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合穴 下合穴,即六腑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6个腧穴。《灵枢·本输》指出“六府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说明六腑之气都通向下肢,在足三阳经上各有合穴,而手足三阳经又有上下相合的关系。《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又提出了“合治内府”的理论,说明六腑病应取用其下合穴:“胃合于三里,大肠合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表2-3-10)。胃、胆、膀胱三腑的下合穴,即本经五输穴中的合穴,而大肠、小肠、三焦三腑则另有合穴。《灵枢·本输》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三焦是“太阳之别”“入络膀胱”。《甲乙经》也指出:“委阳,三焦下辅俞也……此足太阳之别络也。”膀胱主藏津液,三焦主水液代谢,二者关系密切。因此,大肠、小肠下合于胃经,三焦下合于膀胱经。 《素问·咳论》说“治府者,治其合”,说明下合穴是治疗六腑病症的主要穴位。如足三里治胃脘痛,下巨虚治泄泻,上巨虚治肠痈、痢疾,阳陵泉治胆痛,委阳、委中治三焦气化失常而引起的癃闭、遗尿等。 表2-3-10 下合穴表 十、交会穴 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相交会合的腧穴。交会穴的记载始见于《甲乙经》。交会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交会穴不但能治本经病,还能兼治所交经脉的病症。如关元、中极是任脉经穴,又与足三阴经相交会,故既可治任脉病症,又可治足三阴经的病症;大椎是督脉经穴,又与手足三阳相交会,既可治督脉的疾患,又可治诸阳经的全身性疾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