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病证推拿●内科病证●呃逆

2023-5-23 16:28|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146| 评论: 0

摘要: 呃逆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症状。古代文献又称为“哕”。本病可偶然发作,但发作时大都比较轻微,如持续不断,则须治疗方能渐平。本节所述属持续不已的呃逆。若 ...

呃逆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症状。古代文献又称为“哕”。本病可偶然发作,但发作时大都比较轻微,如持续不断,则须治疗方能渐平。本节所述属持续不已的呃逆。若在其他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则为病势转向危重的预兆。


【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称呃逆为“哕”。病因是由饮食不当、情志不和、正气亏虚等所致。病机为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动膈。过食生冷或寒凉药物,则寒气蕴蓄于胃,并循手太阴之脉上膈、袭肺,胃气失于和降,气逆而上,复因膈间不利,故呃逆声短而频,不能自制;过食辛热煎炒之品,或过用温涩之剂,燥热内盛,阳明腑实,气不顺行,亦可动膈而发生呃逆;恼怒抑郁,气机不利,则津液失布而滋生痰浊,若肝气乘肺胃,导致胃气夹痰上逆,亦能动膈而发生呃逆;重病、久病之后,或误用吐、下之剂,耗伤中气,或损及胃阴,均可使胃失和降而发生呃逆。呃逆可分为胃中寒冷、胃中燥热、气郁痰阻、正气亏虚4种证型。


【辨证论治】

(一)基本治法

1.手法 一指禅推法、法、按法、摩法、搓法、振法、擦法、按揉法、捏脊法。

2.操作

1)患者仰卧位,医者坐于患者身侧,按揉缺盆、膻中穴,以酸胀为度;用摩法在腹部做顺时针方向推摩,以中脘穴为重点,时间68分钟。

2)患者俯卧位,医者坐于患者身侧,用一指禅推法,自上而下在背部膀胱经治疗34遍,重点在膈俞、胃俞,时间约6分钟;按揉膈俞、胃俞,以酸胀为度;搓背部及两胁,使之有温热感。

(二)随证加减

1.胃中寒冷 呃声沉缓有力,胸膈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苔白润,脉沉缓。

1)治法 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2)手法 同基本治法。

3)取穴与部位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气海。

4)操作 ①胸腹部操作:在基本治法基础上,按揉气海穴,时间2分钟。②背部操作:在基本治法基础上,摩擦左侧背部,以透热为度。

2.胃中燥热 呃声洪亮,连续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喜冷饮,面赤。舌苔黄,脉滑数。

1)治法 泻热通腑,降逆止呃。

2)手法 同基本治法。

3)取穴与部位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八髎、足三里、大肠俞。

4)操作 ①背部操作:在基本治法基础上,横擦八髎,以透热为度;按揉大肠俞,以酸胀为度。②四肢部操作:按揉足三里,以酸胀为度。

3.气郁痰阻 呃逆连声,胸胁胀闷,由抑郁恼怒而发作,情志转舒则稍缓,或时有恶心,饮食不下,头目昏眩。苔薄腻,脉弦而滑。

1)治法 化痰解郁,和胃降逆。

2)手法 同基本治法。

3)取穴与部位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中府、云门、膻中、章门、期门、肺俞、肝俞、膈俞、胃俞、内关、足三里、丰隆。

4)操作 ①胸腹部操作:在基本治法基础上,按揉中府、云门、膻中、章门、期门,以酸胀为度;横擦胸上部,以透热为度;斜擦两胁,以微有热感为度。②背部操作:在基本治法基础上,按揉肺俞、肝俞、膈俞、胃俞,以酸胀为度。③四肢部操作:按揉内关、足三里、丰隆,每穴1分钟。

4.正气亏虚 呃声低沉无力,气不得缓,面色苍白,手足不温,食少困怠。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1)治法 顺气化痰,和胃降逆。

2)手法 同基本治法。

3)取穴与部位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足三里、内关。

4)操作 ①背部操作:在基本治法基础上,横擦左侧背部脾胃区域,直擦督脉,以透热为度。②四肢部操作:按揉足三里、内关穴各1分钟。


【注意事项】

1.嘱患者饮食有节,进食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2.嘱患者避风寒,调情志,注意保暖。

3.嘱患者生活规律,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推拿治疗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