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特点由学科本身所固有的内在规定性所决定,它反映了学科的本质,是学科存在的前提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一门学科区别于另一门学科的根本标志。推拿手法学的学科特点是对推拿手法的特色和性质的高度概括。通过考查推拿临床模式,研习推拿古典医籍,分析推拿与其他学科的差异,并结合对推拿原理的探讨,可以发现推拿手法学具备下述特点。 一、以手操作 治病要用一定手段,中医内科内服中药,外科外用中药,西医凭西药和手术刀,针灸用针具和灸具,理疗则借助各种物理或化学因子。只有推拿纯以手操作(广义的“手”),即医生治疗疾病必须采用自身的肢体部位,如手(最基本、最常用)、肘(如肘点)、足(如踩蹻)、臀(如背法)等。有些学科,如骨科在接骨、关节复位及功能恢复等方面也用手,但这并不是骨科的特点,恰恰是推拿的具体运用(伤科推拿),此种现象乃学科分化与交叉使然。通过特定的手操作,医生将治疗疾病的目的与病人康复的愿望统一起来,这是推拿医学的本质特点。明了这一特点,有助于了解推拿的起源并把握其发展方向。 在起源方面,由于手是治疗工具,只要有手——独立的手,推拿就成为可能。手一旦从爬行中解放出来,能渔猎、攀援和制造工具,当然也能出自求生之本能而按摩,以御寒、镇痛、止血、止痒等。所以,推拿医学的历史早于针灸和中药,它是人类早期最主要的医疗手段。从发展方向上看,手推拿就意味着整个推拿过程医生都在耗力、耗能,还要劳心。而科学的任务在于解放生产力、减轻劳动强度,所以客观上必然产生“手”的替代品,如滚动与振动按摩器、拍打器、牵引床以及按摩床、理疗仪等的出现,这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未来推拿领域的机械手、电子手将更精彩、更丰富。 另一方面,《医宗金鉴》的“手本血肉之体,其宛转运用之妙,可以一己之卷舒,高下疾徐,轻重开合,能达病者之血气凝滞,皮肉肿痛,筋骨挛折,与情志之苦欲也。较之以器具从事于拘制者,相去甚远矣”,又充分证明了推拿的不可替代性。因而,其另一发展趋势是手法的不断创新,更加精细与灵巧,实现高度的形神合一,达到“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境界。 二、局部接触 以手疗疾或健身的还有气功、导引、催眠术等,但推拿是实实在在接触病人。接触与非接触是推拿是否实施的标志。施术者的手与受术者体表的局部接触,是推拿医学的另一特点。理解它有如下意义: ①药物内服,先通过胃肠,进入血液循环,然后分布全身。目前尚无只透过病变周围屏障聚合病区,而不污染(分布)其他部位的药。但推拿局部接触,以痛为输,直接在痛(病)点操作,常手到病除。如按摩耳部治耳鸣、耳聋,按摩鼻部治鼻渊、鼻塞;开璇玑宽胸顺气,搓摩胁肋疏肝解郁;其他如托疝术、托肛术、消痈术、化积推拿法等,都直接在局部操作。由于推拿不用药,不扰乱人体阴阳,无毒副作用,而疗效独特,因此,具有局部治疗优势。 ②人以脏腑为本,联系全身,疾病亦不孤立,局部病变常常是整体阴阳气血失调的表现,因此,治疗疾病应有整体观。推拿为局部接触,重在局部通经络、行气血、濡筋骨。因此,要通调全身,产生整体效应,就必须以局部的腧穴、经络、脉管、神经等为依据,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而不是在局部随心所欲、乱推一气。 ③目前阐述推拿基本原理的理论较多,但如果从局部接触这一特点出发,就会发现医生是在局部接触的基础上实行操作,尽管其手形、手式千姿百态,但医生用力却是不争的事实。如点、按、揉是压力,推、摩、擦是摩擦力,捏、拿是弹力,各种摇法是离心力,拔伸法是拉力等。用了力就有位移,有位移就有功,能是功的度量单位。可见,推拿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其实是最简单的物理学原理,即力-功-能。要学好推拿,就应加以研究,如怎样运用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怎样避免做无用功,怎样使能量有效转化等。但这种接触却是两个生命体(医患)之间积极的互动,故它同力学原理又有本质的区别,具有心理性、生物性、活化性等特征,对此更应该重视。 三、诊治合一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辨证是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辨明疾病某一阶段的病位、病势、病性和病机;论治即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治法。其程序是辨证在前,论治在后;诊断是前提,治疗是结果。只有正确诊断,才能正确治疗。而推拿能诊治合一,即在诊断的同时实行治疗,治疗的同时又修正诊断。 即使同一病人,医者每次推拿都是对前次诊断的反思和再认识,并调整相应治法。如有疼痛就有肌紧张,其紧张程度、性质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被医者之手感知,这是诊断;同时,医生运用推拿手法解除肌紧张,这又是治疗。《医宗金鉴》有“摸、接、端、提、推、拿、按、摩”正骨八法,而以摸法居首,充分体现了手法摸诊的重要性。