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糖尿病基层中医防治管理指南(2022)

2023-11-22 12:06| 发布者: 葆伢美| 查看: 3705| 评论: 0

摘要: 本指南遵循中医理论和循证医学证据,以基层临床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出发点,组织中西医临床、循证医学、基层及全科医师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和《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等内容为基 ...


糖尿病常见症状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各种症状,既是血糖等代谢指标波动及难控的重要原因,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诊疗中,患者往往以最主要、最痛苦的症状来就诊。临床辨证施治时,应以主诉症状为线索,四诊合参,应用中医理论,分析判断,确立诊断和治疗方案。“抓主症”,可聚焦疾病的主要矛盾,是适合基层使用中医药的重要方法。具体可参考《糖尿病常见症状中医简明手册》。

 

一、口干/口渴

(一)辨证选方口服

1.胃热炽盛证:可选玉女煎加减 [生石膏(先煎)15 g、熟地黄30 g、麦冬6 g、知母6 g、牛膝6 g]

2.肺热津伤证:可选消渴方加减(天花粉15 g、葛根15 g、麦冬15 g、生地黄15 g、藕汁15 g、黄连6 g、黄芩9 g、知母9 g)。

3.肾阴亏虚证:可选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黄15 g、酒萸肉9 g、麸炒山药15 g、牡丹皮9 g、茯苓15 g、泽泻9 g)。

4.脾肾阳虚证:可选附子理中丸加减 [党参6 g、麸炒白术6 g、炮姜6 g、炮附片(先煎1小时)6 g、炙甘草3 g]

5.湿热中阻证:可选三仁汤加减(苦杏仁15 g、法半夏15 g、滑石18 g、薏苡仁18 g、通草6 g、白蔻仁6 g、竹叶6 g、姜厚朴6 g)。

6.血瘀内阻证:可选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2 g、红花9 g、当归9 g、生地黄9 g、牛膝9 g、川芎6 g、桔梗6 g、酒赤芍6 g、麸炒枳壳6 g、炙甘草6 g、北柴胡3 g)。

(二)水煎代茶饮

口渴多饮,有热象者:竹叶6 g,桑叶6 g,乌梅6 g,麦冬6 g;口干不欲饮或少饮者:北沙参6 g,玉竹6 g,玫瑰花3 g,荷叶6 g

 

二、汗症

(一)辨证选方口服

1.营卫不和证:可选桂枝汤加减(桂枝9 g、炒白芍9 g、炙甘草6 g、生姜9 g、大枣3枚)。

2.卫表不固证:可选玉屏风散加减(炙黄芪30 g,防风15 g,麸炒白术9 g)。

3.阴虚火旺证:可选当归六黄汤加减(当归6 g、生地黄6 g、熟地黄6 g、黄芩6 g、黄柏6 g、黄连6 g、炙黄芪12 g)。

4.湿热蕴蒸证:可选三仁汤加减(苦杏仁15 g、白蔻仁6 g、薏苡仁18 g、姜厚朴6 g、法半夏15 g、通草6 g、滑石18 g、竹叶6 g)。

5.肺胃热盛证:可选白虎加人参汤加减 [知母15 g、生石膏(先煎)30 g、甘草9 g、粳米9 g、党参9 g]

(二)水煎代茶饮

属实热证者,伴有口渴欲饮、便燥、舌红:煅牡蛎30 g,麦冬9 g,醋五味子9 g,乌梅6 g,桑叶6 g;属虚证者,伴有乏力、畏寒:炙黄芪6 g,党参6 g,麦冬9 g,醋五味子6 g,乌梅3 g,炙甘草6 g,覆盆子6 g

 

三、疲乏

(一)辨证选方口服

1.气阴两虚证:可选七味白术散加减(炙黄芪15 g、党参6 g、麸炒白术12 g、茯苓12 g、麸炒山药15 g、木香6 g、藿香12 g、葛根15 g、天冬9 g、麦冬9 g、炙甘草3 g)。

