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清代的推拿手法

2023-6-19 17:12| 发布者: 蒲公英| 查看: 457| 评论: 0

摘要: 推拿医学在清代(1644~1911年)发展缓慢。清代太医院将医学分科归并为九科,无按摩科。《清史稿·职官二》云:“院判掌考九科之法。”除了正骨科采用手法治疗和一些医家在医疗活动中主动地结合运用推拿手法外,推拿 ...

推拿医学在清代(16441911年)发展缓慢。清代太医院将医学分科归并为九科,无按摩科。《清史稿·职官二》云:院判掌考九科之法。除了正骨科采用手法治疗和一些医家在医疗活动中主动地结合运用推拿手法外,推拿基本上是在民间生存和发展。以正骨八法为代表的骨伤类手法在正骨科中确立了地位;小儿推拿疗法从南方向全国辐射,治疗范围扩大,手法渐多。

 

一、《医宗金鉴》对正骨手法的总结

1.正骨手法的总结和正骨八法的提出 

正骨科是清代推拿医学在临床学科的最后一块根据地。清代的太医院教科书《医宗金鉴》对手法为正骨之首务的论述,确立了手法在正骨科的地位: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但伤有轻重,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关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尽其法也。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症,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或拽之离而复合,或推之就而复位,或正其斜,或完其阙,则骨之截断、碎断、斜断,筋之弛纵、卷挛、翻转、离合,虽在肉里,以手扪之,自悉其情。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况所伤之处,多有关于性命者,如七窍上通脑髓,膈近心君,四末受伤,痛苦入心者。即或其人元气素壮,败血易于流散,可以克期而愈,手法亦不可乱施;若元气素弱,一旦被伤,势已难支,设手法再误,则万难挽回矣。此所以尤当审慎者也。盖正骨者,须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复善用夫手法,然后治之多效。诚以手本血肉之体,其宛转运用之妙,可以一己之卷舒,高下疾徐,轻重开合,能达病者之血气凝滞,皮肉肿痛,筋骨挛折,与情志之苦欲也。较之以器具从事于拘制者,相去甚远矣。是则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手法释义论述了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其中摸法为诊断手法。摸法:摸者,用手细细摸其所伤之处,或骨断、骨碎、骨歪、骨整、骨软、骨硬、筋强、筋柔、筋歪、筋正、筋断、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热,以及表里虚实,并所患之新旧也。先摸其或为跌仆,或为错闪,或为打撞,然后依法治之。接、端、提法主要为骨折整复手法,而按摩和推拿为软组织手法。按摩法: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摩者,谓徐徐揉摩之也。此法盖为皮肤筋肉受伤,但肿硬麻木,而骨未断折者设也。或因跌仆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推拿法:推者,谓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拿者,或两手一手捏定患处,酌其宜轻宜重,缓缓焉以复其位也。若肿痛已除,伤痕已愈,其中或有筋急而转摇不甚便利,或有筋纵而运动不甚自如,又或有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者,是伤虽平,而气血之流行未畅,不宜接、整、端、提等法,惟宜推拿,以通经络气血也。盖人身之经穴,有大经细络之分,一推一拿,视其虚实酌而用之,则有宣通补泻之法,所以患者无不愈也。

2.“骨错缝学说与脊柱手法 

《医宗金鉴》明确提出了骨错缝学说,对正骨推拿和脊柱推拿有指导意义:背者,自后身大椎骨以下,腰以上之通称也。其骨一名脊骨,一名膂骨,俗呼脊梁骨。其形一条居中,共二十一节,下尽尻骨之端,上载两肩,内系脏腑,其两旁诸骨,附接横叠,而弯合于前,则为胸胁也。先受风寒,后被跌打损伤,瘀聚凝结,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伛偻之形。对治疗脊柱错骨缝(后关节紊乱等),《医宗金鉴》主张先手法放松软组织,再行按脊复位手法,并配合药物内服外敷:当先揉筋,令其和软;再按其骨,徐徐合缝,背膂始直。内服正骨紫金丹,再敷定痛散,以烧红铁器烙之,觉热去敷药,再贴混元膏。

《医宗金鉴》还有不少独特的正骨手法的应用实例,如腰部软组织损伤用坐位脊柱拔伸法治疗:腰骨,即脊骨十四椎、十五椎、十六椎间骨也。若跌打损伤,瘀聚凝结,身必俯卧,若欲仰卧、侧卧皆不能也。疼痛难忍,腰筋僵硬,宜手法:将两旁脊筋向内归附膂骨,治者立于高处,将病人两手高举,则脊筋全舒;再令病人仰面昂胸,则膂骨正而患除矣。内服补筋丸,外贴万灵膏,灸熨止痛散。

《医宗金鉴》对正骨手法理论与方法的总结,对后世正骨推拿流派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二、清代的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兴起于明代中后期,流行于中国的南方地区。清政府和正统医学界对手法医学的限制,未能阻止小儿推拿在民间发展。

这一时期小儿推拿著作的数量明显增加,重要者有《推拿广意》《幼科推拿秘书》《厘正按摩要术》等。

《推拿广意》,又名《小儿推拿广意》,熊应雄(运英)辑,约成书于1676年。书中论述了推拿在小儿惊风治疗中的作用;儿科诊断和治疗手法;手足45个小儿推拿特定穴的主治和图谱;手法着重介绍推法和拿法,并首次提出了推拿手部次第推拿面部次第这两套推拿操作常规程序;绘有推坎宫”“推攒竹”“打马过天河21帧手法操作图;最后为脏腑歌,论述脏腑病证的小儿推拿方法。明代的小儿推拿,大多以治疗惊风为主。本书除专设惊风一门外,还设诸热、伤寒、呕吐、泄泻、腹痛、痢疾、疟疾、积证、痞证、痫证、咳嗽、肿胀、目疾、杂症诸门,扩大了小儿推拿的治疗范围。还提出了手部和头面部的推拿操作常规法。

