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病证推拿●内科病证●头痛

2023-5-20 09:42|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146| 评论: 0

摘要: 头痛 头痛是指因外感六淫或内伤杂病,致使脉络拘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也是一个常见症状。头痛可发生于一侧、两侧,或前额,或后枕,或巅顶,或整个头部,也可连及颈 ...

头痛


头痛是指因外感六淫或内伤杂病,致使脉络拘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也是一个常见症状。头痛可发生于一侧、两侧,或前额,或后枕,或巅顶,或整个头部,也可连及颈项。头痛可单独出现,也可伴随各种急、慢性疾病而出现。另有头风一病,亦属头痛范畴。正如《证治准绳·头痛》说:“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猝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皆当验其邪所从来而治之。”

本节所论述的头痛是指外感或内伤杂病所致的以头痛为主症者。本病中医又称为“头风”“脑风”。


【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认为头痛的病因虽与风、寒、湿有关,但主要责之于风,故有“脑风”“首风”等名称。

《类证治裁·头痛》说:“头为天象,诸阳会焉,若六淫外侵,精华内痹,郁于空窍,清阳不运,其痛乃作。”说明外感、内伤均可导致头痛。感受六淫之邪,易致外感头痛,尤以风邪之患最为多见,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若风夹寒邪,寒凝血滞,阻遏络脉,血郁于内而为头痛;若夹热邪,火热上炎,侵扰清空,气血逆乱而致头痛;若风夹湿邪,蒙蔽清窍,使清阳不升,浊阴下降而为头痛。正如《医碥·头痛》所说:“六淫外邪,惟风寒湿三者最能郁遏阳气。火暑燥三者皆属热,受其热则汗泄,非有风寒湿袭之,不为患也。然热甚亦气壅脉满,而为痛矣。”内伤头痛主要责之于肝、脾、肾三脏。肝阴不足、肝阳偏亢,或肝郁化火,或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或血虚脑髓失养,或肾虚髓海空虚,或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中焦被阻,或头痛日久、久病入络、气血瘀滞,或跌仆外伤、脑络瘀阻,均可发为头痛。临床分为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肝阳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肾虚头痛、痰浊头痛、瘀血头痛等多种证型。


【辨证论治】

(一)基本治法

1.手法 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拿法、扫散法。

2.操作

1)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者身侧,医者先用一指禅推法从印堂向上推至前发际;再沿发际推至头维、太阳穴,往返5遍。

2)继上势,按揉印堂、鱼腰、太阳等穴,每穴1分钟;拿五经,扫散头部两侧少阳经,时间12分钟;采用指尖击法,从前额部向后颈部反复叩击2分钟。

3)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患者身侧,用一指禅推法沿颈部两侧膀胱经、督脉上下往返治疗3分钟。

4)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者身侧,用拿法从风池穴拿至大椎穴,反复操作3分钟;拿风池穴、肩井穴2分钟。

(二)随证加减

1.风寒头痛 痛连项背,恶风寒,喜裹头,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1)治法 祛风散寒止痛。

2)手法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法、擦法。

3)取穴与部位 同基本治法。

4)操作 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患者身侧,在背部施法,约5分钟;按揉肺俞、风门,拿肩井穴,每穴1分钟;擦项背部膀胱经,横擦大椎,以透热为度。

2.风热头痛 头痛而胀,甚至头痛如裂,恶风微热,面红目赤,咽喉肿痛,口渴欲饮,小便黄,大便结。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1)治法 疏风清热止痛。

2)手法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推法、拍法、擦法。

3)取穴与部位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肺俞、风门、曲池、合谷。

4)操作 ①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患者身侧,在背部膀胱经,先用推法再用拍法,以皮肤潮红为度;按揉大椎、肺俞、风门穴,每穴1分钟,同时配合擦大椎。②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者身侧,按揉曲池、合谷穴,每穴1分钟;擦大椎,以透热为度;拿合谷,拿肩井,约2分钟。

