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 食 【病因病机】 1.乳食不节 小儿喂养的原则应当是“乳贵有时,食贵有节”。饮食没有规律、没有节制可导致脾胃受伤,受纳运化功能减弱,出现食欲不振或厌恶乳食之症。 2.痰湿滋生 乳母过食寒凉,小儿嗜食生冷瓜果,导致脾阳受伤,痰湿内生,壅阻中州,影响脾胃消化功能,出现厌食。 3.虫积伤脾 小儿脾胃虚弱,食不洁饮食或有吮手指的习惯易患肠道虫证。虫积扰乱脾胃气机,影响消化吸收而致厌食。 4.脾胃虚弱 小儿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致使脾胃虚弱,或疾病迁延,损伤脾胃,使消化功能下降而致厌食。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1)以纳呆,甚则拒食为主症。 (2)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 (3)病程在1个月以上。 (4)有喂养不当,饮食失节,或病后失调史。 (5)排除因各种疾病、药物引起的食欲低下。 2.鉴别诊断 (1)假性厌食症 必须先排除患儿是否患有感冒或内科慢性疾病,真正的厌食是指患儿长时期食欲不振,看到食物也不想吃,甚至拒吃,这种情形一般连续1个月以上才符合“厌食症”。 (2)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的多发病,缺铁除了对造血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造成影响外,还可引起胃酸减少,胃、十二指肠炎,肠黏膜萎缩和吸收功能障碍等胃肠消化功能异常,影响小儿食欲,甚至生长发育。与小儿厌食症的所表现的症状有一定的相似,所以必须多方排查,以免误诊。 (3)疳病 可由厌食或积滞发展而成,以面黄肌瘦、毛发稀疏、肚腹膨胀、青筋暴露,或腹凹如舟等为特征,病程较长,影响生长发育,且易并发其他疾患。 【临床表现】 1.脾失健运 面色少华,不思纳食,或食物无味,拒进饮食,形体偏瘦,而精神状态一般。大小便均基本正常。舌苔白或薄腻,脉尚有力。 2.胃阴不足 口干多饮而不喜进食或拒食,皮肤干燥,缺乏润泽,大便多干结。舌苔多见光剥,亦有光红少津者,质偏红,脉细数。 3.脾胃气虚 精神疲惫,面色萎黄,全身乏力,不思乳食或拒食,若稍进食,大便中夹有不消化残渣,伴形体消瘦,易汗。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疗】 1.基础方 补脾经300次,揉中脘100次,摩腹200次,揉板门100次。以健脾和中,开胃消食。 2.辨证加减 (1)脾失健运 ①治则:和脾助运。 ②处方:运内八卦,按揉脾俞、胃俞、肝俞各200次,掐揉四横纹100次 ③方义:运八卦配按揉脾、胃、肝俞和中消食,掐揉四横纹以增强运脾理气作用。 (2)胃阴不足 ①治则:滋阴养胃。 ②处方:分手阴阳(阴重阳轻)、补胃经各300次,运内八卦200次,按揉胃俞、三焦俞、肾俞穴各100次。 ③方义:分手阴阳、补胃经能养胃生津;运内八卦健脾助运;按揉胃俞、三焦俞、肾俞加强养胃生津作用。 (3)脾胃气虚 ①治则:健脾益气。 ②处方:运内八卦各300次,推大肠、补肾经各200次,捏脊20次。 ③方义:运内八卦和胃益气;推大肠温中止泻;补肾经温养下元;捏脊能健脾和胃。 病例分析 肖某,女,4岁。2015年7月初诊。 主诉(家长代诉):厌食半年余。 现病史:面色萎黄,爱出虚汗,经常感冒,纳差厌食,体倦乏力,吃多一点或是吃点凉东西就腹泻,大便稀溏,日行2~3次。面色少华,唇色淡白,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弦。 诊断:小儿厌食症,证属脾胃气虚。病机分析:患儿禀赋不足,后天喂养不当,损伤脾胃,使消化功能下降而致厌食。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弦,均为脾胃气虚之征。治则:健脾益气。 处方:补脾经、摩腹、补肾经、运内八卦、摩腹、捏脊。 【预防与护理】 首先要保持合理的膳食。建立良好的进食习惯。动物食品含锌较多,须在膳食中保持一定的比例。此外可增加锌的摄入量,于100g食盐中掺入1g硫酸锌,使锌的摄入达到标准用量(约每日10mg),可以增加食欲。如有慢性疾病和营养不良,须及早治愈。 对孩子厌食的心理矫治,应做好以下几点: 1.给孩子做出好榜样。事实表明,如果父母挑食或偏食,则孩子多半也是个厌食者。 2.注意引导。当孩子不愿吃某种食物时,大人应当有意识有步骤地去引导他们品尝这种食物,既不无原则迁就,也不过分勉强。 3.创造良好的进食气氛,使孩子在愉快心情下摄食。 4.不要使用补药和补品去弥补孩子营养的不足,而要耐心讲解各种食品的味道及其营养价值。 【按语】 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如果长期食欲不振,则使气血生化不足,抗病能力减退,诱发各种疾病,从而影响发育从而转化为疳症。所以本病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早治疗。 推拿治疗厌食症,方法简单,取效迅速,疗效良好,可作为首选疗法。同时还应配合良好的教育方法及心理治疗,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小儿推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