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常见并发症
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参考《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证结合诊疗指南》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 1.辨证选方口服:可参考本指南“糖尿病常见症状治疗-肢体凉麻痛”部分。 2.中成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络阻证可联用木丹颗粒,可改善四肢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3.中药熏洗:可参照本指南“糖尿病常见症状治疗-肢体凉麻痛”部分。 4.针刺:可选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胃脘下俞、曲池、阳陵泉、肾俞、肺俞、合谷、阴陵泉、丰隆,并随证加减;每周2次,留针30 min,3个月为1个疗程;具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功效,可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慎用;注意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一)辨证选方口服 1.阴虚燥热、目络不利证:可选用玉泉丸合白虎加人参汤加减[党参9 g、麦冬9 g、炙黄芪15 g、茯苓12 g、生石膏30 g(先煎)、炙甘草3 g]。 2.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选用生脉散合杞菊地黄丸加减(党参9 g、麦冬9 g、醋五味子6 g、枸杞子9 g、菊花9 g、熟地黄15 g、酒萸肉12 g、泽泻9 g、牡丹皮9 g)。 3.肝肾亏虚、目络失养证: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黄15 g、酒萸肉12 g、牡丹皮9 g、茯苓12 g)。 4.肝阳上亢、热伤目络证:选用犀角地黄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 [水牛角15 g(镑片或粗粉煎服,先煎3 h)、生地黄12 g、牡丹皮9 g、赤芍9 g、天麻9 g、钩藤(后下)12 g]。 (二)中成药 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辨证属气阴亏虚、肝肾不足、目络瘀滞证者,可联用芪明颗粒,有助于降低患者黄斑中心厚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气滞血瘀证也可联用复方丹参滴丸,可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三)针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属肝肾阴虚证,取患侧攒竹、丝竹空、瞳子髎,双侧太溪、照海、太冲等穴针刺;每周2次,留针30 min,30天为1个疗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血或视网膜脱离者禁用,并及时转诊上级医院。 (四)眼周穴位按摩 适于各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取穴:睛明、鱼腰、攒竹、丝竹空、太阳穴、四白穴,轻微舒缓手法为主。哺乳期、妊娠期妇女禁用。
三、糖尿病肾病 (一)食疗药膳 糖尿病肾病水肿,可选用食疗方鲤鱼赤小豆汤:大鲤鱼1条,赤小豆15 g,陈皮(去白)、胡椒、草果(后下)各6 g,炖汤。功效:健脾祛湿、利水消肿。 (二)辨证选方口服 1.肝肾阴虚证: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生地黄12 g、牡丹皮9 g、茯苓12 g、麸炒山药12 g、酒萸肉9 g、泽泻9 g、女贞子9 g、墨旱莲9 g)。 2.脾肾气虚证:可选用水陆二仙丹合芡实合剂加减(金樱子9 g、芡实15 g、麸炒白术9 g、茯苓12 g、麸炒山药12 g、黄精9 g、菟丝子15 g、百合9 g、枇杷叶6 g)。 3.气阴两虚证:可选用参芪地黄汤加减(党参9 g、炙黄芪15 g、熟地黄15 g、酒萸肉9 g、茯苓12 g、麸炒山药12 g、泽泻9 g、牡丹皮9 g)。 4.脾肾阳虚证可选用济生肾气丸合实脾饮加减 [炮附片6 g(先煎1小时)、肉桂(后下)3 g、熟地黄15 g、酒萸肉9 g、麸炒山药12 g、茯苓12 g、泽泻9 g、牡丹皮9 g、车前子9 g(单包)、川牛膝15 g、干姜9 g、麸炒白术9 g、木香6 g、木瓜6 g]。 (三)中成药 可联用渴络欣胶囊等,改善临床症状及肾脏功能、降低蛋白尿。 (四)针刺 适于糖尿病肾病各期。取穴:中脘、阴陵泉、丰隆、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白环俞、肾俞、膏肓俞、曲池、合谷、地机、血海;功效:补肾健脾,升清降浊;每周2或3次,留针30 min,4周为1个疗程;晕针者禁用;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慎用;体质虚弱、气血亏损者,其针感不宜过重;注意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本文件由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提出,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指导专家: 张伯礼(天津中医药大学); 吕仁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林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吴以岭(河北医科大学);
仝小林(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贾伟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李小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李灿东(福建中医药大学); 刘建平(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 牵头和主要起草人: 杨叔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起草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世东(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王秀阁(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王旭(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王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舜钦(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 方朝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石岩(辽宁中医药大学);
冯兴中[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田国庆(北京协和医院);
代春美(锦州医科大学); 刘超(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刘铜华(北京中医药大学); 朴春丽[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医院(福田)]; 孙子林(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闫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陆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李惠林(深圳市中医院);
张惠杰(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 吴深涛(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周艺(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 庞国明(开封市中医院); 胡天赤(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
赵进喜(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赵能江(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段俊国(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 郭姣(广东药科大学); 倪青(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钱秋海(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高怀林(河北以岭医院); 高天舒(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陶静(福建中医药大学); 徐云生(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谢春光(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谢毅强(海南医学院); 温伟波(云南中医药大学); 蔡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魏军平(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参与制订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丽英(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桂妙(福建省安溪县中医院); 卢洋(甘肃省临夏州中医院); 叶彬华(福建省人民医院); 冯尤健(厦门市第五医院);
刘喜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刘礼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刘长勤(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刘小溪(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孙洲亮(厦门市第三医院);
孙新宇(河南省中医院); 朱敏(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陈学勤(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陈秋(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陈薇(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
陈世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陈霞波(宁波市中医院); 肖万泽(湖北省中医院); 邱晓堂(海南省中医院); 张涛静(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张淑芬(贵州百灵中医糖尿病医院);
张风岭(厦门市第五医院); 杨宇峰(辽宁中医药大学); 李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范冠杰(广东省中医院); 胡爱民(武汉市中医医院); 费爱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荣向路(广东药科大学); 郭俊杰(山西省中医院); 唐国宝(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黄琦(浙江省中医院); 矫玮(北京体育大学); 粘为东(福建省南安市中医院);
衡先培(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秘书组: 贾丽燕(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智海(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博(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孙文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马思思(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 刘志臻(福建中医药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