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1年,杨坚称帝,国号曰隋。618年,李渊即位,国号改唐。隋唐结束了数百年的南北分治局面,中国进入了全盛时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按摩医学也出现了又一次高潮。此期,按摩疗法得到了政府的认可;按摩教育步入正轨;按摩临床和教学人员有了系列职称;按摩有了明确的治疗范围;膏摩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按摩导引法传入日本。 宋元时期,指从960年北宋开国始,经南宋、金、元,历时400余年。据《宋史·职官》记载,宋初太医署仍有按摩博士。992年太医署易名为太医局,从此至金元的史书文献,已看不到按摩科的记载。《宋史·艺文志》的“医书类”和“神仙类”分别载有《按摩法》和《按摩要法》,均佚而不传。宋代程大昌《演繁露》有按摩手法描述:“医有按摩法,按者以手捏捺病处也,摩者挼搓之也。” 一、按摩医学教育和医疗体系的建立 《内经》时代已有医学分科与从业人员的擢拔与考核记载,但医学教育还是停留在“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模式里。据《隋书·百官志》记载,隋代政府设立了宫廷医学院“太医署”。其职能包括培养医生和宫廷医疗服务。太医署设按摩博士2人,另有主药、医师、药园师、医博士、助教博士、祝禁博士等,博士是相应学科的最高长官。《唐六典》记载的太医署按摩设置与《隋书》有所出入,为按摩博士20人,按摩师120人,按摩生100人。隋代尚无针灸科,而按摩科与医、药、咒禁三科并列,且规模如此之大,足以想见按摩在隋代宫廷和医学界的地位。 唐承隋制,但对过于庞大的按摩科设置做了裁减,并增设了针灸科。《旧唐书·职官志》载:“太医令掌医疗之法,丞为之贰,其属有四:曰医师、针师、按摩师、咒禁师,皆有博士以教之。”其中医师管辖体疗(内科)、少小(儿科)、角法(理疗)、耳目口齿及疮肿5科,加上针、咒禁及按摩科,共有8科。 《唐六典》记载,经过贞观、武德年间的两次医政改革,唐代的按摩科配置按摩博士1人,按摩师4人,是教学人员,官衔“并从九品下”;按摩生15人,为在校学生;在按摩师和按摩生之间增加了按摩工这一层次,人数为16人。按摩科的教学内容,《新唐书》称“导引之法”,《旧唐书》和《唐六典》称“消息导引之法”。此处的“消息”即指按摩。消息导引包括各种按摩手法,也包括自我按摩与肢体动功。按摩科培养的按摩人才,不仅承担治疗任务,还负责宫廷保健和指导导引养生。其治疗范围为“风、寒、暑、湿、饥、饱、劳、逸”八疾。注意此时治疗“损伤折跌”的骨伤疗法隶属于按摩科,这对明清时期手法治疗居正骨科之首要地位,以及正骨推拿流派的形成都有重要意义。 隋唐时期按摩科的设立,淘汰了按蹻、按抏、矫摩、折枝、摩挲、抑搔等手法医学的混乱命名,按摩成了手法医学的法定名称。 二、《诸病源候论》中的按摩手法 隋太医博士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病因证候学专著。该书的特点是各病证之后均不列方药,却附以“补养宣导”之法(即对症导引疗法),达260多种,其中包括大量按摩法,主要是自我按摩法。这些按摩手法结合肢体导引,既可对症施治,又能养生防病。操作法有捋头、栉头、摩面目、摩目、拭目、熨目、抑目左右、捻鼻、挽耳、叩齿、振臂、振臀、撩膝、搦趾、摇足、转脚、挽足、摩腹、摩脐上下并气海、振腹、按胁、按腰脊、倒悬、摩捋形体、干浴等。涉及的手法有摩、指摩、掌摩、捋、拭、捻、按、撩、摇、爪、捺、振、顿、搂、搦等。书中对摩腹法有较详细的描述,而“爪项边脉”“把两颐脉”法则继承了《灵枢》的指按颈动脉法。 三、《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中的按摩手法 唐代孙思邈(581—682)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除医药以外,对按摩疗法与按摩养生也做了总结。 1.倡导小儿按摩 《备急千金要方》论述了儿科疾病的按摩法,尤以膏摩法的应用为多。如著名的“五物甘草生摩膏”即出于此,不仅用来治病,亦用于保健。 2.膏摩法的又一次总结 经过《肘后备急方》后300年的发展,膏摩法在《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中得到了又一次总结。《备急千金要方》卷七集中介绍了神明白膏等8首膏摩方。《千金翼方》卷十六介绍了苍梧道士陈元膏、丹参膏、赤膏和乌头膏。膏摩的主治涵盖了内、外、妇、儿、五官各病。 3.重视养生保健手法 孙思邈汲取前人养生经验,倡导包括自我按摩在内的养生法。认为:“凡人自觉十日已上康健,即须灸三数穴以泄风气。