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茜泾张伯起 [元]张仲深 厥初何人凿混沌,一气周流自融浑。 秘枢密运阴阳根,万化生成靡增损。 弛张忽有一毫沴,峙者不堕流者紊。 乃知调燮在宰衡,手握乾纲契深恳。 若人戴履参为三,气志在躬知默吻。 和则荣卫生絪缊,戻则疲癃杂忧忿。 政如阴阳有骄蹇,必假良医一详诊。 欲探六脉致调和,曷审三因正标本。 张君明医继五世,究心深入岐黄阃。 济生自有神圣功,立志岂伊庸俗混。 穷当卫世康斯民,达则调元思补衮。 自知穷达理一致,不管衣巾走尘坌。 我生于世竟无补,从此因君当发愤。 致身未断出处期,尚抱遗经作儒隐。 【注释】 1. 混沌:古代传说中指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或古代传说中央之帝混沌,又称浑沌,生无七窍,日凿一窍,七日凿成而死。比喻自然淳朴的状态。 2.周流:周遍流行、遍及各地。 3.融浑: 犹融和,和顺。 4.秘枢:奥秘的枢要。犹神机。灵巧机变的谋略。用典唐王勃《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灵枢密运,辟仁路而长鸣;慧刃高挥,斩邪关而洞照。” 5. 密运:周密运筹。 6.靡 :缓慢 7.沴[lì]:水流不畅,引申为阻水的高地;旧谓天地四时之气不和而生的灾害。 8.峙:对立 9.堕 [duò]:掉落,引申为消减。 10.调燮[ diào xiè ]: 调和阴阳。典出《尚书(卷十六)·周书·君奭[shì]》: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旧题汉·孔安国传:「师,天子所师法。傅,傅相天子。保,保安天子于德义者。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论道,以经纬国事,和理阴阳。」 11.宰衡:原指汉平帝时加给王莽的官名,后世沿用为宰相的通称。《汉书·王莽传》:“咸曰,伊尹为阿衡,周公为大宰,采伊尹周公称号,加公为宰衡,位上公”。这里也可主宰平衡解。 12.乾纲:本指天的纲维即天道,后多指朝纲即君权,这里可引申为疾病的病机与规律。 13.紊:紊乱。 14.戴履:一般有两义:1)见“戴天履地”,意思是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2)戴气和履气。《宋史·天文志五》:“凡黄气环在日左右为抱气;居日上为戴气,为冠气;居日下为承气,为履气。”《开元占经 卷七 日占三》:“《高宗占》曰:‘重戴,天子有喜,得地,若有所立。’《洛书》曰:‘日下有赤黑青气,是谓履气,交日下将缨,或曰纽也,天子有喜。’这里可引申为机体阴阳调和平衡,人的精气神正常,处于最好的状态。 15.气志:指精神、意志。《礼记·孔子闲居》:“清明在躬,气志如神。” 16. 荣卫:即营卫。指营气与卫气。荣,通营。《中医大辞典》:“荣也通营,泛指气血。”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营气和卫气的合称。两气同出一源,皆水谷精气所化生。营行脉中,具有营养周身作用;卫行脉外,具有捍卫躯体的功能。” 17.絪缊[yīn yūn]:古代指天地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状态。此指造化。 18.疲癃:苦难、残疾、疾病缠身。 19.骄蹇[jiǎn]:傲慢,不顺从;亦作"骄謇"。《公羊传·襄公十九年》:“为其骄蹇,使其世子处乎诸侯之上也。” 20.六脉:一般指中医对浮﹑沉﹑长﹑短﹑滑﹑涩六种脉象的总称。也指中医切脉的六个部位即人的左右手腕各分寸﹑关﹑尺三脉的合称,或指手、足太阴经、阳明经、少阴经、太阳经、少阳经、厥阴经这十二正经。 21.曷:怎么 22.三因:内因、外因和不内部外因 23.岐黄:本指岐伯与黄帝,中国后世所存最早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就是只要以岐伯与黄帝对话形式著述。后泛指医著和医术。 24.阃[kǔn]:门槛,引申为医道。 25.尘坌[bèn]:灰尘,尘土。比喻卑下的处境或微贱之物。 注:国正行著首发于中医启疾光网,转载请注明出自启疾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