肠俞、胃俞等十个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甲乙经》中载有三焦俞等全部脏腑俞,《千金方》又补充了厥阴俞等,背俞穴的名称按上下位置列表如下(表2-3-6)。 表2-3-6 脏腑背俞穴表 《素问·长刺节论》:“迫藏刺背,背俞也。”《难经·六十七难》:“阴病行阳……俞在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病治阳”,这些均说明背俞穴可治疗五脏病症。背俞穴不但可以治疗与其相应的脏腑病症,也可以治疗与五脏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病症。如肝俞既能治疗肝病,又能治疗与肝有关的目疾、筋急等病;肾俞既能治疗肾病,也可治疗与肾有关的耳鸣、耳聋、阳痿及骨病等。 六、募穴 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募穴。五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募穴部位都接近其脏腑所在,有在正中任脉(单穴),有在两旁各经(双穴)。分布于肺经的有肺募中府;分布于肝经的有肝募期门,脾募章门;分布于胆经的有胆募日月,肾募京门;分布于胃经的有大肠募天枢。以上均为双穴。其余都分布于任脉:心包募膻中,心募巨阙,胃募中脘,三焦募石门,小肠募关元,膀胱募中极,均为单穴。募穴,始见于《素问·奇病论》:“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难经·六十七难》“五藏募在阴而俞在阳”,指募穴分布于胸腹,而俞穴分布在背部。《脉经》具体记载了期门、日月、巨阙、关元、章门、太仓(中脘)、中府、天枢、京门、中极等十个募穴的名称和位置。《甲乙经》全载了三焦募石门等五脏六腑募穴,后人又补充了心包募膻中,募穴始臻完备(表2-3-7)。 表2-3-7 脏腑募穴表 《难经·六十七难》说“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阳病治阴”,说明治六腑病症多取募穴,如胃病取中脘,大肠病取天枢,膀胱病取中极等。滑伯仁《难经本义》说“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说明脏腑之气与俞募穴是相互贯通的。当脏腑发生病变时,常在其相应的俞募穴出现疼痛或过敏等病理反应。因此,临床上可通过观察、触扪俞募穴处的异常变化,以诊断相应脏腑疾病,又可刺灸俞募穴来治疗相应的脏腑疾病。募穴的主治性能与背俞穴有共同之处,募穴对于脏腑病症属于邻近取穴,临床上多与四肢远道穴配用,如脏病配用原穴,腑病配用合穴等,又可与背俞穴配合使用,俞募同用属“前后配穴”。 七、八会穴 八会穴,是指与脏、腑、气、血、筋、脉、骨、髓通会的8个腧穴。八会穴首载于《难经·四十五难》:“腑会太仓(中脘),脏会季胁(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鬲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膻中)也。”(表2-3-8)。这是就原有一些重要腧穴,按其特殊治疗作用进行归纳,定出八会的名称。如章门原是脾之募,因为五脏皆秉气于脾,故称为脏会;中脘为胃之募穴,因六腑皆禀于胃,故为腑会;膻中为宗气之所聚,故为气会;膈俞位于心俞、肝俞穴之间,心主血,肝藏血,故为血会;大杼近于椎骨,是柱骨之根,故为骨会;阳陵泉位于膝下,膝为筋之府,故为筋会;太渊居于寸口,为脉之大会处,故为脉会;绝骨属于胆经,主骨所生病,骨生髓,故以此为髓会。临床上,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症均可选用相关的八会穴来治疗。另外,《难经·四十五难》还说“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说明八会穴还能治某些热病。 表2-3-8 八会穴表 八、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原称“交经八穴”“流注八穴”和“八脉八穴”,是十二经四肢部脉气通向奇经八脉的8个腧穴。八穴均分布于肘膝以下,原属于五输穴和络穴,因称为“流注”;通过十二经脉以交(通)于奇经八脉,因称“交经”。后来又称为“八脉交会穴”,这里的交会与十四经交会穴的相互会合意义不同。 八穴的记载首见于窦汉卿《针经指南》,据说,是“少室隐者之所传”,得之于“山人宋子华”之手。因窦氏善用此法,故又称“窦氏八穴”(表2-3-9)。 八穴与八脉的相会(通)关系是:公孙从足太阴脾经入腹,与冲脉相通;内关从手厥阴心包经,于胸中与阴维脉相通;外关从手少阳三焦经上肩,与阳维脉相通;临泣从足少阳胆经过季胁,与带脉相通;申脉从足太阳膀胱经,与阳脉相通;后溪从手太阳小肠经交肩会于大椎,与督脉相通;照海从足少阴肾经,与阴脉相通;列缺从手太阴肺经循喉咙,与任脉相通。由于八穴与八脉相会通,所以此八穴既能治本经病,还能治奇经病。如公孙通冲脉,能治足太阴脾经病,又能治冲脉病;内关通阴维脉,能治手厥阴心包经病,又能治阴维脉病,都属主治范围的扩展。 八脉交会穴,临床上可作为远道取穴单独选用,再配上头身部的邻近穴,成为远近配穴,又可上下配合应用,如公孙配内关,治疗胃、心、胸部病症;后溪配申脉,治内眼角、耳、项、肩胛部位病及发热恶寒等表证;外关配足临泣,治疗外眼角、耳、颊、颈、肩部病及寒热往来等病症;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肺病和阴虚内热等症。 八脉交会穴在临床上应用甚为广泛,李梴《医学入门》说:“八法者,奇经八穴为要,乃十二经之大会也。”又说:“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强调了八脉交会穴的重要意义。 表2-3-9 八脉交会穴表 续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