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学是学习、研究推拿手法的动作结构、动作原理、技能训练、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推拿手法学课程是中医针灸推拿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是推拿基础课与推拿治疗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 推拿学是以“手法”作为防治疾病主要手段的一门中医临床学科。这一在治疗学上极具特色的医学体系,从远古人类出于对自身伤痛的自护与肌肤自慰的需要,本能地用手在体表随意地触摸开始,像一株幼苗,经数千年历史长河的浇灌,在深厚的中华文化与医学背景的沃土中,不断生根发芽分枝,至今已成长为根深叶茂、果实累累的参天大树,成为中医学百花园中的奇葩,并在世界医学之林独树一帜。 随着推拿学科整体上不断完善,“手法”作为其基本的核心医疗技术,在手法的门类、操作技术及其训练方法、经验积累、疗效水平、适用范围、理论内涵及科研的深度与广度等方面,都得到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而手法在其各个学术层面上的全面提升,又为不断推动传统推拿学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的发展,构筑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推拿手法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育、成熟与完善的过程。推拿手法早在隋唐时期就已在官方设置的医学教学机构中由按摩博士向按摩生做系统传授。但长期以来直到近代,推拿手法主要是在民间,在一门一派的范围内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世代相传。特别是明代中后期按摩科被政府取消后,由于封建礼教思想的作祟及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推拿被排斥于正统医学体系之外,被贬为“小道”而备受歧视。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推拿从业人员少且文化素质偏低,推拿界门派林立、自我封闭,高质量的著述与科学研究更加无从谈起,种种因素严重阻碍了推拿医学及其手法技术的学术总结、交流与发展,致使传统手法众多精良的技法技能、丰富的经验及临床应用等学术成果,不能汇成大统而成为能代表与涵盖中医推拿手法整体特色的专业学科。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国各大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与教学科研单位,吸纳各地开业推拿医生参加工作,如杜自明、王雅儒、王子平、骆俊昌、陈宇清、魏指薪、郑怀贤、曹锡珍、刘寿山、孙重三、冯泉福、李墨林、施和生、杨希贤、张汉臣、杨清山、朱春霆、朱金山、胡秀璋、丁季峰、刘开运等一大批对中国现代推拿医学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推拿名家,就是在这一时期,先后从私人开业的小诊所中走出,加入社会医疗机构,悬壶临诊、带徒授业、执鞭教学及开展科研。1958年,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及其临床基地——上海市推拿门诊部正式成立,一指禅推拿名家朱春霆任校长和门诊部主任,聘请了一指禅推拿传人王松山、钱福卿、王百川、王纪松,法推拿创始人丁季峰,内功推拿大家马万龙、李锡九等众多一流推拿名家为骨干教师,推拿专业教学从此走上了现代院校教育模式的发展轨道。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封闭的流派门户渐渐被打开,学术隔阂的坚冰慢慢被融化,高素质的推拿专业人才不断涌现,各具特色的手法技能、学术观点与专业理论开始交流并逐渐融通,有关推拿手法文献、基础、动作原理及临床应用机制等各个层面的科研成果,其涉及的数量、范围与水平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1985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推拿学》(五版教材)采撷了一指禅、法、内功、踩蹻、指拨推拿与伤科推拿和小儿推拿等流派的手法精华,并根据手法的运动学特征分成摆动类、挤压类、摩擦类、振动类、叩击类与运动关节类六大类手法,初步构建成中国推拿手法的学术体系。 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关推拿手法的专著大量面世,挖掘、整理与汇集了古今中外、南北各派的推拿技法,在手法文献学研究与技法资料的积累方面取得了可观的进步。同时,关于推拿手法的科学研究也有了突破性进展,山东中医学院和上海中医学院先后研制成功了推拿手法力学测定仪,并应用于推拿手法教学和科研。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拿手法深透性与生物组织作用机制研究”“推拿手法测定仪数据处理”“推拿手法深透力热效应研究”“中医推拿摆动类手法动力学分析”等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取得,极大地丰富了推拿手法理论,向传统推拿手法经验注入了现代科学内涵,为现代推拿手法学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可以说,是传统推拿的丰富技法、经验与现代科学相关学科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相结合,促使了传统推拿手法从其母体——中医推拿学中脱胎、发育,从而成为独立发展的具有现代科学内涵的推拿手法学。所以,现代推拿手法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新兴边缘学科,是传统的推拿医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它将古老的手法经验、理论与现代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生理学、生物物理学、人体工程学、心理学、数学及计算机技术等融为一体,使推拿医学这棵参天古木,重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