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病证推拿●概述

2023-5-18 11:02|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191| 评论: 0

摘要: 第一节 概述 内科病证主要分外感病和内科杂病两大类。外感病应掌握六淫致病引起人体气血、经络、脏腑、阴阳变化的规律;内科杂病则应掌握脏腑病证的辨证基础,重视情志、劳伤、起居、饮食等对脏腑功能的影响。内科 ...

概述


内科病证主要分外感病和内科杂病两大类。外感病应掌握六淫致病引起人体气血、经络、脏腑、阴阳变化的规律;内科杂病则应掌握脏腑病证的辨证基础,重视情志、劳伤、起居、饮食等对脏腑功能的影响。内科病证具有病情复杂、症候多变等特点,在推拿治疗前,必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仔细收集病情资料,掌握病因病机特点和病证变化规律,运用八纲辨证原则,认真分析病情,明确诊断,应用脏腑经络理论来指导临床,方能进行推拿治疗。正如《幼科铁镜》所云:“寒热温平,药之四性,推拿揉掐,性与药同,不明何可乱推。”本节简要介绍与本学科相关的内科病证的辨证与手法操作要点。


一、辨证要点

(一)分清表里,辨别病位的深浅

1.表证 表证多为六淫之邪侵袭肌表腠理,常见于病证的早期阶段。症见恶寒发热并见、头疼身痛、鼻塞流涕。表证分为表寒、表热、表虚、表实四种(表6-1)。

6-1 不同表证的临床鉴别

2.里证 里证则为外邪袭里,或七情内伤,病从里发,病变部位较深,病情多重。症见壮热或潮热、烦躁口渴、便秘、腹痛或呕吐泄泻,甚者神昏谵语。苔黄或厚,脉沉。里证不仅有寒、热、虚、实之分,而且会交错出现(表6-2)。

6-2 不同里证的临床鉴别

(二)分清寒热,辨别病证的属性

辨别寒热的性质,主要是根据患者口渴与否、两便情况、肢体冷热、舌质舌苔及脉象等来进行识别。

1.寒证 多因寒邪侵袭,或人体阳气衰退所引起。症见恶寒、四肢不温、口不渴或喜热饮、尿清长、大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细。寒证有虚、实之分。实寒证多见寒邪盛而正气亦旺盛,虚寒证多见正气不足且寒邪盛(表6-3)。

6-3 实寒证与虚寒证的临床鉴别

2.热证 多因热邪侵扰人体,或人体素有阴虚而生内热所致。症见发热面红、渴喜冷饮、烦躁不安、尿少便结。舌红苔黄、脉洪大而数。热证有虚、实之分(表6-4)。

6-4 实热证与虚热证的临床鉴别

 虚实辨证,主要抓住患者的体质、疾病的病程及脉象、舌质等几个方面来辨析。

1.虚证 多见于重病或久病之后,或身体虚弱、正气不足者。症见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气弱懒言、心悸气短、食少便溏、自汗盗汗。舌淡嫩,脉无力。

2.实证 多见于体质壮实,发病较急或病势较盛者。症见高热口渴、烦躁谵言、便秘腹痛而满。舌质苍老,苔黄干燥,脉有力。

(三)分清阴阳,抓住辨证的总纲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凡辨证必明阴阳。在八纲辨证中,凡属热、实、表的为阳;属寒、虚、里的为阴。临床上常见证候很少是单纯性的,往往是表里、寒热、虚实交织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或病情的变化,阴阳又可以相互转化。因此,辨证必须先分清阴阳。


二、推拿操作要点

内科病证推拿,利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经穴,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扶助正气来实现其治疗效应。因此,合理运用推拿手法,正确选择经络腧穴,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一)手法选择原则凡

邪气盛实、病情较急时,当用一指禅推法、拿法、按法、法和掐法等,以求泻其实;凡正气不足、身体虚弱时,当应用揉法、摩法、擦法等,以求补其不足,使正气充实。一般来说,治疗内科病证的推拿手法应以轻快柔和为主,切忌使用粗暴手法。

(二)穴位选择原则

一般常用近部取穴与远道取穴,还有邻近取穴、随证取穴等原则。穴位的选用及推拿处方组方的合理性,与治疗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

1.近部取穴 在病证周围取穴,一般多用于治疗体表或局限性病证。如鼻塞按迎香、头痛揉太阳、眼疾按睛明、牙痛按颊车等,阿是穴也属于近部取穴法。

2.远道取穴 根据发病部位所在经络及其与脏腑的络属关系来选取推拿治疗穴位。如足三里属胃经,胃痛可取之;内关属心包经,心绞痛可取之。“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属于远部取穴。

(三)体表内脏相关学说的应用

中医认为,体表与脏腑之间存在着特定联系。大量临床实践表明,脏腑病变可在体表特定部位反映出来(如疼痛),手法刺激体表特定部位能对脏腑产生影响,这为辨证和推拿治疗提供了依据。推拿治疗内科病证可通过刺激体表相应穴位或特定部位来调整脏腑功能而取得疗效。

现代实验研究证实,不同强度的手法刺激对内脏功能的影响也不同。轻柔、缓和的连续刺激起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周围神经系统的作用;急速、较重的短时间刺激可抑制周围神经系统,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当中枢处于抑制状态时,副交感神经则处于优势;当中枢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则占优势。因此,手法刺激量的强弱要根据病证的不同性质和治疗目的合理选择应用。   (推拿治疗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