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果判定
频数分布图目测方法:以MIC值为横坐标,菌株数或菌株所占百分比为纵坐标作图。野生型菌株MIC呈对数正态分布。取一个完整正态分布的高MIC值端为Ecoff。当分布呈现双峰形态时,说明所测菌株中含非野生型菌株,需剔除后重新作图计算。 统计学方法:基于对数正态分布这一特性,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如:非线性最小二乘回归等,对不同范围实测值进行拟合(如图1-c,分别对MIC值≤0.016~0.125,≤0.016~0.25,…≤0.016~8的不同亚区间进行拟合)。以拟合值与实测值相差最小的点为Ecoff。统计学方法的优势在于不会因人而异,并且可以给出正确概率,常于野生型与非野生型有重合时使用。
四、PK/PD界值(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
Cutoff, PK/PD Cutoff)的建立
(一)建立PK/PD界值所需的体外研究
包括:确定抗菌药物杀菌模式、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 PAE)以及获得人体给药后的不同时间游离药物浓度数据。 抗菌药物杀菌模式的确定:这部分数据在临床前的药效学研究中应予体现。随药物浓度增加,特别是在大于4~8倍MIC药物浓度后,8小时内杀菌速度与程度仍相应增加,为浓度依赖型杀菌药物,而相关性不好的提示为时间依赖型杀菌药物。 另外,还需要确认新抗菌药物是否具有中等或较长的PAE。 测定新抗菌药物人血浆蛋白结合率(f):PK/PD研究中抗菌药物的PK参数应基于游离药物浓度得到,因此需测定药物人血浆蛋白结合率。目前常用检测血浆蛋白结合率实验方法有平衡透析法、超过滤法等。 以上3个数据可由临床前的药效(杀菌模式、PAE)、Ⅰ期临床试验(血浆蛋白结合率)中获得。其中药物杀菌模式和PAE作为之后确立与疗效相关PK/PD指数的验证。血浆蛋白结合率则直接用于之后的计算中。 (二)确立与疗效相关PK/PD指数
PK/PD 指数包括f T>MIC%,f AUC/MIC,f Cmax/MIC,不同类型抗菌药物与三个指数的相关性也不同,浓度依赖型杀菌药物通常与疗效相关PK/PD指数为f AUC/MIC或f Cmax/MIC;时间依赖型杀菌药物,根据其PAE长短,分别对应f AUC/MIC和f T>MIC%。 确定与疗效相关的PK/PD指数可直接在动物模型中进行,也可先在体外建立动力学模型,而后对重要数据结果在动物模型中加以验证。 1. 在动物模型中确立相关PK/PD指数
动物PK/PD模型应使用来自人体感染的病原菌建立,其确定的PK/PD指数及靶值与临床研究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来自动物的PK/PD研究所获得的指数和靶值对确定人体的PK/PD界值非常有帮助。 建立感染动物模型,主要有免疫缺陷小/大鼠大腿感染模型、免疫缺陷小/大鼠肺炎模型等。以上2种模型为研究最成熟、使用最多的模型,也可根据药物自身特点及预计临床适应症,选择相应其他模型,如:脓毒血症模型、尿道感染模型等。不论哪种模型,都应首先造成免疫缺陷状态以排除不同免疫力对结果的干扰,直接观察药物对细菌的作用。常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的方法致小/大鼠中性粒细胞缺少(<100/mm3)来消除免疫状态的影响。 获得感染动物药动学参数:参见《化学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相关内容。注意:(1)血浆蛋白结合率可以有种属差异,需要使用感染动物模型中所用动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2)通常情况下,其中的PK研究选用体循环中的药动学参数即可。对于某些特殊的抗菌药物或适应症,组织细胞外液的浓度和体循环中的药物浓度会存在差异,如果能够测定细胞外液中的药物浓度并验证其与体循环中药物浓度的一致性,可为能否使用体循环PK参数进行PK/PD界值的确定,提供数据支持。目前已经有一些手段可以测定细胞外液中的游离药物浓度,如肺泡灌洗、微透析测定中枢神经液中的药物浓度等。 获得感染动物药效学数据:首先选择药效指标,常用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未给予药物治疗)及治疗组治疗前后每克组织、每毫升液体或每个组织中菌落数差值的对数作为药效指标,也可直接通过生存率观察药效。前者可于感染动物后若干小时开始给药,一般给药24h后开始菌落计数;后者常需治疗2d以上,再观察数天。给药方式采用剂量解析/分层法(Dose fractionation),即将4~5种日剂量以多种频率(如:Q24h、Q12h、Q8h、Q6h、Q4h)给药,使PK/PD关系图中不同区间均有合理的点数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