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泻法 《灵枢·经脉》的“盛则泻之”即所谓“实则泻之”。推拿之泻法是指通过手法作用,泻去体内实邪,以达到康复目的的治法。泻者,即泻其实邪,而非正气,一般用于下焦实证。由于积滞实热,引起下腹胀满或胀痛、食积火盛、二便不通等,皆可用本法治疗。祛邪的方法有催吐、发汗、通便、利尿、排痰等。《按摩十法》说:“补泻不明,则按摩不灵。”一般来说,泻法操作有以下规律:逆经操作为泻,逆时针方向操作为泻,急速而重的推拿手法或操作为泻。宋代赵佶的《圣济总录》论述按摩的作用时指出:“大抵按摩法,每以开达抑遏为义。开达则壅蔽者以之发散,抑遏则剽悍者有所归宿。”明代医家张景岳的《景岳全书》中提出:“导引可逐客邪于关节,按摩可驱浮淫于肌肉。” 推拿泻法的有些内容包含在汗法、散法、清法等治法中,本法重点介绍针对里实证的泻下(攻下)法,主要有通便法和利尿法。 1.通便法
通便法是通过增强肠的蠕动,以促进大便排出的治法。临床上主要针对胃肠实热积滞、燥屎内结、便秘不通、肠内结块、腹中疼痛、形体肥胖等里实之证,有通腑导滞、泻热排毒、减肥瘦身等功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中满者,泻之于内。”推拿通便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在腹部进行操作,直接刺激胃肠道,先用刺激力较强且不规律地拿捏腹部及顺时针方向的摩腹,重点在乙状结肠,继而通过刺激力较弱且规律的颤腹,反射性地调节胃肠植物神经功能,使胃肠道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胃肠蠕动加快,腺体分泌增多,肠道润滑,促进粪便由结肠向直肠运动,并刺激直肠产生排空冲动而达到通便目的。二是通过经络系统增强胃肠道的蠕动功能来实现通便的目的,临床常用的有特殊通腑排便作用的腧穴有天枢、足三里、支沟、大肠俞、八髎等。 2.利尿法 利尿法是通过手法刺激促进排尿的治法。临床上主要治疗小儿癃闭、产后或术后尿潴留等小便不畅、小便不通之症,通过促进小便以达到祛邪排毒的目的。临床上根据患者的情况,一般在三个部位取穴治疗,分别是下腹部、股内收肌群和骶部。在下腹部操作时,医者揉摩患者小腹,按压关元、中极、水道、归来,从上往下推压腹部中线,直接刺激膀胱,以利膀胱收缩而排尿;在股内收肌群操作时,医者按揉股内收肌群并刺激三阴交、阴陵泉、昆仑等腧穴,通过经络系统增强泌尿功能;在骶部操作时,医者按揉患者的腰骶角,按揉八髎、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通过神经-经络反射作用,调节膀胱括约肌与逼尿肌的协同作用来实排尿。 五、汗法 汗法即发汗、发散的方法,又称解表法,是指通过手法作用,开泄腠理、调和营卫、发汗祛邪,使病邪从表而解的治疗方法。《黄帝内经》曰:“邪在皮毛,汗而发之。”汗法还有解表、退热、透疹、祛风散寒等作用。最初的汗法,主要用于外感表证,如风寒外感。清代医家张振鋆的《厘正按摩要术》中提到:“是法于风寒外感最宜,若内伤则又宜参酌也。”随着适应范围不断扩大,凡病在肌表、腠理闭塞之证,皆可用汗法治之。 《素问》有“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的记载。《素问·热论》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认为天地各有六气,人有六味,六味六气都能成为邪气,使人体的上、中、下三部发生病变,天气使人上部致病,地气使人下部致病,饮食六味之气使人中部致病,凡是风寒邪气搏结于皮肤之间、藏匿于经络之内而造成疼痛、麻痹及四肢肿痒拘挛,可用汗法;并将按摩、导引、针刺、灸、蒸、熏等有解表作用的疗法均列为汗法,扩大了汗法的范围。 汗法主要用于治疗表实证(太阳表证)和邪郁肌表的痱子、毛囊炎等皮部病证。临床上操作时常以挤压类和摆动类手法为主,配合一指禅推风池、风府以疏风;按揉合谷、外关以祛风解表;推按大椎、风门、肺俞以散热通经、祛风宣肺。在背部操作时可以施用较强的刺激手法,使全身汗透,达到祛风散寒的目的;但对于外感风热的患者,治疗时要用轻拿法,使腠理疏松,微汗解表,使患者感觉到毛孔竖起,周身舒适,肌表微汗潮湿,邪气散则病愈。凡外感表证,无论是风寒还是风热,均可用指针刺激风池、风府、肩井等穴,以达发散外邪的目的。亦可采用膏摩的方法,或配合冬青膏、麻油、葱姜汁等介质推拿。 汗法亦是小儿推拿常用的治法之一。小儿外感要配合开天门、推坎宫、掐二扇门及黄蜂入洞法。《幼科推拿秘书》提出:“黄蜂入洞,此寒重取汗之奇法也。”推拿治疗发汗之后,腠理疏松,应避风寒。 六、和法 和法即和解、调和之法,是指运用平稳缓和的手法,调脉气,和经血,疏通表里,平衡阴阳,以调整人体机能。