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多能干细胞残留 ESCs/iPSCs 衍生细胞治疗产品可能因少量残留的多能干细胞以及持续增殖的分化子代细胞,导致出现畸胎瘤、其他错误模式肿瘤或癌前病变等风险。这些风险建议通过 ESCs/iPSCs 细胞系选择、高效定向分化、严格纯化等方式,并着力开发检测最终产品中未分化多能干细胞污染的敏感检测方法(特别是在提供局部高密度大剂量细胞时),进行有效控制。鼓励通过核型分析、全基因组和表观遗传组水平的综合分析及风险分析,评估肿瘤发生的潜在可能。 (五)遗传和表观遗传学研究 对于经过体外复杂操作的干细胞产品,以及多能干细胞衍生产品,建议结合细胞特性,在合适阶段对过程样品或终产品进行遗传和表观遗传的稳定性评估(如基因突变分析、去乙酰化检测等)。适用于干细胞产品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学评估的分析方法和评价标准正在发展,可对任何这类检测的局限性进行评估,并与任何特定病例的风险/利益和患者人数进行权衡。某些情况下,干细胞产品的基因组突变以及遗传病有关的基因突变等风险可通过测序方法辅助分析和控制。 (六)基因修饰细胞的研究 基因修饰工艺开发应明确基因修饰方法、元件设计和操作条件,充分研究后明确基因物质的转导/转染方式和效率。对目的基因在基因组的整合情况/整合特征(插入位点、插入拷贝数、优势克隆异常生长等)、目的基因表达产物的功能进行评估。应充分研究基因编辑的靶向性、基因物质在目标细胞群中的表达效率。 应对修饰细胞的染色体结构稳定性、基因组稳定性、目的基因的遗传和表达稳定性、脱靶编辑、转导/转染用载体的残留量以及病毒复制能力回复突变等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还需考虑基因修饰的其他影响,如对细胞活性、干性、表型、功能、特性、工艺相关杂质和非目的细胞群变化等。 (七)其他应关注的共性问题 干细胞产品具备其他细胞治疗产品相关的共性质量风险因素,比如:(1)不同供者、同一供者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以及供者年龄、健康情况、组织来源与目标治疗组织的细胞谱系差异等,均有可能对产品质量有较大影响。(2)细胞培养过程中可能不得不添加人源/动物源材料,操作过程中可能引入的外源因子,均存在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对于异体产品,更需关注外源因子引入或传播的风险。(3)自体产品批量有限,检测材料不足。(4)对于非冻存的新鲜制剂,产品有效期短。(5)产品批次数据积累有限,关键工艺参数(CPP)和关键质量属性(CQA)认知有限。(6)产品可能发生多轮工艺变更,产品质量无法完全精确表征等。针对上述的风险因素,控制策略应该考虑以下方面: (1)生产环境方面,建立清场和隔离操作规范,并尽量采用连续、密闭式设备、设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暴露环节。 (2)原材料方面,持续进行供者材料和细胞库的资格鉴定及适用性评估,进行科学合理的供者筛选,并关注替代细胞库的再生产,做好细胞库和工艺中间品的稳定性研究。对其他原材料供应商进行评估、审核,对不得不用的人源/动物源原材料严格质控。 (3)生产工艺和过程控制方面,建立完善的可追溯系统,同时关注生产过程中的细胞鉴别检测,做好上下游材料批号和标识管理,防止混淆和差错。加强对细胞库和未处理收获液的分析检测,在生产关键节点,对样品的有关检项,如无菌、内毒素、支原体、内外源病毒等均应符合要求。明确合理的过程控制指标和废弃指标,对工艺中间品进行检定或质量监测。 (4)质量研究和质量控制方面,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quality by design)同样适用于干细胞产品,应尽早开展产品和工艺的表征,以及分析检测方法的开发,对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特性分析和数据收集,加强对产品关键质量属性的合理判断,并结合适用可靠的分析方法制定全面有效的质量控制策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一致。由于这类产品往往难以精确表征,可通过加强原材料控制、过程控制和工艺中间品的检测来补充放行检测。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采用经过验证的快速、微量的新型放行检测方法辅助传统检测方法。进行规范的生产工艺开发、转移与验证。 在开发过程中甚至上市后,常常发生原材料和工艺的变更,在前期有关工艺与质量的关系的知识积累基础上,了解原材料和工艺的变更可能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应针对变更开展系统的可比性研究,结合产品和工艺特点持续进行质量特性研究,充分表征细胞形态、活性、遗传稳定性、成瘤性/致瘤性、细胞表型特征(包括预期和非预期细胞群等)和生物学活性等,尤其关注影响产品质量的干细胞特性检测(如适用)。 (5)稳定性方面,采用代表性批次和样品开展研究,稳定性研究中设置敏感的指标,如细胞活率和生物学活性。积累多批次数据,了解产品质量的变化趋势,为产品标准和效期的制定,以及可比性评价等提供依据。
