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里面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这段文字讲出了什么道理? 我要讲的中药五味五嗅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嗅就是通过鼻子感觉到的药物特性。这个五嗅,或者叫五臭,古代中医称五气,在《黄帝内经》里面指“臊、焦.香、腥、腐”这五气。我们现在一谈到中药的药性,几乎都是谈四性(寒、热、温、凉)、或者叫五性(寒、热、温、凉、平),然后就是五味(酸、苦、甘、辛、咸,有的加上淡),还有归经、有毒无毒、升降浮沉,很少谈到中药的五嗅、五嗅与脏腑的相关性及五嗅的治疗作用,这些在现在的中药教材里面谈的都很少。 五味通过品尝我们能够知道的药物属性,五气我们通过嗅觉可以知道的药物属性,但在古代中医药书籍里面,多将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性误称为四气,一直延续至今,我们在谈药物性味的时候一直在谈药物的“四气五味”,实际上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应该叫“四性五味”。对于这个错误现象,在古代中医药书中其实已经提到过,在《证类本草》里面做过纠正,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寒、热、温、凉四气。今详之:凡称气者,即是香臭之气;其寒、热、温、凉,则是药之性。...….如蒜、阿魏、鲍鱼、汗袜,则其气臭(chou) ;鸡、鱼、鸭、蛇,则其气腥;肾、狐狸、白马茎、棍近隐处、人中白,则其气臊;沉、檀、龙、麝,则其气香”。这才叫五气。 关于五嗅五味五色与五脏的关系,在《本草备要》里面已经记载“凡药色青、味酸、气臊、性属木者,皆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色赤、味苦、气焦、性属火者,皆入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经;色黄、味甘、气香、性属土者,皆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色白、味辛、气腥、性属金者,皆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色黑、味咸、气腐、性属水者,皆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本草便读》也认为“凡用药当明其五色五臭。....噪入肝,焦入心,香入脾,腥入肺,腐入肾”。 追踪中医的文献,其实早在《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里面就已经有了关于五嗅、五行归类及与五脏关系的记载:“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音角,....其臭(xiu,以下音同)臊。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音徵....其臭焦。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味甘,其类土,.....其谷稷,...其音宫,....其臭香。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音商,.....其臭腥。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音羽,..其臭腐。”,可见,在《黄帝内经》里面已经把这些讲得很具体了,与脏腑之间的联系都已经有明确的认识了。 我们知道,自然界物态有“气体—液体—固体”三种,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气态物质通过呼吸能够作用于人体,液态和固态物质可以通过消化道作用于人体。中药中如果其中挥发性强则气味(五嗅)就比较浓重,如果挥发性成分比较少比较弱,那么气味就比较淡,但是五味就重了。你能吃出咸味但是闻不到咸气,说明味和嗅之间是有差别的。 关于五嗅五味是如何发挥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里面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由此可知,弥漫空气中的五嗅是通过鼻、入于肺心来发挥“修明五色、彰显音声”作用的,藏在万物中的五味是透过口、入于肠胃来发挥“养五气(五嗅)”作用的,五嗅适度,加之与五味共同作用则生命活动才能正常。就是说,我们的嗅觉正常,我们的味觉正常,我们的生命活动才可能正常。要不然我们都会得病,会误食误吸有毒的东西。所以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也就是说气和味都正常,人体内的气就处于和谐状态,气血津液就能保持正常,这时候神也就保持正常了。五嗅由于其轻清窜透的特性,相对于五味来说其生理作用应该更加强大、更迅速。正因如此,这段文字才说五味发挥作用是通过长养人体内在的“五气(五嗅)”来发挥其生理作用的。也就是说,我们吃进去的五味还要影响到我们的肺鼻、心肺来改善我们对五嗅的感受,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应该忽视中药的“五嗅”属性,而应该高度重视并发现中药“五嗅”的临床作用规律,提高临床用药的水平。 这就是我们已经忽视的东西,但是我们现在回想起来又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因为我们鼻子是在感受气味,气味对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你问道很香的东西时你就想吃,很臭的时候你就想躲,所以,五嗅的作用应该是很强大的。 另外嗅和味之间的关系,我们在生活常识里面也有,如果一个胃肠道病变,脾胃虚弱、饮食积滞,当他闻道饭的香气,就想恶心呕吐,所以五味和五气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嗅觉和味觉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在临床上要高度的重视,好好地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我们中医治疗的水平。(贾海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