而所谓筋强、筋柔、筋翻、筋走、筋寒、筋热等各种筋病的描述,都是靠手摸得到的信息,即手法诊断。诊断既明,治疗上强以柔之、柔以刚之、走则定之、翻则覆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如此,诊断治疗同出于手,预后结果了然于胸。推拿医学正是在不断修正诊断,不断改进治疗,诊治合二为一的过程中发展完善起来的。手既是摸诊的重要工具,又是推拿治疗的手段,不少治疗手法同时又是诊断手法,正是手成为诊与治相联结的纽带。 四、重经穴、明解剖 任何学科都有基础理论。推拿是中医学的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医事活动,所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气血等理论完全适用于推拿。但推拿又具相对独立性,在基础理论方面尤重经络腧穴。 《灵枢·经脉》提到:“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医学入门》引张子和语:“不诵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推拿正是动手,包括用手诊断和治疗。诊断时手下为何经,其起止、络属,与他经关系都应明了。治疗时,顺经为补,逆经为泻;向下点按闭合经脉,向上抬起开启经脉;分为解经脉之粘,理为纠经脉之乱;拍打振颤疏经闭,缓摩轻揉舒筋急。 总之,接触的是经络,调节的是经络,出现的感应也是经气之感应,经络学就成了推拿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关键。推拿离不开腧穴,腧穴是推拿局部接触的基本单元。推拿医学不但重视传统点状穴,如十四经穴、经外奇穴,还创立了有自身特色的线状(如天河水、三关、六腑、七节骨等)和面状(如五经穴、腹、板门、囟门等)穴。推拿纯以手操作,接触面积较针刺大,且灵活简便,可根据需要,随时从一点移向另一点,或在某平面上反复动作,所以推拿手法形态上的丰富多彩和操作时的动态性构成了推拿手法的鲜明特征。同时,中医有以痛为腧之说,即痛点就是治疗重点。而推拿对痛点,既能分辨寒热、虚实、痰瘀等,又能审明病在皮肤、肌肉、经脉、骨节、脏腑之不同,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法,从而在具体腧穴上体现了中医理、法、方、术各环节。宏观辨证与微观(腧穴)辨证有机结合,调理全身与治疗局部高度统一,成为推拿手法的又一特征。 除了重视经穴,推拿还特别强调解剖。由于推拿是局部接触,如果不明筋肉形态、走向及相关位置,怎样理筋拨筋?不问骨与关节构成,何以正骨复位?不知经脉分布与走向,岂能调气调血?不懂脏腑位置与大小,如何化癥散结?从层次上看,浅层皮肤肌肉,触手可及,用力宜轻;深层骨骼脏腑,沉取方得,用力宜重。仅用力轻重不同,部位深浅则异,触及实体也不同。故临床推拿有在皮(皮动肉不动)、在肉(肉动皮不动)和在骨(推筋至骨)之说。推拿医师在追求《医宗金鉴》“一旦临症,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境界时,不要忘了其前提是“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 相信随着推拿学的发展和中西医结合的深入,根据解剖部位、结构来诊断疾病并设计和创新推拿手法将成为潮流,应加以重视。 五、直接激荡气血与理筋整复 推拿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具有与中医内科学同一的治法,如温、通、补、泻、汗、和、散、清等。在众多功效中直接激荡气血与理筋整复为推拿的显著临床特点。所谓直接激荡气血,指推拿可以直接作用于体表并深透到经脉和脏腑,调节气血运行与分布,从而改变气血的局部状态,甚至影响全身。若肌紧张,血脉必受压,致局部亏虚,用拿捏拔伸等法以疏经活络,使气血重聚,扭亏为盈;顺经推运,助气血运行,舒畅脏腑气机,逆经推运,减缓气血运行,降低脏腑兴奋性;振抖之法振经动血;合法合阴阳而聚气血,分法分阴阳而散气血;点按等法压迫经脉,可暂时阻滞气血,使之蓄于上而空于下,呈上实下虚之态。清代《按摩经》记载的“足下生风”,实质是压迫与放松交替作用于动脉,使气血在脉管内似潮汐般涨落,直接改变血液的流体状态,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所谓理筋整复,理即顺,针对乱而言,理筋即使错乱异位之筋得以归顺。整即正,复即回复,是指采用手法使异位得以纠正,回复到生理状态。整复的对象很广,有筋(软组织)、骨、血脉,也有脏腑。相对或绝对异位是损伤或疾病的普遍现象和特征(有些疾病宏观上无位移,但电镜下观察仍有细胞、纤维等排列紊乱,这是微观异位)。目前,纠正异位的方法不多,外科手术虽有效,但其受限较多,且不是任何异位都能处置的。而推拿无损肌体,凭手法、力度和技巧复位,故适应范围广,在处置异位中具重要地位。 对气血的直接作用和理筋整复是推拿的鲜明特色,是其他疗法不可替代的。 综上所述,手操作和局部接触是推拿的表现形式与基本特征;重经穴、明解剖是推拿的基础理论特征;直接激荡气血、理筋整复和诊治合一是推拿的功能特征。五大特征相辅相成,赋予了推拿手法学鲜明的特色,是推拿手法学经久不衰的经验总结,也是其具有光明前景的根本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