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的治疗作用 推拿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经络、穴位、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来达到治病目的的。各种手法从表面上看是一种机械性力的刺激,但熟练而高超的手法便产生了“功”,这种功是医生根据具体病情,运用各种手法技巧操作获得的。一方面直接在人体起着局部治疗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转换成各种不同的能量和信息,通过神经、体液等系统,对人体的神经、循环、消化、呼吸、运动、免疫、内分泌等系统等产生正效应,从而治疗不同系统的疾患。 一、对皮肤的作用 皮肤是推拿接触并直接作用的第一层次,推拿手法作用于皮肤可以产生两种作用,一是对局部的直接作用,即对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调节作用;二是通过皮肤的触压觉感受器,上传至中枢神经,再经中枢神经反射,间接作用于身体的各部位效应器。 1.提高局部皮肤温度,改善皮肤组织新陈代谢 研究显示,推拿可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同步增加,局部软组织代谢增快,帮助消除衰老的上皮细胞,改善皮肤的营养与呼吸,促进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增加皮肤弹性和组织需氧量,有利于皮下脂肪的消耗和肌肉运动,从而改善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具有润泽皮肤的作用。通过加快血液和淋巴循环,提高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温度,从而改善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具有美容的功效。 2.调节皮肤触压感受器,上传中枢反作用于各器官组织 推拿做功作用于局部皮肤触压感受器,通过换能与编码作用,使触压觉感受器得到不同程度的兴奋,兴奋再转化为不同频率、数量的动作电位,经过传入神经上传到神经中枢,再由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三大中介途径而发挥更为广泛、有效的调节与治疗作用。 二、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1.通过反射传导调节中枢神经 推拿手法刺激可以间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研究显示,在以较强手法刺激健康人的合谷和足三里穴后,脑电图中“α”波增强,说明较强刺激手法推拿可以引起大脑皮层的抑制。在颈项部施以节律性的轻柔手法同样可使脑电图“α”波增强,表明大脑皮层的电活动趋向同步化,产生较好的镇静作用,对于解除大脑的紧张和疲劳状态有较好的作用。近期研究还发现,对用线拴法制成的SD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进行推拿,可减少缺血所致的DNA双链断裂,抑制脑细胞凋亡,从而起到保护脑神经细胞的作用。 推拿还有愉悦心神、放松心身及焕发精神等作用,尤其是轻柔有节律的手法可以对下丘脑和大脑边缘系统产生良性刺激,并能通过对内源性阿片肽的影响,产生镇痛、镇静、消除焦虑、减轻情感痛苦、调节情绪、产生欣快感等心理治疗效应。 2.调节周围神经兴奋性
推拿手法的刺激部位和穴位,大多分布在周围神经的神经根、神经干、神经节、神经节段或神经通道上。手法的刺激作用,能改善周围神经装置及传导路径,兴奋周围神经,加速其传导反射。例如,振颤法可使脊髓前角炎患者对感应电流不产生反应的肌肉重新产生收缩反应,并使已消失的腱反射重新出现。同时,手法还可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来改善局部神经的营养状况,促进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功能的恢复。除此之外,手法还具有调节同一节段神经支配的内脏和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如以手法刺激第5胸椎,可使贲门括约肌扩张;而刺激第7胸椎,则其作用相反。这也是推拿整脊治疗脊柱相关性内脏疾病的理论基础。 3.对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 (1)内啡肽 推拿按压可以通过激活以内源性阿片肽系统为重要中介的痛调制系统而实现镇痛。β-内啡肽是内源性阿片系统中镇痛作用较强的一种。实验表明,对压痛点进行按揉手法治疗可使β-内啡肽含量增加,这可能是手法镇痛作用的机制之一。 (2)5-羟色胺(5-HT)推拿能影响和调节5-HT的生成、传输、代谢、分解等多个环节,最终使血液中5-HT含量降低。 (3)乙酰胆碱 推拿可加速乙酰胆碱酶的回升及升高过程,通过乙酰胆碱酶的释放作用于外周乙酰胆碱的分解和失活。 (4)儿茶酚胺 推拿能降低血浆中儿茶酚胺水平,而升高尿液中儿茶酚胺水平。这与推拿镇痛效果呈明显的正相关。 4.修复损伤的神经组织
推拿不仅可以改善神经支配肌肉的结构和代谢,还具有促进神经修复和再生的作用。研究证实,手法治疗后,神经纤维的发育程度更加均衡,再次发生退变的纤维数量减少。证明推拿在神经损伤再生和修复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优势。 三、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推拿可以扩张血管,增强血液及淋巴循环,改善心肌供氧,强化心脏功能,从而对人体的体温、脉搏、血压等产生一系列的调节作用。 1.对血管的作用 (1)扩张毛细血管
推拿手法对血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并使储备状态下的毛细血管由闭合转为开放。实验证实,推拿可引起一部分细胞内的蛋白质分解,产生组织胺和类组织胺物质,进而扩张毛细血管。推拿手法不仅可增加毛细血管的开放数量,而且能扩大毛细血管的直径和容积,增强其渗透性,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肢体循环,进而促进局部组织的供血和营养的改善。施行大面积的推拿手法治疗还可使全身血液重新分配,降低外周血流阻力,减轻内脏瘀血,有助于静脉回流,从而降低中央动脉压力,减轻心脏负荷。 (2)促进血管网重建
