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流派介绍●推拿三字经流派(李德修推拿流派)

2023-4-12 08:57|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174| 评论: 0

摘要: 附录一 小儿推拿流派介绍 推拿流派是指在推拿操作与临床运用等方面通过世代传袭逐渐形成不同于别人的、具有自身特色和风格的群体。小儿推拿独特的治疗体系形成于明代,其标志为《小儿按摩经》《小儿推拿秘旨》《小 ...

附 录


附录一 小儿推拿流派介绍

推拿流派是指在推拿操作与临床运用等方面通过世代传袭逐渐形成不同于别人的、具有自身特色和风格的群体。小儿推拿独特的治疗体系形成于明代,其标志为《小儿按摩经》《小儿推拿秘旨》《小儿推拿秘诀》3部小儿推拿专著的相继问世。以后,历代小儿推拿医家因为时间、地域、治疗风格的不同和对《小儿按摩经》的理解、发挥不同,所以对小儿推拿包括穴位、手法、操作方法也有了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形成小儿推拿的不同流派。目前国内发展比较充分、影响较大的儿科推拿流派有山东地区的推拿三字经流派(李德修推拿流派)、孙重三推拿流派及张汉臣推拿流派、北京地区的小儿捏脊流派、上海地区的海派儿科推拿和湖南地区的刘开运儿科推拿流派。以上流派均有其理论总结和相关著述,不同的流派丰富了小儿推拿理论体系,并为小儿推拿的理论和临床继续向前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推动的作用。现将上述各流派简介如下。

推拿三字经流派(李德修推拿流派)

清朝徐谦光自1877年完成了《推拿三字经》,创建了三字经推拿流派,该流派的主要学术特点是:通治成人和小儿,取穴少而精,手法简,时间长,注重独穴,偏重望诊和五脏辨证等。山东青岛市中医院已故老中医李德修是清末胶东著名推拿名医徐谦光的第四代传人,继承了徐氏推拿学派之精华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对其有所发展,著有《李德修小儿推拿技法》一书。其发展和创新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手法 徐氏书中仅指出年龄不同,手法轻重与时间长短也不同。李氏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地区南北、气候寒暖、身体强弱也必须加以区别,否则不能取效。寒冷地区推拿所用时间有时为温暖地区的数倍乃至十倍,才能取效,同时节令寒暖也须灵活变化,甚至室内的温度也应注意。推体质强健人手法必须重些,推体弱人与敏感人的手法必须轻些。同时,李氏又强调了推拿时用力要匀,自始至终都要沉着稳定、轻重一致。此外,李氏采用滑石粉作为润滑剂,替代了葱姜香油,既洁净又便利。

2.取穴 在取穴方面李氏比徐氏更加简化。李氏主张不分男女,一律只在左手取穴。徐氏原著说,男子左手六腑和女子右手三关都属凉穴,李氏则无论男女皆取左手,三关为热穴,六腑为凉穴,临床证明疗效可靠,更便于记忆掌握,较徐氏原说更优。

3.望诊 在望诊方面李氏增加了观测小儿活动姿态推测病情。例如小儿时时用手搓揉头目,为头痛头晕之征;患胆道蛔虫的小儿,痛时面青,手抱胸胁,仰而摇身;患肠梗阻,痛时身作翻绞状;食积腹痛发作,时有痛时汗出。总之,在望神色形态外,注意观察多方面的情况,有利于帮助诊断。

4.运用 李氏在徐氏五脏辨证的基础上,发展了穴位运用。例如,小儿瘫痪无热而下肢发凉,李氏除用三关助其回阳生热外,因肾主骨、肝主筋、脾主四肢就用二马补其肾,用平肝以助其筋,用补脾以加强四肢的活动,这几个穴位互相配合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利用五脏功能与生克关系,灵活运用诸穴,扩大了治疗范围,提高了临床疗效。

总之,李德修推拿手法在徐氏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挥,特别是治疗有效的病种比徐氏多一倍,使三字经流派推拿技术更简化、治疗范围更广、疗效更好。  (小儿推拿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