3.风湿头痛 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脘闷纳呆,大便或溏。苔白腻,脉濡数。

1)治法 祛风胜湿通窍。

2)手法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拍法、击法、捏法。

3)取穴与部位 同基本治法。

4)操作 ①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患者身侧,提捏项部皮肤,以皮肤潮红为度;拍击背部膀胱经,以皮肤潮红为度。②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者身侧,提捏印堂,以皮肤潮红为度;按揉大椎、风池,拿肩井、合谷,每穴1分钟。

4.肝阳头痛 头痛且晕,心烦易怒,睡眠不安,面红口干,或兼胁痛。舌红少苔或苔薄黄,脉弦紧。

1)治法 平肝潜阳,息风止痛。

2)手法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推法。

3)取穴与部位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肝俞、角孙、桥弓、太冲、行间、涌泉。

4)操作 ①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者身侧,自上而下推桥弓,每侧约30次;扫散头部胆经,两侧交替进行;按揉角孙、太冲、行间穴,每穴1分钟。②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患者身侧,擦涌泉,以透热为度。

5.血虚头痛 头痛隐隐而晕,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舌淡,脉细弱无力或涩。

1)治法 滋阴养血,和络止痛。

2)手法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摩法、擦法。

3)取穴与部位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中脘、气海、关元、心俞、膈俞、脾俞、足三里。

4)操作 ①患者仰卧位,医者站于患者身侧,逆时针摩腹3分钟,以腹部有温热感为佳,按揉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时间约3分钟。②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患者身侧,按揉心俞、膈俞、脾俞,时间约3分钟;横擦背部脾俞,直擦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

6.肾虚头痛 头痛而空,腰膝酸软,耳鸣目眩,神疲乏力,遗精带下。肾阳虚者,四肢作冷,舌淡胖,脉沉细无力;肾阴虚者,口干少津,舌质红,脉细数。

1)治法 补益肝肾,填精生髓。

2)手法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推法、擦法、摩法。

3)取穴与部位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脾俞、肝俞、膈俞、肾俞、命门、气海、关元、足三里、太冲、行间、涌泉。

4)操作 ①肾阳虚者:患者仰卧位,医者站于患者身侧,摩腹4分钟(顺、逆时针各摩2分钟),并按揉气海、关元。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患者身侧,直擦背部督脉,再横擦肾俞、命门、腰骶部,以透热为度。②肾阴虚者: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者身侧,扫散头部胆经,两侧交替进行;自上而下推桥弓,两侧分别进行,各20次。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患者身侧,按揉脾俞、肝俞、膈俞、肾俞、命门、足三里、太冲、行间穴,每穴1分钟;横擦膈俞、脾俞,擦涌泉,以透热为度。

7.痰浊头痛 头痛而昏蒙,胸脘满闷,体倦,恶心呕涎,纳呆。苔白腻,脉滑。

1)治法 健脾燥湿,化痰降逆。

2)手法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摩法、擦法。

3)取穴与部位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脾俞、胃俞、大肠俞、中脘、天枢、足三里、丰隆、内关。

4)操作 ①患者仰卧位,医者站于患者身侧,摩腹,一指禅推中脘、天枢,时间68分钟;按揉足三里、丰隆、内关,时间约3分钟。②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患者身侧,横擦背部脾俞,以透热为度;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时间约3分钟。

8.瘀血头痛 头痛经久不愈,痛有定处,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1)治法 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2)手法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抹法。

3)取穴与部位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局部阿是穴。

4)操作 ①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者身侧,抹前额、推抹太阳穴20遍;②按揉太阳、攒竹、鱼腰、前额、头侧胆经及阿是穴,时间约5分钟。


【注意事项】

1.推拿对缓解头痛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感冒、颈椎病、神经衰弱及高血压引起的头痛。但临床上必须审证求因,明确其发病原因,因颅内器质性病变及脑外伤所致之头痛不宜用推拿治疗。

2.患者平素宜慎起居,适寒温,戒烟酒,以免诱发头痛。

3.痰浊头痛者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味,以免助湿生痰。

4.肝阳头痛者宜调畅情志,注意劳逸结合。


【疗效评定】

同“头风”。

1.治愈 头痛消失,各项实验室检查正常。

2.好转 头痛减轻,发作时间缩短或周期延长,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3.未愈 头痛症状及血压无变化。   (推拿治疗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