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和合”,不仅是中医作为诊治疾病的基本依据,而且也是中医为医的永恒追求。“万事和为贵”是中医寻求和谐社会关系的基本途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身自省”,是中医人自我调适,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基本行为准则;而无数医者将社会和谐作为自己重要职责使命和毕生奋斗目标,并将“治身”“治病”“治人”“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治身强调医者常躬身自省,在自省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喜怒哀乐都不能太过,恬淡宁静,从而较好适应社会环境,保持自身健康;治病是医疗活动直接目标,“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说明生命的神圣,以及人在宇宙中的核心地位,医疗应坚持以人为本,治病救人,行仁术。治人指医者不应简单治疗疾病,而是做到仁者爱人,以仁爱之心救助患者,救民济世,把仁爱传播于社会,以良好行为感化他人,使社会人伦有序,实现和合。治国体现在推动国家长治久安作为职责使命。“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说明治国与治病是中医人的共同追求,治国与治病在中医那里是统一的,治病、救人、济世不可分割。“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亲和,德泽下流,子孙无忧”反映了促进健康与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是中医人的不懈追求,“人和、家和、国和以及社会的和合”在中医药文化中得到充分诠释,并通过中医诊治疾病实现有机统一。 (三)人体自身之和合 中医以阴阳为理论基础,寻求人体的阴阳平衡与调和。《黄帝内经》认为“生之本,本于阴阳”。人体各部分都可分为阴和阳两个范畴,“阴阳自和”是人体健康的基础,阴阳失衡则人体就会产生疾病。“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说明人体阴阳和谐就能维持正常机能,人就健康,反之,阴阳失调是疾病产生的根原。身体的和合状态也体现在人生命的形神一体与心身和谐,即人的精神活动与生理的辩证统一、和谐一致,这就是中医的“心身一体,形神合一”思想。身心一体与形神合一反映的是人精气神的和谐。《灵枢·本藏》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侮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
“志意和”指情志的发与收变化有度,彼此调适。太过则气伤,不及则气郁。情志由脏腑所主,情志的适时而发,平和不过,是脏腑调和、制化有度的状态,是身心和谐的表现。身心和谐,疾病自然很难发生。《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与“内守”,反映的是心身平和的状态,身心和谐了,形与神都保持良好状态,自然就无疾病生。 人体和合还体现在五脏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和合”是人体各组织器官协调配合以共同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合”使性质不同、功能各异的组织协调统一起来,形成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完备的人体系统。《灵枢·本藏》云: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灵枢·五色
》云: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可知,和合使得脏器相互协调形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体;同时在人体这个整体中各脏腑、组织和器官互相联系,通过相生相克,来达到平衡与和谐,共同完成人体机能。以次相生, 以次相克,如环无端,生生不息。人体各组织器官在相互影响中实现平衡,和谐与合作,如果打破平衡,五脏不和,则会影响人体机能,出现疾病。《素问·六微旨大论》曰: “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说的就是五脏不和给健康和生命带来的影响。《灵枢·脉度篇》则曰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脏腑之间协调稳定,各司其职,则“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所以,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和谐与协调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四)疾病治疗重和合 中医认为“不和”是影响健康,导致疾病的根源。“凡内物之违,外物之忤,有物之隔,无物之冲,皆为病象,故病之于己,皆不顺也,是故凡不顺皆为病象。”凡是病了,就是不和;使健康得到恢复便是和合。在治疗方法上,中医寻求多种治疗措施共同运用以促使人体达到内外和谐,实现健康。《黄帝内经》认为,调整人体阴阳五行的太过与不及是治疗的首要任务,提出“因而和之,是谓圣度”,从而将“和”作为治疗疾病的根本目标。既然和为治疗目标,因此在治疗手段上应以调和为主。《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令其条达,而致和平”。《医学心悟》中提出疾病治疗应坚持“和法”“和解”,即是以调和的办法来解除病邪。《景岳全书·和略篇
》曰:“和方之剂,和其不和者也。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说明为实现人体“和”的健康状态,调和是有效方法。调和的方法有多种,可以多种手段并举,多种药物合用,这就是“合”。和与合在中医治疗方面表现为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在疾病治疗的药物运用上,中医也十分注重“和合”。中医方剂是治疗疾病的主要药物形式,方剂的运用讲究“君、臣、佐、使”,强调多种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配伍作用,这是“合”的具体体现,也是“和”的客观要求。《世本》称医治疾病为“和药疗疾”,和药的“和”包含了“合”与“和”两个方面含义。合指多种药物配伍共同作用,和则是多种药物能够协同、不相反(对抗冲突),形成疗效显著的方剂,且和于治疗的疾病。宋太宗在逍遥咏中提出“龙虎刚柔隐圣方,一时和合运阴阳”,强调在药物配制中必须注重和合。可见“和合”之道是中医治疗及药物配制与使用中的基本规范。 (五)医患关系重“和合” 良好医患关系是有效开展医疗工作的基础,也是提升治疗效果的客观要求。中医在处理医患关系方面堪称典范。中医良好医患关系是建立在“和合”思想为基础和行为准则上的。中医认为医患和合十分重要,并积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罹患而与医和,误病而以药和,此天下常道”(《医道端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中医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讲究望、闻、问、切,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得到患者的支持、配合与合作,为此必须建立良好医患关系。 首先,人为贵的行为准则为医患“和合”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医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始终将人的生命与健康放在第一位。在中医药文化中,学医不是为了谋取生计,更不是为了赚钱盈利,而是实现自身价值的追求。 其次关爱患者是建立医患“和合”关系的重要途径。中医将“仁”作为立身立德的核心,仁爱对待患者,注重以“仁”对患者的感化,从而赢得患者和社会尊重,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医生以施仁术获得社会的敬仰和信任。 对患者真诚是实现医患和合的保障。医学不仅是“救人生命、活人性命”的技术,强调关爱同情病人,同时强调在关爱患者过程中做到真诚、诚挚,真心实意地为患者解除痛苦。《大医精诚》里讲到“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要求对所有患者,不分贫富、长幼,均做到一视同仁,并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真切关爱与救助。 (六)处理同道之间关系重“和合” 中医对“和为贵”的传统认知更为透彻与深入,在处理与同道关系时始终坚持“和为贵”基本行为准则。《论语》中有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人际交往方面,君子是团结而不是勾结,小人是勾结而不是团结。在处理同道关系方面,中医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和谐相处,二是共同发展。和谐相处即做到谦虚谨慎,尊重同道。《大医精诚》论述了医者如何处理与同道关系:“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衒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已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之膏肓也。”《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认为“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龚廷贤在《万病回春》对不尊重同道的医者进行了批判:“吾道中有等无行之徒,专一夸己之长,形人之短。”认为不尊重同道者是无行之徒。在医术方面,中医主张同道间相互学习,长短互补。《医道端宗》曰:“长幼之序,乃长者方向,幼者方力,长者喻道,幼者喻心,长短相补,各取所需,各有所成,惠恩大千,其乐融融,何不为也?”这里长为医术高的人,幼为医道浅的人,两者也需要合作,相互学习,才能各有所成,从而惠及千万百姓。陈实功在《医家五戒十要》指出:“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轻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拨之。”认为医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