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南沙参和北沙参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买一些沙参回来煲汤,那么,大家分得清北沙参和南沙参吗? 1.南沙参 【别名】白沙参、苦心、识美、虎须、白参、志取、文虎、文希、羊婆奶、泡参(、面杆杖、桔参、泡沙参、稳牙参、保牙参、土人参。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杏叶沙参或其他几种同属植物的根。 【性状】南沙参根呈圆锥形或圆柱形,略弯曲,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顶端有一至数个芦头,根上部多有深陷黄纹呈断续环状,并有残留的粗皮,下部有纵纹及纵沟。体轻质松泡,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有裂隙。无臭,味微甘。以粗细均匀、肥壮、色白者为佳。 【性味】甘,微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养阴益气。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气阴不足,烦热口干。 2.北沙参 【别名】莱阳沙参、海沙参、辽沙参、条沙参、野香菜根。 【来源】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 【性状】北沙参呈细长圆柱形,表面淡黄白色,略粗糙,偶有残存外皮,不去外皮的表面黄棕色。全体有细纵皱纹和纵沟,并有棕黄色点状细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白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性味】甘、苦、淡,凉。 【归经】入肺、脾经。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
(十)草决明和石决明 喝过决明子茶枕过决明子枕的朋友都对决明子相当熟悉,决明子也叫草决明,中药材里面还有石决明,都叫决明,那么两者究竟有何区别呢? 1.草决明(决明子) 【来源】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 【功能主治】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2.石决明 【来源】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耳鲍、羊鲍等的贝壳。 【功能主治】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
注:国正行出品首发于中医启疾光网,转载须注明出自启疾光网,商业用途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