四、生产用物料 生产用物料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原材料、辅料、耗材等,其来源和质量应当清晰可靠。来自生产用物料的外源因子引入或传播的风险应该进行最大限度地控制。应对物料供应商及合同生产商进行评估、审核,分清责任主体,确保物料质量。 (一)原材料 原材料包括起始原材料(生产用细胞、生产辅助细胞、体外基因修饰系统等)和其他原材料(如培养基和细胞因子)。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终产品的质量,在基于科学和基于风险的原则下进行风险评估和质量控制,应符合现行版《中国药典》“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及辅料质量控制”和“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质量控制”的要求。 1. 起始原材料 1.1 生产用细胞 生产用细胞可能直接来源于供者(自体或同种异体),也可能来源于细胞库,其来源应当稳定,且质量一致。 生产用细胞的来源和相关操作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的要求,应取得相关方的知情同意,建立“知情与保密”管理体系。 1.1.1 供者筛查 供者筛查是干细胞产品质量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建立合理的供者筛查程序和标准对防范病毒污染、组织排异、相关疾病等风险十分必要。筛查时应尽量收集供者的相关特征,包括但不限于一般信息(如年龄、性别、血型、健康情况、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和家族史(尤其关注传染病和遗传病)、用药史和辐射暴露等。供者筛查还需区别自体供者和同种异体供者的风险差异,进行不同的考虑和要求。 供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筛查方面,尤其对于同种异体供者,可参考采供血的相关要求,如筛查供者是否存在 HBV、HCV、HIV、梅毒螺旋体等感染。实际研发应用中,还应根据供者细胞类型、供者健康/疾病史或区域流行病区旅居、细胞/组织特异性的易感病原体等具体情况适当增加相应的筛查项目,并列入验收标准。比如,对于富含白细胞的活细胞和组织的供者,建议筛查 HTLV-1 和 HTLV-2、CMV 等。对于自体供者,可根据来源的组织或器官、干细胞产品的特性以及临床适应症等,适当调整筛查项目和标准,应确定生产过程等是否会增加供者成为传染源的病原体传播风险,并说明采取的预防措施(为防止病毒或其他外源性因子传播给自体受者以外的其他人)。为了保证病原体筛查结果的可靠性,供者筛查应尽可能采用监管机构批准的血源筛查试剂盒检测病原体;对于无血源筛查试剂情况下,可采用已批准的体外诊断试剂,检测方法应经过适用性确认,关注检测方法灵敏度对病原微生物的检出能力;如无批准的检测方法或产品,可以采用经过全面方法学验证的自建方法。制备通用型干细胞产品时,必须考虑窗口期对供者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筛查的影响。 组织排异方面的风险,可参考输血和器官移植供者的相关要求,比如收集供者的 ABO 血型、Rh 血型、HLA-I 类和 II 类分型信息等。建议根据产品类型和临床应用要求等考虑供者与受者的组织配型问题。存在组织排异风险、免疫原性高的情况下,应临床检测组织配型相容性。对于非国标方法,需应提供检测方法和依据。 建议结合先进的分析检测技术充分评估受者被引入疾病的潜在风险,如对异体供者进行致病基因方面的检测。 为了开发细胞库来源的干细胞产品,应延伸对该细胞库的供者进行筛查,比如脐带干细胞供者的检测对象建议扩展到包括适当时间间隔内的母亲外周血和组织采集当天胎儿的脐带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