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中医药作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承载着民族精神与中华文明,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回望新时代以来的10年,我国中医药事业大步向前,召开了全国中医药大会,出台了中医药法,颁布实施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党的二十大作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部署,为指导中医药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特色优势,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守正中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 中医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医药文化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发挥其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传导功能。从中医药文化的内涵价值来看,可以概括为五个维度。 一是生命观。中医的生命观首先是贵生,认为生命是最宝贵的。《黄帝内经》提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强调“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由此可见,中医尊生、贵生,崇尚生命的生命观是一以贯之的,“人命至重”作为对中医药学生命观的高度概括,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以人为本”的精神特质。其次,中医学以天人合一的观念为指导,运用阴阳五行理论,考察生命活动的运变规律,把人体生命看成形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淮南子·原道训》有言:“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认为从人体生命的构成而言,人是由形、气、神三个要素构成的,并且这三个要素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三者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人体生命活动。这一认识体现了中医注重整体,崇尚和谐的生命观。 二是医德观。中医医德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展现,深受儒家“仁”的理论、道家“无为自然”的观念、佛教“慈悲为怀”等思想的影响。其中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篇就是最典型的体现,其中指出“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作为医者要“无欲无求”,行“忠恕之道”“发大慈恻隐之心”“一心赴救”,从仁者爱人、医乃仁术的道德观念出发,强调对病人要有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千百年来,中医医德的优良传统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对待病人普同一等、仁爱为怀;对待名利淡泊自然、安贫乐道;对待治学精勤不倦、严谨求实;对待自身谦虚谨慎、无愧于心。 三是生态观。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其认为生物与环境存在统一性,人是生态体系的重要成员。而中医以天人相应、五运六气为代表的理论与生态学从自然整体环境来研究生物和无生命物质间的关系,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五运六气学说是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作为指导,以阴阳五行为基础,来推论天象、气候、季节及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以探索自然现象与生命现象的共有周期规律,从而寻求疾病的发病规律及相应的防治方法。而且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组织器官,在结构上相互沟通、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这些认识充分展现了中医文化中认为天地万物是有机统一整体,生命与环境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生态观。 四是辩证观。中医是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其植根于实践,以疗效为评价标准,天然受到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在理论体系中始终贯穿着唯物辩证的观点。如人禀天地之气而生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唯物观点,即物质是生命的基础。《素问·上古天真论》“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实际上体现的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形体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中医学认为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需要辩证地去认识,所以区分阴阳的矛盾统一理论,标本缓急的主次观念,寒热虚实的二元认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特殊与一般的方法论,均体现了中医贯穿始终的辩证观。 五是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系统的性质、构成、发展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中医自然观是与中医学相适应的系统自然观,是中医学在人与自然的实践中形成的对自然和生命的总体性认识,如《道德经》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中国人理解最广泛的自然观。中医关于“气”的认识对中医自然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周易·乾凿度》云:“夫有形生于无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这体现出气为宇宙之源的认识,《素问·天元纪大论》言:“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这体现出以气作为构成自然之本体的认识。《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体现出气是生命之源的认识。以上认识系统展现了中医对自然系统的总体性认识和根本看法。
在创新中构建现代中医药文化体系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需要构建科学完善的体系,特别要紧扣“创新”这一关键词,从顶层设计层面进行擘画和构建,实现中医药文化的全面振兴。 在学科体系层面。自“九五”以来,部分学者开始尝试构建“中医文化学”学科体系,“中医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运而生。目前,安徽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中医文化学学科先后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部分中医药院校也设立了中医文化学硕士点,推进学科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迈上了快车道。下一步,要聚焦中医文化的形成发展历史,结合中外医学史、中医文化与传统文化等,对中医文化的内涵、外延、内容、特点、形成发展规律以及现代传播与诠释等进一步开展研究,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医文化学科理论体系。 在教育体系层面。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年来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推动中医药文化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启动了“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此外还修订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出版了《中小学生中医药科普读物》《中医药文化》等系列教材,并在历史、生物学、体育与健康等学科课程标准中融入中医药文化教育内容,进一步丰富了中小学的中医药文化教育。今后要继续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作为重要内容加以部署推动,鼓励各地各校结合实际,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开设中医药相关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将中医药知识普及与基础教育拓展性课程有机衔接,不断增进青少年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和了解。 在服务体系层面。从2012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投入经费建设中医馆,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建设3.67万个,截至2020年底,85.3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中医馆。这些中医医疗机构都是传播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基地和窗口,在满足群众就医需求的同时为群众了解中医、体会中医、认识中医勾勒出一幅日益完善的服务网络图。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积极整合图书馆、中医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资源,面向大众,提供更广泛、更贴近群众的文化服务。地方政府,学校要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承活动,为中医药文化知识传承营造良好的氛围,如在乡镇卫生院、社区、群众活动场所等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帮助群众了解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在传播体系层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共同制定了《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加大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广力度。其中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提炼中医药文化精神标识,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梳理,加强中医药文化时代阐释。要推动中医药融入生产生活,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举办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加强中医药题材文艺创作,讲好中医药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