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机制研究 (一)能量的传递和转化学说 手法的种类很多。每一种手法在形态、轨迹、接触面积与作用形式方面,以及在体位的要求和患者的感受性等方面都可能不同。但透过形态多样的手法可以发现,其实最简单、最普遍的共同特征是医生在患者一定的部位上都施了力。如、揉、按、点、一指禅推等是压力;推、擦、抹、搓等是摩擦力;拿与拨等是弹力;振、抖等是振动力;扳、摇等运用了离心力和向心力。任何手法都离不开力,手法成了力的载体。 医生所施之力作用于患者体表,必然使其体表被压缩、被牵张,或产生被动的肢体运动,从而引发接触面上的形变和位移,有形变和位移就是对物体做功,做功就必然伴随着能量的传达和转变。所以,“力-功-能量”是推拿的基本原理轴线。而这条轴线完全符合牛顿力学原理,它决定了推拿医学的力学特征。 据此,运用力学的原理和研究力学的方法来研究手法是现代手法研究的趋势之一。如山东、上海中医药大学关于手法测定仪的研制,上海、成都中医药大学对法、振法和踩蹻法的研究等。理论上,任何一种手法的外部特征都可能通过一定的仪器而被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分析。 但是,人之手与其他物件或动物毕竟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受操作者主观意识的控制,在于可以达到形神合一的境界;同时,人之手还具备其他动物所没有的灵感与灵活性。所以,推拿手法又不同于单纯的机械力学刺激,将其归类于现代生物力学范畴是比较恰当的。 (二)闸门控制学说 闸门控制理论,最初由Malzack和Wall于1965年提出。该学说认为,在脊髓后角存在疼痛的闸门控制系统。粗感觉神经纤维、细感觉神经纤维投射至神经胶质细胞(SG)及高级中枢传递细胞。神经胶质细胞通过突触前抑制的形式对脊髓感觉神经元发挥抑制作用。SG对传入纤维末梢的抑制效应因粗纤维的活动而加强,并因细纤维的活动而减弱。细神经纤维兴奋能打开“闸门”,让疼痛信息通过;粗神经纤维兴奋可关闭“闸门”,阻止疼痛信息通过。粗纤维的活动可以抑制细纤维的活动已成为神经生理学的一般原则。按照这一学说,推拿的镇痛原理可能在于手法刺激激发了大量外周粗神经纤维所传导的兴奋信号的传递,关闭了“闸门”,阻止了疼痛信号的经过,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这已为推拿的基础实验和大量临床实践所证明。 (三)系统内能学说 人体是有机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又包含着许多小系统,每个小系统都需要一定的能量,才能完成它在整个机体和总的生命过程中所担负的特定任务,从而使大系统保持着内外上下的统一与平衡,使人体进行着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某一小系统的能量失调,就可导致该系统出现病变,而某一小系统发生病变也必然引起该系统能量的异常。而推拿手法本身就是一种机械能,以其所产生的机械波传递、深透到受术者体内,进而转换成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动能或生理电能等各种能量形式,以补充、激发人体有关的系统内能,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如肌肉痉挛者,通过手法使有关肌肉系统内能得到调整,则肌肉痉挛就得到解除;气滞血瘀者,通过手法使气血系统内能增加,加速气血循环,从而起到行气活血的作用,解除了因气滞血瘀而引起的各种病证。又如,对胃肠虚弱所致的胃肠蠕动功能降低者,通过摩、揉中脘、脐中、气海、关元穴,可明显增强其胃肠功能。 (四)生物信息学说 人是一个生物体,每个人的身上都具备一定的生物信息。近代生理学研究证明,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器的固有频率及生物电等),当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而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衡。这一信息学说是推拿治病的理论依据之一。推拿就是在人体体表特定的部位、腧穴上视病情而进行各种手法刺激,推拿手法的操作不仅有能量的传递和转化,同时也会发出一定的生物信息。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有关脏器,对失常脏器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从而调整病变脏器,以起到改善血压、改变睡眠、增进饮食、通调二便、调控情绪等作用。 目前从理论上推测,手法刺激产生的信息输送到人体内,可引起人体神经生物电、神经介质、激素及酶系统信息活动的系列变化及增强人体对病痛信息的自我调整能力。中医学在信息疗法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如在缺血性心绞痛患者的有关腧穴,用较轻的按揉等法治疗,输入调整信息,可起到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从而缓解症状。 (五)生物全息学说 生物全息学说认为,人体中局部与整体间的信息传导有一定的规律,即任意选取人体某一局部,它都完整地排列着全身相关的反应点,是全身各器官的缩影。近年来,随着生物全息学说的提出,医学上又兴起了一种新的诊疗疾病的方法——生物全息诊疗法。眼针、耳针、耳压、腕踝针、第2掌骨诊疗法、足部反射区按摩等,都是根据生物全息理论而出现的具体的生物全息诊疗方法。近年来的医学实践证实,耳部、足部、第2掌骨等处是比较优越的生物全息诊疗部位。