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太平圣惠方》中的按摩疗法 北宋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是对唐宋医药成就的一次大总结。其中按摩疗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膏摩、药摩方的整理,其数量近百首,远远超出了《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摩膏的制备较唐代有了改进,对膏摩的部位也有了新的认识,摩顶、摩腰膏得到重视,出现了铁匙等膏摩工具,膏摩应用向专病发展,眼疾的膏摩首次提及,膏摩的操作趋向细腻。 八、《圣济总录》中的按摩手法 成书于北宋末年的大型官修方书《圣济总录》,也有丰富的按摩医学资料。 1.对按摩的理论阐述《圣济总录》第四卷治法篇,有按摩疗法专论:“可按可摩,时兼而用,通谓之按摩。按之弗摩,摩之弗按。按止以手,摩或兼以药。曰按曰摩,适所用也……大抵按摩法,每以开达抑遏为义。开达则壅蔽者以之发散,抑遏则剽悍者有所归宿……养生法,凡小有不安,必按摩挼捺,令百节通利,邪气得泄。然则按摩有资于外,岂小补哉!摩之别法,必与药俱。盖欲浃于肌肤,而其势利。若伤寒以白膏摩体,手当千遍,药力乃行,则摩之用药,又不可不知也。”作者认为不可将按摩与导引混为一谈;还应区别“按”与“摩”;按为单纯用手法,摩则可以结合药物;手法有助于药力的发挥;并以“开达抑遏”四字概括了按摩的功用。 2.重视膏摩《圣济总录》将“封裹膏摩”与手法复位和用药并提,作为正骨疗法的常规:“凡坠跌仆,骨节闪脱,不得入臼,遂致蹉跌者,急须以手揣搦,复还枢纽。次用药调养,使骨正筋柔,荣卫气血不失常度。加以封裹膏摩,乃其法也。”还发明了“生铁熨斗子”作为摩顶工具;并肯定了膏摩的补虚作用,如以摩腰补肾:“治五劳七伤,腰膝疼痛,鬓发早白,面色萎黄,水脏久冷,疝气下坠,耳聋眼暗,痔漏肠风。凡百疾病,悉能疗除。兼治女人子脏久冷,头鬓疏薄,面生,风劳血气,产后诸疾,赤白带下。大补益摩膏方:木香、丁香、零陵香、附子(炮裂)、沉香、干姜(炮)、舶上硫黄(研)、桂(去粗皮)、白矾(烧灰研)各一两,麝香(研)、腻粉(研)各一分。上一十二味,捣罗八味为末,与四味研者和匀,炼蜜丸如鸡头实大。每先取生姜自然汁一合,煎沸,投水一盏,药一丸同煎。良久化破,以指研之,就温室中蘸药摩腰上,药尽为度。仍加绵裹肚系之,有倾,腰上如火。久用之,血脉舒畅,容颜悦泽。”(卷八十九) 3.其他特殊操作法记载 在《圣济总录》眼目门中还记载了中指熨目法和掌心熨目法治疗目昏暗和目暗。 九、《十产论》首创助产手法 宋代太医局单独设立产科,手法助产在宋代有了发展。杨康候(子建)的《十产论》(1098年)最早描述了因异常胎位引起的各种难产,如横产(肩先露)、倒产(足先露)、偏产(臀先露)、碍产(脐带攀肩)、盘肠产(产时子宫脱垂),并创用转胎手法矫正异常胎位。此书虽已佚,但其主要内容被宋代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保留了下来。《十产论》首创的矫正胎位异常的转胎手法,开手法助产之先河,扩大了按摩疗法的应用范围。 十、《灸膏肓俞穴法》中的指按探穴法 南宋庄绰《灸膏肓俞穴法·石用之取穴别法第八》记录了以指节用力按压膏肓俞后麻到中指的传导现象,并以此作为取穴是否正确的判定标准:“少时病瘵,得泉州僧为灸膏肓,令伏于栲栳上,僧以指节极力按寻其穴,令病者觉中指麻乃是穴。若指不麻,或虽麻而非中指者,皆非也。已而求得之,遂一灸而愈。” 十一、《针灸资生经》中的压痛定穴法 南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将手法用于针灸腧穴的选用和定位,认为只有用手法按压有酸疼的腧穴才是真正需要针灸的“正穴”,如按上去没有酸疼,针灸一定无效,应考虑更换其他腧穴。如:“然须按其穴酸疼处灸之,方效。”“然须按其骨突处酸疼方灸之,不疼则不灸也。”“但按酸疼处灸之。”“人来觅灸痫疾,必为之按风池穴,皆应手酸疼,使灸之而愈。”“凡有喘与哮者,为按肺俞,无不酸疼……因此与人治哮喘,只缪肺俞,不缪他穴。惟按肺俞不疼酸者,然后点其他穴云。”压痛定穴法源自《灵枢》的“以痛为输”,是按摩手法在针灸上的应用。 十二、《儒门事亲》中的按摩手法 金代医家张从正(子和),为金元四大家之“攻下派”代表,著《儒门事亲》。将各种治法分成汗、吐、下三类,而将按摩与针灸等归入“汗法”。记载的按摩手法应用有木梳梳乳治妇科乳痈,以推揉法配合泻下药治疗妇人腹中有块,自我揉腹催吐治疗伤食、伤酒,揉目配合针刺治疗目上长瘤,按摩腹部治疗小儿腹内痞块等。据《古今医统》卷三十三引张从正语,“按导”一词为张从正最早提出。 十三、《世医得效方》中的骨伤手法 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继承了《理伤续断方》的骨伤治法,并在手法运用上有所创新。如治疗腰痛的双人动态牵引法;治疗脊柱骨折的倒悬复位法;治疗髋关节脱位的倒悬复位法,即在倒悬的情况下“用手整骨节”,使其复位;治疗肩关节脱位的坐凳、架梯复位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