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 牙痛又称齿痛,是以牙及牙周组织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口腔科常见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牙与肾和骨、髓之间的关系密切。《诸病源候论》曰:“牙齿皆是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而手阳明之脉入于齿,脉虚髓气不足,风冷伤之,故疼痛也。”牙痛属中医“牙宣”“骨槽风”的范畴。可见于现代医学“龋齿”“牙髓炎”“牙周炎”“牙本质过敏”等疾病的某一个病理阶段。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多为外感风热,或内伤食滞,郁而化热,或肺肾阴虚,虚火上炎。外感风火邪毒,伤及牙床及齿龈,邪聚不散,气血凝滞,瘀阻脉络,不通则痛;胃火素盛,又嗜食辛辣,食滞胃脘,郁而化热,引动胃火循经上扰,灼伤牙床及齿龈,脉络受损,血瘀气滞,不通则痛;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久病伤气,或年迈体衰,肾主骨,齿为骨之余、髓之养,肾阴不足,骨髓空虚,虚火上炎,灼烁牙龈而为病。 【辨证论治】 (一)基本治法 1.治疗原则 消肿止痛。 2.手法 点法、按法、揉法等。 3.取穴与部位 地仓、颊车、下关、合谷、内庭、太冲及疼痛局部。 4.操作 (1)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点、按或按揉内庭、太冲、合谷穴,每穴1分钟,力量稍重,以有得气感为度。 (2)患者取仰卧位,点、按地仓、颊车、下关及阿是穴,每穴1分钟,压力由轻到重,以局部痛减为度;大鱼际轻揉面部肿痛部位,时间5分钟,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 (二)随证加减 1.风热牙痛 牙齿疼痛呈阵发性,遇风发作,遇冷痛减,牙龈红肿,伴发热、恶寒、口渴。舌质红,苔白而干或微黄,脉浮数。 (1)治法 疏风清热,消肿止痛。 (2)手法 一指禅推法、拿法、按法、揉法等。 (3)取穴与部位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大椎、曲池、合谷、商阳、少商。 (4)操作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拿风池,按揉大椎、曲池、手三里、合谷、商阳、少商等穴,每穴1分钟,以有得气感为度。 2.胃火牙痛 牙齿疼痛剧烈,牙龈红肿明显,甚则肿连腮颊,头痛,口气臭秽,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洪数。 (1)治法 泻腑清热,消肿止痛。 (2)手法 一指禅推法、摩法、按法、揉法等。 (3)取穴与部位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迎香、缺盆、中脘、天枢、足三里。 (4)操作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摩腹3~5分钟,按揉迎香、缺盆、中脘、天枢、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每穴1分钟,以有得气感为度。 3.虚火牙痛 牙痛隐隐或微痛,牙龈微肿,久则龈肉萎缩,咬物无力,伴心烦易怒、腰背酸痛、咽干口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1)治法 滋阴补肾,消肿止痛。 (2)手法 一指禅推法、捏法、按法、揉法、擦法等。 (3)取穴与部位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肺俞、肾俞、中府、尺泽、太溪。 (4)操作 在基本治法基础上,按揉中府、尺泽、列缺、太溪等穴,每穴1分钟,以有得气感为度;从下到上捏脊3~5遍,按揉肺俞、肾俞,每穴1分钟,以有得气感为度;擦命门、肾俞、八髎,以透热为度。 【注意事项】 1.坚持早、晚刷牙,保持口腔卫生,避免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对牙齿的直接刺激。 2.做适度的口腔肌群锻炼,如叩齿、舔齿等运动。 3.注意防治原发病,如积极预防龋齿,牙髓炎、牙龈炎等疾病在急性期需及时配合抗感染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