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明代的推拿手法

2023-6-19 17:09| 发布者: 蒲公英| 查看: 617| 评论: 0

摘要: 明代(1368~1644年)是手法医学再度兴盛的时期。明初恢复了按摩科;“推拿”一词出现;现存的推拿专著从明代始;小儿推拿体系形成;推拿手法运用于成人和小儿各科临床;保健按摩和自我养生按摩继续发展。明代中后期 ...

明代(13681644年)是手法医学再度兴盛的时期。明初恢复了按摩科;推拿一词出现;现存的推拿专著从明代始;小儿推拿体系形成;推拿手法运用于成人和小儿各科临床;保健按摩和自我养生按摩继续发展。明代中后期按摩科被官方撤销。

 

一、明代按摩科的变迁

明启唐制,重设按摩科为医学十三科之一。明代初期的二百年,是中国按摩医学在唐代以后的又一个高峰期。但至明隆庆五年(1571年),医学机构缩减为十一科,按摩科和祝由科同时被撤销,按摩医学再次进入低谷。明代按摩科之所以被取消,有隆庆年间吏治改革的政治背景,又有限制人体接触的封建礼教因素,也与手法意外对按摩疗法的负面影响有关。

尽管按摩已有几千年的发展,但受当时科学水平的局限,对人体解剖的认识还不可能达到现代的高度,手法操作的精细度和准确性还不能尽如人意,对疾病的认识、诊断也受到当时医学科学进步程度和医学教育水平的局限。其次,按摩人员本身的学识素养,对手法疗效的好坏也有影响。在这一背景下,按摩意外时有发生,并引起当时医学界的重视。如张介宾《类经》指出:导引者,但欲运行血气而不欲有所伤也,故惟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乃胜是任,其义可知。今见按摩之流,不知利害,专用刚强手法,极力困人,开人关节,走人元气,莫此为甚。病者亦以谓法所当然,即有不堪,勉强忍受,多见强者致弱,弱者不起,非惟不能去病,而适以增害。用若辈者,不可不为知慎。《古今医统》亦云:是法(指按摩等法)亦绝不传。其仅存于世者,往往不能用,用或乖戾,以致夭札而伤者多矣。万全的《幼科发挥》《育婴秘诀》也有几处小儿推拿意外的记录。明代胡文焕《类修要诀》心丹歌反对被动按摩:劝君更莫将摩按,按摩血脉终分散。只是搓揉自己行,自己行时甚方便。这些手法误治现象对按摩疗法的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

隆庆五年以后,按摩被迫朝三个方向分化:手法的名义寄身于正骨科,合法保留在医学框架内;治疗对象转向小儿,形成了小儿推拿体系;在沐浴业和理发业求生存,转化为民间的保健按摩。

 

二、小儿推拿的兴起

1.“推拿一词的出现 

据现有资料,推拿一词最早记载于1576年张四维的《医门秘旨》。推拿出现于按摩科被政府取消之后,这也许不是巧合。我们可以在万全的儿科著作中看到按摩名称向推拿过渡的演变痕迹,如推法、拿掐法、拿捏、拿、幼科拿法、推拿等。这些并非具体的手法名,而都是用来作为按摩的代称。只有其中的推拿,后来成了正式的学科名。

2.小儿推拿体系的建立 

明代后期,小儿推拿开始从南方地区流行。最早的小儿推拿专题文献是庄应琪于1574年补辑的《补要袖珍小儿方论》第十卷中的秘传看惊掐筋口授手法论。该书源于徐用宣1405年的《袖珍小儿方》,但原书并无推拿描述,小儿推拿的内容应该是庄应琪在1574年补入的。秘传看惊掐筋口授手法论首次论述了三关、六腑等小儿推拿特定部位的定位、操作和主治,绘有手部、足部推拿穴道图谱,手法以推擦为主而称为掐筋,主要适应证为小儿惊风。该篇文字不足4000字,反映了小儿推拿的雏形。

小儿推拿体系建立的标志是《小儿按摩经》的问世和一批小儿推拿专著的诞生。

《小儿按摩经》,收录于杨继洲1601年刊行的《针灸大成》,作为其独立的第十卷,其成书年代当稍早,作者题四明陈氏。该书全面论述了小儿推拿的诊断方法,后人总结的掐、揉、按、摩、推、运、搓、摇小儿推拿八法在书中均已出现,有小儿推拿特定穴道图谱,记载了28种小儿推拿复式操作法,主治病证以各种惊风为主。

明代重要的小儿推拿著作还有:《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龚廷贤撰,姚国祯补辑,约成书于1604年,又名《小儿推拿活婴全书》);《小儿推拿秘诀》(周于蕃撰,成书于1605年,又名《小儿科推拿仙术》);《推拿秘旨》(黄贞甫1620年著,清徐赓云1810年重编);《万育仙书》(明末曹无极在罗洪先《卫生真诀》的基础上增辑,并加入了小儿推拿内容);《幼科百效全书》(龚居中撰,卷上专论小儿推拿疗法,卷名题幼科急救推拿奇法);《医学研悦》(李盛春1626年著,卷十为附刻小儿推拿)。

