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足少阳经脉 (一)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图13-1-1、图13-1-2) 图13-1-1 足少阳经脉循行示意图 足少阳胆经,从外眼角开始,上行到额角,下耳后,沿颈侧部,行手少阳三焦经之前,至肩上,交出手少阳三焦经之后,进入缺盆。 其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走出耳前,至外眼角后。 其支脉,从外眼角分出,下向大迎,会合手少阳三焦经至眼下;下经颊车部下行颈部,会合于缺盆。由此下向胸中,通过膈肌,络于肝,属于胆,沿胁里,出于气街(腹股沟动脉处),绕阴毛边,横向进入髋关节部。 其主干,从缺盆下至腋部,沿侧胸,过季胁,向下会合于髋关节部。由此向下,沿大腿外侧,出膝外侧,下向腓骨小头前,直下至腓骨下段,下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进入第4、5趾之间。 其支脉,从足背分出,进入第1、2跖骨之间,沿此歧骨内,出大趾端,回转来通过爪甲,出于趾背丛毛。 图13-1-2 足少阳经脉图 (二)经脉病候 《灵枢·经脉》: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 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二、足少阳络脉 《灵枢·经脉》: 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图13-1-3)实则厥;虚则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图13-1-3 足少阳络脉循行示意图 三、足少阳经别 《灵枢·经别》: 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图13-1-4) 四、足少阳经筋 《灵枢·经筋》: 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支者,结于目外眦,为外维。(图13-1-5) 其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 图13-1-4 足少阳经别 循行示意图 图13-1-5足少阳经筋循行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