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秘 【病因病机】 1.邪滞大肠 素体阳盛,或热病之后,余热留恋,或肺热肺燥,下移大肠,或过食厚味辛辣,或过服热药均可致肠胃积热,耗伤津液,肠道干涩失润,粪质干燥,难于排出,形成“热秘”。如《景岳全书·秘结》曰:“阳结证,必因邪火有余,以致津液干燥。”如恣食生冷,凝滞胃肠;或外感寒邪,直中肠胃;或过服寒凉,阴寒内结均可导致阴寒内盛,凝滞胃肠,传导失常,糟粕不行,形成“冷秘”。如《金匮翼·便秘》曰:“冷秘者,寒冷之气,横于肠胃,凝阴固结,阳气不行,津液不通。” 2.气虚津亏 饮食劳倦,脾胃受损;或素体虚弱,阳气不足;或病后体虚,正气未复;或过食生冷,损伤阳气;或苦寒攻伐,伤阳耗气均可导致气虚阳衰,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阳虚则肠道失于温煦,阴寒内结,便下无力,使排便时间延长,形成便秘。如《景岳全书·秘结》曰:“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此阳虚而阴结也。”如素体阴虚,津亏血少;或病后体虚,阴血虚少;或失血夺汗,伤津亡血;或过食辛香燥热,损耗阴血均可导致阴亏血少,血虚则大肠不荣,阴亏则大肠干涩,肠道失润,大便干结,便下困难,而成便秘。如《医宗必读·大便不通》说:“更有老年津液干枯,妇人产后亡血,及发汗利小便,病后血气未复,皆能秘结。” 【临床表现】 1.实秘 大便干结,食少,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身热,心烦不安,多汗,时欲饮冷,小便短赤,苔黄厚,指纹色紫,为肠胃积热;大便干涩,难以排出,腹中攻满,喜温恶寒,四肢不温,或呃逆呕吐。苔白,指纹色淡,为阴寒积滞。 2.虚秘 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难排,汗出,气短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苔薄白,指纹色淡,为气虚便秘;大便干结,努挣难下,面白无华,口干心烦,潮热盗汗,为血虚津亏之便秘。 【治疗】 1.基础方 清补脾经、按揉足三里、摩腹300次,按揉膊阳池100次,捏脊20次。以达健脾调中,理气通腹之效。 2.辨证加减 (1)实秘 ①治则:调理脾胃,消积导滞。 ②处方:清大肠、摩腹各300次,清补脾经(清后加补)、退六腑、运内八卦各200次,按揉膊阳池、推下七节骨各100次,按揉足三里、搓摩胁肋、捏脊各20次。 ③方义:清补脾经、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具有健脾助运之功;运内八卦、搓摩胁肋能疏肝理气、调理脾胃;清大肠、退六腑、按揉膊阳池及推下七节骨能消积导滞。 (2)虚秘 ①治则:健脾益气,养血滋阴。 ②处方:补脾经、推三关、摩腹各300次,补肾经、清大肠各200次,按揉膊阳池、揉上马、按揉足三里、捏脊各20次。 ③方义:补脾经、推三关、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能健脾调中,益气养血;补肾经、清大肠、按揉膊阳池及揉上马,能滋阴润燥。 病例分析 李某,男,5岁。2008年10月20日初诊。 主诉(家长代诉):大便3天未解,腹胀、心烦不安1天。 现病史:患儿平素有偏食习惯,饮食过于精细,喜食辛辣味重之物,吃饭时只用少许肉食菜类下饭,不爱吃水果、蔬菜类食物。现症见:大便不解,食少腹胀,时有腹部胀痛,口干口臭,心烦不安,时欲饮冷,小便短赤。查体:腹膨,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舌质红,苔黄厚,指纹色紫。 诊断:便秘。证属肠胃积热之实秘。 病机分析:因过食厚味辛辣,致肠胃积热,耗伤津液,肠道干涩失润,故大便难以排出,腹中胀满或胀痛;糟粕内停,脾气不运,故食少;积热熏蒸于上,故口干口臭;热盛于内,故心烦不安,时欲饮冷;热移于膀胱,故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厚,指纹色紫,均为热已伤津化燥之征。 治则:调理脾胃,消积导滞。 处方:清补脾经(清后加补),清大肠,退六腑,运内八卦,按揉膊阳池,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推下七节骨,搓摩胁肋。并嘱患儿多吃蔬菜、多喝水。 【预防与护理】 1.对于以奶粉喂养为主的婴幼儿,奶粉宜调稀一些,并加适量果汁或蔬菜汁。对于断奶后的小儿,主食不宜过于精细,鼓励宝宝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及香蕉、梨、苹果等水果,并应多饮水。 2.少食辛辣香燥等易于上火之品。 3.养成一个良好的定时排便习惯,改掉拿着书如厕等不良习惯。 4.积极锻炼身体,多运动,保持每天有足够的运动量。 5.及时治疗原发疾病,如先天性巨结肠、过敏性结肠炎等。 【按语】 推拿对于单纯性便秘疗效较好。摩腹及推下七节骨具有较好的通便作用,尤其适应于实秘患儿。应用摩腹手法时,手法宜轻,时间稍长。临床上如推拿治疗一两次而疗效欠佳时需配合中药治疗。临床上部分患儿可能是由于先天性巨结肠引起,推拿仅仅是辅助治疗,因此必要时需到胃肠外科诊治。由于腑气不通,浊气不降,便秘常可引起腹胀腹痛,头昏脑涨,食欲减退,睡眠不安等症,便秘日久可引起肛裂。 (小儿推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