3.明代的小儿推拿手法 

明代形成的小儿推拿体系有其独特的操作法。这种操作法包括小儿推拿手法和小儿推拿特定穴。小儿推拿处方格式是手法加特定穴,有的还加操作次数,如推脾土三百。《补要袖珍小儿方论》最早记载了小儿推拿特殊操作法。有三关、六腑等小儿推拿特定穴的定位、操作和主治,也有小儿手足特定穴图谱,手法以推擦为主而名为掐筋,主治小儿惊风。《小儿按摩经》对小儿推拿手法做了较为全面的记载,清代总结的掐、揉、按、摩、推、运、搓、摇小儿推拿八法在该书中均已出现,绘有阳掌图、阴掌图等小儿推拿特定穴图谱,并记载了黄蜂出洞”“水底捞月”“飞经走气”“按弦搓摩”“赤凤摇头”“运水入土”“揉脐法28种特殊操作法。《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有十二手法主病赋十二手法诀,为12种重要组合式操作法的功效与操作方法;乌龙摆双尾”“老虎吞食等组合式操作法,也是该书首先提出的。《小儿推拿秘诀》记载有手上推拿法(包括天门入虎口、水里捞明月、打马过天河、黄蜂入洞、赤凤摇头、飞经走气、凤凰单展翅、猿猴摘果、双龙摆尾9种复式操作法)、身中十二拿法(拿太阳、耳后、肩井、奶旁、曲尺、肚角、百虫、皮罢、合骨、鱼肚、膀胱、三阳交)、阳掌诀法(有运八卦15种掌面推拿操作法)、阴掌诀法(有掐揉二扇门7种掌背穴道操作法)、手法捷要歌、心得保婴妙法(重点介绍了推按小腹和摇头二法)。创新绘制了分阴阳”“推三关”“退六腑”“天河水”“天门入虎口等小儿推拿操作图。《万育仙书》出现了更为复杂的黄蜂入洞16幅小儿推拿操作图。

明代小儿推拿操作法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按部位分类 即描述上肢的掌侧和背侧、下肢、头面、胸腹分别有什么穴道,可以用什么手法。这主要是为了方便教授和记忆。如手掌掌面(阳掌),有掐脾土、掐大肠、掐心经、掐劳宫、推上三关、掐肺经、掐离宫、掐肾水、掐小横纹、掐总位、掐肾下节、掐小横纹、退六腑、分阴阳、运五经、运八卦、掐四横纹、掐小天心、清补肾水、推板门穴、运水入土、运土入水等。

2)按脏腑经络辨证分类 如《医学研悦》:退心经之热,以天河水为主,推肾水,推脾土,退六腑,运肺经,运八卦(离兑要重),分阴阳,揉小天心、二人上马,掐五指节,水底捞明月,打马过天河,推天门入虎口,揉斗肘。

3)按治法分类 如《医学研悦》论汗法的推拿操作:凡小儿寒热鼻涕,或昏闷及一切急慢惊风等症,医人以右手大指面蘸葱姜汤,于鼻两孔擦洗数十次,谓之洗井灶,以通脏腑之气;随用两大指蘸汤,擦鼻两边数十下,由鼻梁、山根、印堂数十;又用中名小六指,将病者两耳扳转向前掩耳门,而以两大指更迭上推;从印堂而上,左右分抹眉额眼胞各数十下;至两太阳揉掐之数十下;随将全指摩擦囟门、头脑数十;又将两大指拿两太阳,两中指拿脑后两风他穴(从脑下颈项上,两边软处,即风池穴),齐四指着力拿摇一会,令其大哭即有汗(当时无汗,以后自汗);又或用手擦两肺俞穴(背两边,反手骨边软处即肺俞穴,但擦时要带汤擦,恐伤其皮);又揉内劳宫、一窝风,掐二人上马(此三穴载手图中,照病推拿之,皆取汗之法也)。风寒之症,得汗即解,盖面部气通脏腑,推后须用手掌摩其头面令干,恐汗湿不散,反招风邪,汗后推脾土以收之。

4)按病证分类 这种分类法便于临床应用。如《医学研悦》:鼻流鲜血,是五心热,退六腑,清天河水,捞明月为主。”“口㖞,有风,推肺经,掐五指节为主。”“大叫一声死,推三关,拿合谷穴,清天河水,捞明月为主。”“卒中风,急筋吊颈,拿合谷穴,掐威灵穴为主。又如:治水肿:每次分阴阳二百,推三关二百,退六腑二百,推脾土三百,运水入土一百。

清代的小儿推拿操作法通常也采用上述归类方法,还出现了手法代药等归类方法。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