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臣推拿流派 该流派以山东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已故老中医张汉臣为代表,著有《实用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概要》等书。 张汉臣根据临床应用,对推拿手法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如“术者以拇指端在选定部位向下先用缓力压之,少停再用缓力,以后慢慢将手指抬起,则称之为按。”临床常用的有按百会,该法有升提功用,治疗脱肛、慢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但在患儿有呕吐、恶心及痢疾有里急后重时若用此穴,能使病情加重,故需注意;按天门有发汗解表作用,如感冒高烧无汗,或身上有汗而头部无汗者,以拇指按本穴1~2次,可以立见汗出,屡收奇效。又如揉法,多“以拇指、食指或中指按某一穴位,左右旋转”操作,而张氏尚有上下揉法,用于揉黄蜂入洞、揉二扇门、揉精宁和揉一窝风,其中精宁穴定位在“第四五指的指蹼背侧处”,并指出“单用本穴时间较长,患儿多见形容消瘦、短气无力等现象”,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张氏注重补泻并认为补泻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补泻手法,常用的有方向补泻、轻重补泻和徐疾补泻。张氏认为操作手法速度要微快和微用力,虽患儿兼有热邪,但在补法中微用力和速度微快,乃为补中有泻之意,则是标本兼治之法。儿科临床常见虚实夹杂之证,攻则愈虚,补则有闭门留寇之患,而张氏活用补泻手法,补中有泻,标本可以兼治。张氏也善用平补平泻法,其中来回推法称为清法,常用于治实证时取脾土、肺金穴,有泻中寓补之意,符合小儿肺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二是指治法,即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张氏治病,重辨证论治,善配伍施术。从病因、症状、治疗、方义浅析和加减法5个方面叙述。临证十分重视标本夹杂证的处理,不同情况结合病情的缓急、轻重做出恰当的处理方案,分别采用先治、后治、兼治等。在诊治中有一定程序,做到有条不紊。推拿操作仿药物治疗的八法原则配伍应用,如“表实无汗者,应以开泄腠理,逐邪外出,可采用汗法,揉二扇门和一窝风二穴发汗最为适宜;又如痰涎壅结,或误食毒物尚未到肠时,可速用吐法,点天突、推板门二穴催吐最快……并注重辨证分型论治,如麻疹分初起、顺症、逆症三型论治;咳嗽分外感与内伤两型论治;哮喘分实喘与虚喘论治”。执简驭繁,治理分明。特别是临证处方讲究配伍施术,善于将推拿操作两个或三个按序配伍在一起,类似中药的药对或药组。通过对前贤配伍施术经验的总结,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发展,形成了从单个推拿操作到数对或数组,最后组合成推拿处方。 该流派善于与现代医学结合研究小儿推拿,对治疗消化道疾病之首选穴补脾土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证明推补脾土使胃酸度有明显的增加,对胃蠕动以及对蛋白质的消化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