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成语典故●以毒攻毒

2023-5-20 17:15| 发布者: 中国文化| 查看: 517| 评论: 0

摘要: 以毒攻毒, 原指以有毒的药物来治疗毒疮等病;现多喻利用一种不良事物来反制另一种不良事物,或用恶毒的手段来对付恶毒的手段或人。语出南宋罗泌《路史·有巢氏》:“而劫痼攻积,巴菽、殂葛犹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 ...

以毒攻毒, 原指以有毒的药物来治疗如毒疮类似的难以医治或者迁延不愈的病症;现多喻利用一种不良事物来反制另一种不良事物,或用狠毒的手段来对付狠毒的手段或人。语出南宋文学家罗泌(1131年-1189年,字长源,号归愚)《路史·有巢氏》:“‘此毒1天下而人从之,吉。’岐、雷、俞、扁2不惟参苓之养性也,而劫痼攻积3,巴菽、殂葛4犹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有至仁5焉。是故,善去兵者,不去兵。

典出语本唐·神清(?820年,唐代僧人。俗姓章氏,字灵庾)《北山集·卷六·讥异说》:“夫圣人之教,机缘不一,应变万差,或言流而理直,或首权而终实。况诂训音韵,梵汉鱼鲁,须禀承有匠,寻阅有功,岂於文字未识,便不思而说,不虑而对,妄涉虚玄。流俗则谓之为奥,或则以才力奖之,致使其徒自媚。若以彼有定力,所知能说佛经者,何莫试以异典,观其吐纳,曲直自彰。且夫称儒而不传习者,亦贤儒之所病也。或曰:‘兴善动行,弥益其妄,如曦阳斥影,加樵罢鼎。诚乃务兹之道,岂是息灭之道欤?’曰:‘彼盖不知执6、净命7,以声止声8;良医之家,以毒止毒也。’”

作者神清认为圣人之教本来都是好的,但是因为后世许多环境和人为因素,使其内容与真道越行越远,因此或有人会认为︰“这样一来,非但无法使人明白真道,反而让更多人误入歧途,还不如不要传讲。”作者则用医师“以毒止毒”为例,说明继续传扬圣人之学,才是止息虚妄之学的最好方法。

后来“以毒攻毒”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用含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毒疮等疾病,是中医的一种医疗理论。关于此,宋末元初学者、诗人、评论家刘壎([xūn ]1240-1319年,字起潜,号水云村。学者称之水村先生)《隐居通议·造化》:“正犹岐、雷、俞、扁 ,不惟参苓之养性,其劫痼攻积,虽乌喙亦所当用,何也?以毒攻毒。”元末明初文学家、史学家陶宗仪(1329~约1412年,字九成,号南村)《辍耕录·骨咄犀》有载:“骨咄[duō]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盖以毒攻毒也,故曰‘蛊毒犀’。《唐书》有古都国 ,必其地所产,今人讹为骨咄耳。”(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一·蛇角》:“骨咄犀亦作骨笃。”)其实,实际应用中很多中药,如植物中的巴豆、狼牙、附子等,动物中则有蝎子、蟾蜍、蜈蚣等都可入药,它们各有不同的偏性与药效,也都有一定的毒性,因而使用时都会进行炮制等措施以减缓其毒性。

原指用含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毒疮等意思的成语“以毒攻毒”,亦用来比喻用恶劣的手段来对付恶劣的手段或人,或者用极端不良方式对付、打击对自己或者事物造成不良后果的事物及人,或者比喻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特点、弊病反对不良事物,或利用一种坏东西(含人、事)抵制另一种坏东西(含人、事)。成语中前一个“毒”是指有毒的药物,后一个“毒”指因中毒引起的险急重症或(和)毒疮。与针锋相对、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等成语近义。(国正行出品首发于中医启疾光网,转载请注明出自启疾光网,商业用途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注解

1.毒:使役(王弼注云[亦孔颖达疏曰]:“毒犹役也。”)、管理、救治、拯救、使平安。

2.岐雷俞扁:是指上古时前后的岐伯、雷公、俞跗和扁鹊四大神医。

1)岐伯:传说中是黄帝医家之首臣,人称歧天师。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载:"岐伯,黄帝臣也,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治医病,经方《本草》、《素问》之书咸出焉。"今传《黄帝内经·素问》基本上以黄帝歧伯之问答敷叙而成,以阐述医学理论,显示了岐伯高深的医学造诣。是以后世或称医学为“岐黄”或"岐黄之术"或谓“轩歧之术”,岐伯当属首要地位。后世托名岐伯之著作甚多,计有《岐伯灸经》、《岐伯经》多种。

2)雷公:相传为黄帝众多懂医学的臣子之一。擅长教授医道、望色诊断与针灸医术等,通九针六十篇。《黄帝内经》中的“著至教论”、 “示从容论”、“疏五过论”、 “征四失论”等多篇,都是以黄帝与雷公讨论医药问题的形式写成的。历史上托名雷公的医学著作有《雷公药对》。

这里不是指南北朝时南朝刘宋药学家雷斅[xiào]。其以所著《炮炙论》(又称《雷公炮炙论》、《炮炙方》)而留名于世。该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炮炙专着,奠定我国中药炮炙学之基础。故也被后世称“雷公”。

3)俞跗:一作俞柎,传为上古黄帝臣,擅长外科手术医家。西汉时期三位文史学家都在记述秦越人(“扁鹊”)时提到古医俞跗的事迹:经学家、思想家韩婴(约公元前200 -约公元前130,又称韩生、韩太傅)《韩诗外传·卷十》道:"中蔗子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跗,俞跗之为医也,榒木为脑,芷草为躯,吹窍定脑,死者更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90年))《史记·扁鹊仑公列传》载:"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鳢酒,镵[chán]石蹻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脏,练精易形";目录学鼻祖、汉朝宗室大臣、文学家刘向(公元前77-公元前6年,原名刘更生,字子政)《说苑·辩物》中记述也与韩氏基本一致。

4)扁鹊:传说黄帝时期前中能为人解除病痛的一种瑞鸟名;也说上古黄帝时前后的出过一医德高尚、医术奇绝的医者名,后用于指代德艺双馨的医者(即尊称“扁鹊”,也即冠名号“扁鹊”)。但现一般是说战国时渤海郡鄚人嬴姓、秦氏、名越人即秦越人(约公元前407—前310年),出生于卢国而医名远博而又号卢医。师从长桑君,尽得其医术禁方,饮以山巅“上池”(石盆)之水,修得高超医术。秦越人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扁鹊创造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基础,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曾居山头有天然石鹊的蓬鹊山,再因其独步天下的医术,所以被人称“扁鹊”。相传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的翼说、内容以讨论脉诊为主的《难经》为其所著,被称为华夏医祖。

3.劫痼攻积:强力扭转(即治愈)经久迁延不愈之症和攻下(泻出)体内积滞之邪毒。痼,经久难愈的疾病;积是指有形且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的在脏病,也指积食所致的病症。

4.巴菽、殂葛:即巴豆、狼牙之类辛苦有毒之药。

5.至仁:最高的仁爱。

6.执事:执掌事务的人。

7.净命:梵语,指高僧大德;又作“具寿”、“ 长老”。

8.以声止声:以劝善之语来止息恶评之声。


:本文为国正行出品首发于中医启疾光网,转载请注明出自启疾光网,商业用途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