推拿可以促进病变组织毛细血管网的重建。有研究将家兔跟腱切断后再缝合,术后一组进行推拿治疗,另一组自然愈合,结果推拿治疗组跟腱断端间有大量的小血管生成,而自然愈合组家兔跟腱周围组织中仅有一些管壁增厚并塌陷的小血管,血管中还可见血栓形成。 (3)恢复血管壁的弹性功能 推拿手法对人体体表组织的压力和所产生的摩擦力,可显著增加消耗和清除血管壁上的脂类物质,减缓血管的硬化过程,对恢复血管壁的弹性,改善血管的通透性能,降低血液流动的外周阻力,均有一定的作用。 2.对血液和淋巴循环的作用 (1)加速血液流动和淋巴循环 推拿手法作用于体表,使血管壁有节律地被压瘪、复原。当复原后,受阻的血流骤然流动,血流加快,使血液从小动脉端流向小静脉端的速度得以提高。微循环是血液与组织间进行物质及气体交换的场所,而动脉、静脉只是流通的管道,促进微循环内的血液流动,对新陈代谢具有重要意义。如用推拿治疗颈椎病,观察椎动脉血流图,可发现血流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幅升高,说明推拿可使椎动脉中血液流动的速度加快,从而改善脑血管充盈度;推拿单侧委中穴,可引起双侧小腿血流量增加;通过血流动力学参数来测定推拿后的作用,发现推拿能使脉率减慢,而每搏输出量增加,达到降低心肌能量消耗,提高心血管机能,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 (2)降低血液黏稠度
在瘀血状态下,血液流速降低,新陈代谢能力减弱,是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的原因之一,而黏稠度的增高又进一步使流速降低,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使血液流变学异常。通过推拿有节律地机械刺激,可有效促进血液流动而提高血液流速,进而降低血液黏稠度。 3.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在不同部位及穴位施加不同的推拿手法,对血液成分的影响有差异性。在某些穴位施行推拿手法后,可发现白细胞总数增加,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中性粒细胞的比例相对减少,血清补体效价增加,红细胞总数相应增加。例如,在脊柱部位施捏脊手法,能使小儿的血红蛋白和白细胞升高,吞噬能力增强,所以捏脊常用于治疗小儿营养不良。通过血生化检验证实,推拿后急性腰扭伤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明显下降。此外,推拿还有升高白细胞,降低胆固醇、β-脂蛋白作用,因此,推拿还可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和高脂血症。 4.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推拿对心脏功能的调节,主要与降低外周阻力,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提高心肌供氧,减轻心脏负荷有关。研究证实,推拿可使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减慢。由于心率减慢,心脏做功较低,氧耗减少,同时还可使左心室收缩力增加,舒张期延长,使冠状动脉的灌注随之增加,从而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缓解了心绞痛症状。有人在西藏高原用按揉肺俞、心俞穴治疗高原性心肌缺氧症,结果显示,推拿后原表现为S-T段压低的心电图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还有研究表明,手法按揉灵台、神道穴治疗心绞痛,心电图恢复正常者可达33.30%。手法按揉心俞、肺俞、内关、足三里穴还可治疗心肌炎后遗症,缓解胸闷、心慌等症状。指压阳池穴能治疗房室传导不完全性阻滞而引起的心动过缓。 5.对血压的作用 推拿后人体肌肉放松,局部紧张缓解,周围血管扩张,循环阻力降低,可减轻心脏负担,同时通过对神经、血管、血流改变的调节作用,影响人体的血压。有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推拿后,发现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外周总阻力下降明显,血管顺应性较大改善,心搏出量增加,射血分数增高,心肌耗氧量减少,最终达到降低血压和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 四、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推拿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个方面。其直接作用是指手法的直接作用力可促使胃肠管腔发生形态和运动功能的变化,即胃肠蠕动速度加快或减慢,从而起到加快或延缓胃肠内容物运动排泄过程的作用;间接作用是指手法的良性刺激,通过神经的传导反射,增强胃肠的蠕动及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加强消化系统功能的作用。 1.调节胃肠蠕动 推拿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体现在对平滑肌的张力、弹力、收缩能力和蠕动能力的正向调节和双向调节。正向调节:如推拿手法直接刺激胃脘部或背部相应腧穴,可增强胃壁的收缩能力,如推拿中脘、脾俞、胃俞等穴位治疗胃下垂患者,经钡餐检查,大部分轻、中度患者胃下垂程度均有明显改善,甚至恢复正常。双向调节:如对胃蠕动的调节,推拿既可使表现为胃蠕动次数多的减少使排空延长,可用于治疗腹泻;又可使原来表现为胃蠕动次数少的增加,使排空加速,可用于治疗便秘。又如逆运内八卦,对胃肠蠕动处于亢进状态时(如胃肠痉挛),推拿可使其转入抑制状态(即缓解其痉挛);而对胃肠蠕动缓慢(处于抑制状态时),推拿可使其蠕动增强。 2.调整胃肠分泌吸收功能
推拿手法对胃肠的刺激信号,可通过植物神经的反射作用,使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兴奋,促进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同时,推拿手法能改善胃肠血液及淋巴的循环,从而加强胃肠的吸收功能。例如推脾经后,胃液酸度有明显增加,而胃液分泌量的变化则不明显。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疳积,可提高尿淀粉酶含量;捏脊疗法可以提高人体对蛋白质、淀粉的消化能力,增加小肠的吸收功能,促进食欲,增强脾胃功能。 3.促进胆汁排泄 推拿可降低胆囊张力,抑制胆道平滑肌痉挛,缓解胆绞痛。此外,推拿可使去氧胆酸含量明显下降,促进胆汁分泌和排空能力,有效减少胆结石的形成。 五、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推拿对呼吸系统同样具有良好的调节和显著增强呼吸系统功能的作用。它可改善肺的通气功能,增大肺活量,增加肺泡通气量。研究显示,对胸部实施振法和拍法后能使肺的终末潮气量显著增加。而按揉缺盆、中府、云门、肺俞,擦膻中、胸大肌和膀胱经第一侧线,可使肺活量平均增加约256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