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武威汉代医简》中的按摩手法 在1972年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医简中,有一张膏摩方“治千金膏药方”。摩膏由川椒、川芎、白芷、附子4味药物组成,其用法可外摩、外敷和口服。膏摩的操作是“薄以涂之”,再用“三指摩”,“摩之皆三干而止”,即药物吸收至尽3次。其膏摩法的适应证,有喉痹、血府痛、咽干,适合口服和外敷的病证还有心腹痛、嗌痛、齿痛、昏衄、金创、头痛和妇女产后诸病等。“三指摩”法成了后世膏摩的基本手法之一。 七、《金匮要略》中的按摩手法 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主要叙述内科杂病的治疗,兼及外科、妇科等病证。治法以方药为主,包括外治。 1.提出“膏摩”一词 书中首次提到了“膏摩”一词,并将其与针灸、导引等法并列,用于预防保健:“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之,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还记载了一首膏摩方“头风摩散”。 2.首次记载手法抢救自缢死《金匮要略》详细记载了手法为主抢救自缢死:“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若劳之。须臾,可少桂汤及粥清含与之,令濡喉,渐渐能咽,及稍止。若向令两人以管吹其两耳,罙好。此法最善,无不活也。”虽然先秦文献中可见扁鹊率弟子以按摩等法抢救“尸厥”的记载,但手法的运用语焉不详。《金匮要略》抢救自缢死的手法包括胸外心脏按压术、按腹人工呼吸法、颈部牵引、四肢按摩和关节屈伸法等。从最后“此法最善,无不活也”的评论中,可以看出这是对无数次成功病例的临床总结,体现了我国汉代按摩医学的最高水平。 八、《肘后备急方》中的按摩手法 按摩手法发展到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已经从简单趋于成熟,手指相对用力且双手协同操作的捏脊法和作用力向上的腹部抄举法已经出现:“使病人伏卧,一人跨上,两手抄举其腹,令病人自纵,重轻举抄之。令去床三尺许,便放之。如此二七度止。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这里的拈脊骨皮法,后世被冠以捏脊法之名而在小儿推拿领域得到了重用。《肘后备急方》记载的其他按摩手法,有摩、指按、爪、按、抓、指弹、抽掣、捻、摩捋、抑按、掷、拍、指捏等。手法的适应证,涉及卒心痛、卒腹痛、霍乱转筋、口㖞僻、风头及脑掣痛、脚气、胃反、风热隐疹等内外科诸疾。《肘后备急方》首次对汉代以前已广泛应用的膏摩法做了总结。膏摩的用法是,先将摩膏化开,涂于四肢、胸腹等治疗部位,再施以掌摩或指摩等手法。“摩时须极力,令作热,乃速效。”膏摩法的适应证非常广泛,内、外、妇、五官病证皆可治疗。 九、《刘涓子鬼遗方》中的膏摩记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外科著作《刘涓子鬼遗方》(晋·刘涓子原撰,南齐龚庆宣编次,约成书于499年),有以膏摩法治疗外科等疾病的记载。该书收有生芎䓖膏、白芷摩膏、生肉膏、丹砂膏、鸥脂膏、麝香膏、五毒膏、黄芪膏等膏摩方,操作手法有摩法、擦法、拓法等,并有“摩四边”“摩左右”“病上摩”“向火摩”等变化。书中收录的“赤膏治百病方”可用于内外各科和妇科:“妇人产乳中风及难产,服如枣核大,并以膏摩腹立生。”这是最早的手法结合药物治疗难产的记载。 十、陶弘景著作中的按摩手法 陶弘景(456—536)总结编撰的《真诰》介绍了一种道家秘传的以关节被动运动手法为主的“北帝曲折”法,用以治疗“风痹不授”(中风半身不遂)、“举身不授”“手臂不授”“两脚不授”。书中还有按法止痛的记载。他的养生名著《养性延命录》“导引按摩篇”详细论述了自我养生按摩法。操作法有琢齿、熨眼、按目四眦、引耳、引发、摩面、干浴、掣脚、梳头、搓头顶、伸臂股等。具体的手法有:摇、指按、摩、挼、揩摩、振动、推、筑、掣、挽、梳等。 十一、《太清道林摄生论》中的按摩手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养生之风盛行,自我养生按摩法已从一招一式向套路化发展。代表性著作如道林的《太清道林摄生论》。其“按摩法第四”,有著名的“自按摩法”十八势(《备急千金要方》改称“天竺国按摩”法)和“老子按摩法”。此处的按摩法,主要是导引法。其中有大量自我按摩手法,如纽、捩、按、筑、顿、捶、掣、捺、捻、折、拔、摸、振、摇、掘、打、伸等。《太清道林摄生论》除推崇自我按摩外,也重视被动性全身保健按摩的作用。提出:“小有不好,即须按摩挼捺,令百节通利,泄其邪气也。凡人无问有事无事,恒须日别一度遣人蹋脊背,及四肢头项,若令熟蹋,即风气时行不能着人。此大要妙,不可具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