每日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佳。勿以康健便为常然。常须安不忘危,预防诸病也。”(《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孙氏提倡:“每食讫,以手摩面及腹。”不仅自我按摩,还可“使人以粉摩腹上数百遍”(《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在《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中有多处摩腹、摩面、摩眼、摩交耳、挽耳、拔耳、叩齿、押头、挽发、放腰的自我养生按摩记载。书中记载的天竺国按摩和老子按摩法,虽出自较早的道家著作,但这两种导引养生法能影响至今并流传海外,孙思邈的大力倡导功不可没。 4.丰富多彩的手法运用 《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记载了不少有特色的按摩手法和操作法:《备急千金要方》卷六提出治疗颞颌关节半脱位,在手法牵引复位后“当疾出指”。《千金翼方》卷十一则进一步提出手法复位时要在口中安放竹管,以防被病人咬伤手指。《备急千金要方》卷二记载有难产的摩腹助产法;卷三有子宫脱垂推纳复位法;卷十三有蛔心痛的持续按法;卷十九介绍了急性腰痛多人牵引导引法;卷二十介绍了治疗突然昏厥的踏肩捉发拔伸颈椎法;卷二十四有脱肛的仰按复位法;卷二十五记载了处理酒醉的摇转法。 5.手法用于诊断与定穴 如按背俞诊断:“邪在肺,则皮肤痛,发寒热,上气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俞,背第三椎之旁,以手痛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定阿是穴法:“又以肌肉纹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卷二十九)“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卷二十九)定膏肓俞法:“膏肓俞无所不治,主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惑忘误。取穴法:令人正坐,曲脊伸两手,以臂著膝前,令正直,手大指与膝头齐,以物支肘,勿令臂得动摇,从胛骨上角摸索至胛骨下头,其间当有四肋三间,灸中间,依胛骨之里肋间空,去胛骨容侧指许,摩膂肉之表肋间空处,按之自觉牵引胸户中,灸两胛中各一处,至六百壮,多至千壮。”(卷三十) 四、《外台秘要》中的按摩手法 王焘的《外台秘要》保存了一些宝贵的按摩手法资料。 1.脊柱手法的记载 《外台秘要》卷八引述《必效方》脊柱按压手法:“《必效》主噎方:捺大椎,尽力则下,仍令坐之。”,是一种三足烧器,捺大椎,很可能是一种模仿形的三指按法。这是一则脊柱按压法的较早文献。《外台秘要》卷十三还有一则脊柱推法治疗痨瘵的资料:“患殗殜等病,必瘦,脊骨自出。以壮大夫屈手头指及中指,夹患人脊骨,从大脊向下尽骨极,指复向上,来去十二三回,然以中指于两畔处极弹之。” 2.其他按摩手法记载 卷六记载了治疗霍乱转筋的手拗脚趾法,即将脚掌背屈,以拉长小腿后部肌群和跟腱,从而使其放松。古人很早就运用了这种拉伸肌肉以解痉的方法。卷六还有治疗大小便不通的挼腹通便法;卷三十三有摩小腹下死胎法。其他有特色的手法还有《深师》捉筋治噎法、治疗咽喉舌诸疾的下颌关节爪(指掐)法等。 五、《理伤续断方》中的正骨手法 唐代中期蔺道人著《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该书首次将按摩手法系统应用于骨伤治疗之中,对正骨手法和骨伤推拿流派的发展影响很大。《理伤续断方》提出了治疗闭合性骨折的四大手法,即“揣摸”“拔伸”“撙捺”“捺正”,其中拔伸法“有正拔伸者,有斜拔伸者”。该书还记载了肩关节脱位的椅背复位法和髋关节脱位的手牵足蹬法。 六、按摩导引疗法传入日本 唐代,按摩导引疗法已传入日本。日本文武天皇大宝二年(701年)颁布了《大宝律令》,其中“医疾令”中的医事制度(含按摩科)与我国唐代基本相同。《大宝律令》今已散佚,“医疾令”的内容被保存在养老二年(718年)的《养老律令》中,记载当时宫内省典药寮设有按摩博士1人,按摩师、按摩生数人,按摩生修业3年。《养老律令》于757年正式施行。胜宝六年(754年),唐僧鉴真乘遣唐使归国的船到达日本。鉴真弟子法进的《沙弥十戒经疏》,记载鉴真把导引按摩法带到日本,作为僧人看病、养生的方法之一。永观二年(984年),日本丹波康赖撰《医心方》30卷,收入了《诸病源候论》的导引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