因此,中国传统推拿术中的特殊推拿疗法,如手部推拿疗法、足部推拿疗法、耳部推拿疗法等,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作为古法新用,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公认和重视。 二、临床应用研究 (一)推拿临床病谱研究 由王之虹、严隽陶主编的《中国推拿大成》一书,收录了自《内经》时代起至新中国成立前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古医籍70余部,还具体介绍了1950~1991年底国内正式出版发行的现代推拿著作188种。该书共列举了6大类型140种适应证,其中包括伤科疾病8类58种;对推拿的适应证进行了系统介绍。夏治平主编的《中国推拿全书》,在治疗各论中介绍了15大类239种病证。而附录的1950~1997年推拿期刊论文题录索引,收集的推拿治疗疾病谱包括12大类252种以上病证。邵铭熙主编的《实用推拿学》提及病证共147种。有研究查阅了历代推拿相关书籍、文献,总结推拿在骨伤科的应用概况,同时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获取有关肌肉骨骼系统文献资料,运用文献计量学手段总结现代肌肉骨骼系统推拿临床病谱。以2004~2008年的文献为例,推拿相关文献占46.65%,肌肉骨骼系统推拿文献占41.25%。表明历代医家运用推拿手法治疗骨伤科疾病居多,推拿相关论文以及肌肉骨骼系统推拿文献均呈逐年递增趋势,说明推拿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治疗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值得深入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推拿手法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推拿手法也得到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人们开始用推拿治疗越来越多的疾病,临床上已有使用推拿手法治疗内、外、妇、儿科疾病以及老年病等的报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研究的深入,推拿手法治疗疾病的优势会逐渐显露,所治疗的疾病也会逐渐增多。 (二)推拿刺激量的研究 临床实践证实,引发推拿效应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手法刺激量,有目的地改变手法力量、频率和时间中任一操作要素,手法刺激量亦随之改变,从而产生不同特点的手法作用效应。如对推拿力只是要求要有一定的力度,即手法要“有力”,这很容易被理解为“有劲”。实际上,“有力”应该是指手法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力度和功力,具有一定的刺激量。其中,“功力”是指所用“力”必须具备一定技巧,是特定的技巧力,并非“有劲”就行。手法刺激量与手法的压力成正比关系,但并非刺激量越大,疗效就越好。从手法力对神经内脏功能的影响来看,力度轻微则中枢神经抑制而周围神经兴奋,力度大则相反。从促进组织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功能的维持来看,也需要适当的机械刺激,而过度或持续时间过长的机械刺激,会对组织细胞造成损害,容易引起患者皮肤破损、皮下瘀血,甚至晕厥等不良反应。手法频率的变化能影响人体某些系统的功能状态,如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而且某一特定的手法,其频率变化也会导致不同的作用效果。手法频率变化对各系统作用机制研究涉及生理、生化、电生理、生物力学等多方面的学科,作用途径十分复杂,现有的研究并不能完全解释手法频率对这些系统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要揭示手法动作发生的机制和变化,就必须研究其动力学特征,即“动力型式”。所谓动力型式,是指在规范的动作结构下,手法的动作保持相对稳定的动力定型,其作用力大小、操作的频率及时间等各要素组成的动力学参数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形成一个动力形式的“构型”。至于手法治疗时间的研究,多为主观理论性的论述。临床上一般根据患者的耐受力和医者的手下感觉来确定,但并非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三)推拿对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影响 推拿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射和经络系统的调节作用而获得临床疗效。轻柔缓和的推拿手法是一种良性的物理刺激,如腹部推拿有镇静作用,可放松患者的紧张状态。推拿最迅速、最直接的结果是放松肌肉,达到放松、稳定情绪的作用。研究表明,背部按摩可减轻长期住院中老年患者的焦虑状态。抑郁症儿童接受按摩后,其焦虑感、焦虑行为有所减少,而积极情感则有所增加。按摩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前和运动员赛前的紧张状态。接受抚触按摩的新生儿情绪较稳定,哭泣时间减少,而睡眠时间增加。抚触可刺激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发育,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