2.气血亏虚证:可选八珍汤加减(党参9 g、麸炒白术9 g、茯苓9 g、炙黄芪18 g、当归6 g、川芎9 g、炒白芍9 g、熟地黄15 g、大枣4枚)。

3.肾阴亏虚证:可选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黄18 g、酒萸肉12 g、枸杞子12 g、麸炒山药12 g、茯苓9 g、泽泻9 g、牡丹皮9 g)。

4.阴阳两虚证可选金匮肾气丸加减 [熟地黄24 g、酒萸肉12 g、枸杞子12 g、麸炒山药12 g、茯苓9 g、泽泻9 g、牡丹皮9 g、肉桂(后下)6 g、炮附片(先煎1小时)6 g]

(二)水煎代茶饮

西洋参6 g,炙黄芪6 g,炙甘草6 g,陈皮6 g,炒杜仲9 g,对不同证型的乏力均有一定的调摄作用。

 

四、失眠

(一)辨证选方口服

1.肝郁化火证:可选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6 g、黄芩9 g、栀子9 g、北柴胡6 g、生地黄12 g、泽泻9 g、北沙参9 g、柏子仁15 g、当归6 g、甘草6 g)。

2.瘀血内阻证:可选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9 g、生地黄12 g、桃仁9 g、红花9 g、川芎9 g、北柴胡9 g、桔梗9 g、川牛膝15 g、枳实9 g、酒赤芍9 g、炙甘草6 g、香附6 g)。

3.心脾两虚证:可选归脾汤加减(太子参12 g、麸炒白术9 g、炙黄芪15 g、当归9 g、茯神15 g、远志9 g、酸枣仁15 g、黄精12 g、木香6 g、大枣4枚)。

4.心肾不交证:可选左归丸加减(熟地黄30 g、麸炒山药9 g、酒萸肉18 g、菟丝子9 g、枸杞子9 g、鹿角胶9 g、龟甲胶9 g、川牛膝9 g、茯神18 g、酸枣仁15 g)。

5.心胆气虚证:可选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太子参18 g、茯神18 g、茯苓9 g、石菖蒲9 g、远志9 g、龙齿15 g、酸枣仁18 g、知母9 g、川芎6 g、黄精9 g、炙甘草9 g)。

6.痰热扰心证:可选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6 g、竹茹12 g、枳实6 g、法半夏6 g、陈皮6 g、炙甘草3 g、生姜6 g、茯苓9 g)。

(二)水煎代茶饮

属实证者,伴有心烦、口苦:淡竹叶3 g,竹茹9 g,百合9 g,炒酸枣仁6 g;属虚证者,伴有神疲乏力、脉细:麦冬9 g,醋五味子6 g,炒酸枣仁9 g,龙眼肉9 g,炒麦芽9 g

(三)耳穴贴压

可选肝、胆、心、皮质下、神门、交感等耳穴;每日按压20~30次,宜每周1次,每次留置2~4天,5天为1个疗程。

(四)中药足浴

基本方:首乌藤30 g,远志30 g,合欢皮30 g,石菖蒲9 g,赤芍9 g,肉桂(后下)6 g,黄连9 g。水煎后取汁,睡前20 min左右浸泡双脚。在浸泡的同时对小腿的三阴交穴、太溪穴点按100次,交替点按,力度适中,以局部酸、胀、微痛为宜,足浴过程中水温控制在38 ℃左右,患者自觉后背发潮或者额头微微出汗即可,避免药液温度过高烫伤。每次30 min,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


五、便秘

(一)辨证选方口服

1.胃肠积热证:可选麻子仁丸加减 [火麻仁15 g、苦杏仁9 g、枳实12 g、大黄9 g(后下)、姜厚朴12 g、白芍15 g、桃仁12 g、郁李仁12 g、当归9 g]

2.阴虚肠燥证:可选增液承气汤加减 [酒大黄(后下)9 g、芒硝(冲服)3~6 g、玄参15 g、麦冬12 g、生地黄15 g]

3.阳虚便秘证:可选济川煎加减(当归15 g、牛膝6 g、肉苁蓉9 g、泽泻6 g、升麻3 g、麸炒枳壳3 g)。

4.血虚便秘证:可选润肠丸加减(当归18 g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