《幼科推拿秘书》,骆如龙(潜庵)撰,成书于1691年。卷一歌赋论诀秘旨,介绍儿科诊断法。卷二穴象手法,论述小儿推拿特定穴的定位、主治及补泻,亦论及推拿介质的四季选用。卷三推拿手法,论述分阴阳等42种单式手法和打马过天河等13种复式推拿操作法,认为分阴阳为诸症之要领,众法之先声,一切推法,必以分阴阳为起式。诸症推毕,又须以掐按肩井、拿食指和环指为总收法。卷四、卷五为临床治疗。起式总收法的提出是本书的手法特点。

《一指阳春》,清代罗友隆(坦庄)辑,成书于1691年,为小儿推拿专著。介绍小儿推拿基本手法的展指十则(推、拿、掐、揉、剿、截、擦、运、按、摩)和组合手法的假名取义佐治手诀;论述小儿生理病理的权衡运气”“症镜”“症衡”“变蒸歌”“实症”“虚症;用于诊断的认症作用次第”“面部方位形色图”“食指虎口三关筋纹形色备览”“验证歌诀;以及脏腑阴阳十二经络传注起止穴图”“奇经八脉所起所至”“掐手指端、足指端三阴三阳筋脉灵应图;论述推拿治法的拿法”“吐法”“泻法;手足全身各穴主治图”“各穴治赋”“十一穴诀;小儿全身各部推拿套路;脏腑病证推拿操作法歌诀;推拿治疗歌诀惊风牵掣搐搦头面手足治穴”“真人传留应用症治歌诀”“周身各穴通治歌诀”“治诸般惊疟痢法诸惊推揉兼用焠燋各症异同;最后以推拿行气始终条例结束。

《幼科铁镜》,夏鼎(禹铸)撰,成书于1695年。本书为儿科专著,但作者特别重视小儿推拿,卷一即载有小儿推拿法,凡例中亦有小儿推拿内容。书中介绍的小儿推拿法,均为作者家传或临床亲验,图穴亦经两代考索。临床不效者,如老汉扳罾”“猿猴摘果之类,均予删除。作者认为用推拿就是用药味,而作推拿代药赋。如以推上三关,代却麻黄、肉桂;退下六腑,替来滑石、羚羊。书中将六腑定在前臂内侧正中,三关定在前臂外侧正中;认为脾土不在指侧,而居大指正面;肝木的定位亦遵《小儿按摩经》设在环指中节,而与大多数清代推拿著作设在示指不同。其他如主张男女八卦、三关、六腑俱在左手;推三关须推六腑以应之,推六腑须推三关以应之等观点,均成一家之言。

《保赤推拿法》,夏云集(字祥宇、英白)编,成书于1855年。书中论述了拿、推、掐、搓、摇、捻、扯、揉、运、刮、分、和等12种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介绍了开天门、分推太阴太阳、掐天庭至承浆以及揉耳摇头4法,主张推拿小儿皆应先用此4法以开关窍,然后辨证择用诸法。简介了揉太阳等穴的手法操作及主治,主张推毕各穴以掐肩井收功。所述86种小儿推拿常用操作方法中,以中指尖推到横门、横门刮到中指尖、掐中指甲、掐大指甲、捻五指背皮、刮手背、揉手背等法较有特色。《推拿小儿全书》,徐宗礼(谦光)1877年著。开始部分为三言歌诀体,即后人所称之推拿三字经。随后有推拿三字经序和四言脉诀,有40多个腧穴及推拿操作法图解。认为古书所载推拿,皆适用于小儿,但人的经络气血,老幼没有本质的不同。只要根据年龄大小相应地增加推拿次数,小儿推拿法同样适用于成人。手法操作上主张4岁以下婴儿推拿300次,小儿为3000次,16岁以上的成人可达3万次。并主张独穴多推。

《厘正按摩要术》,张振鋆(原名醴泉,字筱衫)著于1888年。作者将胸腹按诊法引入了小儿推拿,对明代以来流行的按、摩、掐、揉、推、运、搓、摇小儿推拿8种基本手法做了全面总结,并介绍十四经穴和小儿推拿特定穴,以及推坎宫、推攒竹、双凤展翅、分阴阳、取天河水、苍龙摆尾、推三关、退六腑、水中捞月、按弦搓摩、猿猴摘果、凤凰展翅、推中指、飞经走气、天门入虎口、补脾土、二龙戏珠、赤凤摇头、推五经、运内八卦、打马过天河、十大手法、运外八卦、运水入土、运土入水等复式操作法。其经络、穴道和操作法均有图解。

《推拿指南》,清末河南唐系祥(字元瑞,又字瑞芝)著,6卷,补编1卷。成书于1899年,刊刻于1906年,增补于1910年。前6卷论述小儿推拿。卷一总论,卷二穴道图像,卷三推拿代药赋、手法注释,卷四、卷五治法歌,卷六方药。附编卷七,将小儿推拿法用于疳、痨、气鼓、膈噎、翻胃、呃逆、诸疮、疟疾、疮疡、眼疾等成人病证的治疗。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