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又称胁肋痛、季肋痛或胁下痛,一般由肝胆病变引起。胁,指侧胸部,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统称。胁痛的发生主要和肝胆疾病有关。多见于现代医学的肋间神经痛、急慢性肝炎、肝脓肿、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道蛔虫症等病。 【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中多处论及胁痛,并明确指出其病位在肝胆,如《灵枢·五邪》:“邪在肝,则两胁中痛……恶血在内。”又如《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也,是动则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后世历代医家对本病多有论述,认识也日益完备。《证治汇补·胁痛》指出:“因暴怒伤触,悲哀气结,饮食过度,风冷外侵,跌仆伤形……或痰积流注,或瘀血相搏,皆能为痛。至于湿热郁火,劳役房色而病者,间亦有之。” 胁痛主要责之于肝胆,但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外感湿热、久病体虚、劳欲过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情志抑郁,或暴怒伤肝,使肝失条达,络脉受阻;或气郁日久,气机阻滞,瘀血停积,脉络痹阻。《金匮翼·胁痫统论·肝郁胁痫》说:“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强力负重,跌仆闪挫,瘀血停留,胁络阻塞。《类证治裁·胁痛》指出:“血瘀者,跌仆闪挫,恶血停留,按之痫甚。”外感湿热,脾失健运,痰湿中阻,气郁化火,肝胆失和;或久病体虚,劳欲过度,耗伤肝肾精血,脉络失养等,均可导致胁痛。《景岳全书·胁痛》说:“凡房劳过度,肾虚羸弱之人,多有胸胁间隐隐作痛,此肝肾精虚。”本病分为肝气郁结、瘀血停着、肝胆湿热、肝阴不足4种证型。 【辨证论治】 (一)基本治法 1.手法 法、按法、揉法、擦法。 2.操作 (1)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患者身侧,用法、按揉法在患者背部操作,以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及压痛点为重点,时间5分钟;横擦膈俞、肝俞、胆俞,以透热为度。 (2)患者仰卧位,医者站于患者一侧,按揉章门、期门、阴陵泉、胆囊、太冲、行间,每穴1分钟。 (二)随证加减 1.肝气郁结 胁肋胀满疼痛,走窜不定,疼痛的发生与情志关系密切,伴胸闷、嗳气、呕恶。苔薄,脉弦。 (1)治法 疏肝理气。 (2)手法 同基本治法。 (3)取穴与部位 同基本治法。 (4)操作 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者身侧,重点按揉章门、期门各2分钟,然后掌擦胁肋部,以透热为度。 2.瘀血停着 胁肋疼痛,痛有定处,固定不移,入夜尤甚,胁肋下或见痞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 (1)治法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2)手法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摩法、搓法。 (3)取穴与部位 同基本治法。 (4)操作 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者身侧,搓摩胁肋约5分钟,或至局部有温热感,重点掌摩或指摩右胁及剑突部。 3.肝胆湿热 胁肋胀闷疼痛,口苦,目赤或目黄、身黄,小便黄赤,伴恶寒发热,心胸烦闷,恶心呕吐,厌食油腻。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1)治法 清热利湿,疏肝利胆。 (2)手法 同基本治法。 (3)取穴与部位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中脘、天枢、大横、中极、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 (4)操作 患者仰卧位,医者站于患者身侧,按揉中脘、天枢、大横、中极、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时间约5分钟。 4.肝阴不足 胁痛隐隐,绵绵不休,遇劳加重,伴口干咽燥,头晕目眩。舌质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1)治法 滋阴养血,柔肝止痛。 (2)手法 同基本治法。 (3)取穴与部位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血海、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太溪。 (4)操作 患者仰卧位,医者站于患者身侧,按揉血海、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太溪等穴,时间约5分钟;掌擦涌泉,以透热为度。 【注意事项】 1.并发严重的感染者不宜推拿治疗。 2.胁痛实证易治,虚证难治;在气易治,入络血瘀难治。虚证手法宜轻,实证则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