《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灵枢·本脏》云:“血和则经脉流行,营覆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 和法,从狭义来讲,为和解之法,即通过和解少阳的作用,治疗少阳证的一种治法。从广义来讲统称调和之法,即通过调和的作用,使表里、营卫、阴阳、脏腑间的失调不和,重新归于和谐协调的一种治法。《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又提出:“必先五脏,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处所言之“和”虽指治疗结果,但已明确提出了调和阴阳的治疗法则。汉代张仲景撰《伤寒论》,虽未尝以“和法”明言,然其所制之方多系调和阴阳、调和寒热、调和肝脾、补泻兼施等,处处贯穿和法之义。 从临床实践来看,和法应用范围颇广,临床上根据病邪的性质和病位,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的不同情况而采用不同的和解之法。如常用于气血不和、经络不畅引起的肝胃气痛、月经不调、脾胃不和、周身胀痛等症。外感六淫,其邪在半表半里,不宜用汗法、吐法、下法时,可应用和法治之。和法的推拿手法,一般宜柔和、温和、平稳、均匀,轻重有度,徐疾适中,平补平泻。 1.调和气血
《素问·调经论》提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灵枢·终始》提出:“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张振鋆撰的《厘正按摩要术》中提出:“周于蕃曰:‘揉以和之’揉法,以手宛转回环,宜轻宜缓,绕于其上也。是从摩法生出者。可以和气血,可以活筋络,而脏腑无闭塞之虞矣。”临床上用拿揉肩井、运外八卦之法,可和一身气血。常用的调和气血的手法有揉法、推法、摩法、摇法、动脉按压法等。 2.舒筋和络
劳损伤筋,或久病入络,而致筋急痉挛,筋翻筋短,牵掣作痛,甚则引起内、妇科等诸多病证。当以推拿手法舒而缓之,松以和之,恢复经筋的运动功能和正常弹性,达到“筋脉和同”的状态。临床上推拿治疗肌肉痉挛、疼痛等经筋病证,可以直接刺激病变筋肌,或采用治疗拮抗肌的方法。常用的舒和筋络的手法有按压法、法、拿法、拔伸法、弹拨法、叩击法等。 3.整复骨缝
因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造成关节筋络损伤或错移,出现以疼痛和功能障碍且不能自行复位等为主要表现的称为骨错缝。急性患者可能由单纯性的外力所致,而慢性患者多与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关系密切。关节损伤后能产生急、慢性疼痛,关节的微细离位会刺激到周围的神经,从而产生类似于内脏疾病的临床表现。临床可见局部的关节失和,更常见多关节、多脊柱节段的失和。推拿治疗对急性损伤可直接以松动手法或关节复位手法矫正,达到骨正筋柔的目的;对慢性劳损通过调整特定部位和软组织,以达到筋柔骨正、恢复动态平衡的目的。 4.和解少阳
和解少阳是治疗外感热病时邪在少阳半表半里之间的方法。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不欲饮食,脉弦等。推拿治疗时有类似小柴胡汤的功用。马玉书撰的《推拿捷径》“推拿代药骈言”中提出:“往来寒热,分阴阳,则汤代柴胡。”清代医家吴师机撰的《理瀹骈文》中则有“疟用柴胡擦背”法。临床推拿操作中可取手足少阳经和章门、期门、间使等腧穴,搓胁、擦胁肋,小儿推拿复合操作法中的“按弦走搓摩”亦可采用。 5.调和胃肠
调和胃肠是治疗胃肠不和的方法。临床上以肠道症状为主,患者常有腹痛、腹胀、肠鸣、腹泻或便秘,左下腹痛时可扪及条索状肿物,腹痛常因进食或冷饮而加重,在排便、排气、灌肠后减轻。腹痛常伴有腹胀、排便不畅感或排便次数增加、粪便可稀可干等症状。《素问·逆调论》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推拿对于胃肠运动功能的作用,可用双向调节来概括,可使因胃肠蠕动亢进而便溏泄泻者止泻,亦可使胃肠蠕动抑制而便秘不通者通便。临床上常用的分腹阴阳之法,可健脾和胃、理气消食,推拿手法中的揉法、摩腹法、搓法、擦胁肋法等都对消化腺的分泌有双向调节作用。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编著的《石室秘录》主张摩腹“不可缓,不可急,不可重,不可轻,最难之事,总以中和为主”。 6.和气安神
《后汉书·仲长统传》云:“安神闺房,思老氏之玄虚;呼吸精和,求至人之仿佛。”推拿对失眠证疗效颇佳,具有很好的调和情志、宁心安神作用。临床治疗时除通过选取具有宁心安神作用的腧穴(如神门、心俞等)外,还可通过放松全身肌肉来调和情绪,最后在头面部或腹部集中操作。治疗时手法宜平稳轻柔,由轻到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