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当前,挖掘中医药学蕴含的哲学智慧,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黄帝内经》曰:“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其中即蕴含了珍视生命的理论基石、未病先防的健康理念、形神兼顾的整体思维和天人相应的共生意识。 珍视生命的理论基石 中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基石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其中包括以气为本的生命观、正邪斗争的辩证观、辨证施治的治法治则等,充分体现了珍视生命、珍爱健康的生命哲学智慧。 一是以气为本的生命观。“百病生于气”,中医学吸收借鉴了中国古代元气论的思想,将气视为生命的本原。在以气为本的生命观指导下,中医用气的物质性盛衰与功能性变化解释生命的生、长、壮、老、已,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认识生命本质、揭示生命体疾病与健康复杂关系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是正邪斗争的辩证观。邪从外来,病由内起。中医学将人体内外之气分为正气和邪气,正气是生命体得以正常运转的生理基础,邪气是一切疾病产生的根源。“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揭示的是邪气作用于机体造成损害与正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只有善于分析人体内外正邪势力的变化趋势,才能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 三是扶正祛邪的方法论。扶正与祛邪是辩证统一的。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多源于邪气的入侵,正邪的斗争会引起人体内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正气和邪气之间的盛衰转化成为健康与疾病转化的枢纽。以扶正祛邪的方法论为指导,既有助于提升人体正气,也可以阻断、抑制邪气对人体的伤害,最终依赖机体自身的自我调节能力恢复到“阴平阳秘”、阴阳协调的健康状态。 未病先防的健康理念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蕴含了未病先防的健康理念,其中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从扶正的角度来看,在未病之时要扶养正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做到未病先防;在已病之时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在病情痊愈后还应除邪务尽,防止疾病再次复发。 从祛邪的角度来看,在未病之时应注意防避外邪入侵人体,致使机体正气失守而致病;在已病之后应注重祛邪外出,将邪气避于体外或祛除出体外,起到除病固本,祛邪安正的效果。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的“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是对未病先防的健康理念的生动诠释,也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题中之义。 形神兼顾的整体思维 形神合一、身心兼顾是中医学最重要的理论观点之一。中医学认为,生命活动是生理和心理两大功能的有机融合,形与神、身与心之间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调理身心达到形神合一的状态是中医学追求健康的最高标准。 根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哲学思维可知,无论是调身还是调心,根本上都是调气,通过调和理顺人体内外之气、先天后天之气、上下清浊之气、生理与心理之气,从而达到生命机体的动态平衡,增强机体抵抗力,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生理之气是生命的根源,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心理之气则是生命的呈现,是生理机能运转的结果。但无论是生理之气还是心理之气,都强调要“和”,清初名医喻昌所著《医门法律》曰:“气失其和则为邪气,气得其和则为正气。”人体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有赖于气的推动,调理形体之气,以气充形,则可以气脉通畅,身体康健;调和心理之气则可以避免情志过激导致机体功能紊乱、正气失守而致病。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防治思维要求充分认识身与心、形与神的辩证关系,注意调和生理之气与心理之气,将有形的身体防治和无形的心理防护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 天人相应的共生意识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黄帝与岐伯在讨论如何避免疫病“皆相染易”时提出的防治法则。中医学认为,疫气(邪气)的产生与自然界异常气候有关。根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内涵,现代人应充分认识自然界异常气候变化对机体健康的制约和影响。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提升,现代人逐渐忽视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以及自然及其规律对人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重塑人与自然相应的共生意识,一方面遵循自然之道和生息之法,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另一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外避“虚邪贼风”,内守淡泊心志,发挥正气护体的作用。(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安徽中医药大学
严家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