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山茱萸与吴茱萸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倾家登高的缺憾与佳节游子思亲的孤凄珠联怀乡念人之深情;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九日时满腹忧伤却强颜欢笑,与会饮醉眼朦胧然无言看萸相应,尽显悲天悯人之沉重;“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插着茱萸的老人祝寿歌舞妙趣横生似散乱首饰的美女刚醒之状,憨态可掬,却花人相映,而赏心悦目之成趣;“菊有清香樽有酒,茱萸不插也风流”,菊节花香清雅并有美酒满樽,不插茱萸也可成流风馀韵,多么豪迈潇洒….. 以上关于茱萸的诗词可谓零光片羽,最早记载这佩戴茱萸这事的是晋代葛洪《西京杂记》:“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晋朝周处《风土记》说:“以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谓之登高会,又云茱萸会。”那茱萸究竟为何物? 《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说的是茱萸气味浓烈,助热散寒,驱虫祛湿,止呕止泻,即远离病恙,可谓辟邪消灾,可直接插在头上或装在香囊里随身佩戴。由此可见,重阳所插茱萸应为吴茱萸。吴茱萸香味大,被称为“辟邪翁”,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涩固脱,气味微弱。 1.山茱萸 【来源】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俗名枣皮。 【别名】山萸、山萸肉、萸肉、蜀枣、鼠矢、鸡足、实枣儿、肉枣、枣皮药枣。 【性味】酸,微温。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不止,体虚欲脱,内热消渴。
2.吴茱萸 【来源】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别名】吴萸、茶辣、辣子、臭辣子、吴椒、臭泡子 【性味】辛、苦,热;有小毒。 【归经】归肝、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七)金樱子与金铃子 二者不是姐妹,而是来源于不同科属,无半点亲缘关系的药。 1.金樱子 【来源】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功能主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 《本草正》载:“止吐血,衄血,生津液,收虚汗,敛虚火,益精髓,壮筋骨,补五脏,养血气,平咳嗽,定喘急,疗怔忡惊悸,止脾泄血痢及小水不禁。” 2.金铃子(正名为川楝子) 【来源】楝科植物川楝树的干燥成熟果实。 【功能主治】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用于肝郁化火,胁肋、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 《太平圣惠方》中华金铃子散以川楝子、延胡索各一两组方,疏肝泄热,活血止痛,主治肝郁化火证。
(八)海螵蛸与桑螵蛸 两味中药虽然都是动物类的药物,但一个是陆上的昆虫,一个是海洋中的软体动物,生活的环境各不相同,故功效各异,桑螵蛸补肾助阳为主,海螵蛸收敛止血见长,二者不可互相代替使用。 1.桑螵蛸 【来源】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小刀螂、薄翅螳螂、巨斧螳螂或华北刀螂、南方刀螂、广腹螳螂的卵鞘。 【别名】团螵蛸、长螵蛸、黑螵蛸、螳螂巢、螳螂子、尿唧唧、刀螂子、螳螂蛋、流尿狗。 【性味】甘、咸,平。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益肾助阳,固精缩尿,止浊。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赤白带下、阳痿、早泄等症。 2.海螵蛸 【来源】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的内壳。 【别名】乌鲗骨、乌贼骨、墨鱼骨 【性味】咸、涩,温。 【归经】归脾、肾经。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用于胃痛吞酸,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溃疡病。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