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蚤类密度监测方法标准》的通告 国卫通〔2023〕3号 现发布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蚤类密度监测方法标准》,编号和名称如下: WS/T 822-2023 蚤类密度监测方法标准.pdf 该标准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 特此通告。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3年6月16日 前言 本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卫生有害生物防制标准专业委员会负责技术审查和技术咨询,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协调性和格式审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负责业务管理、法规司负责统筹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鲁亮、樊玉娟、高子厚、佟颖、夏连续、李贵昌、黎唯、李静、邵宗体。 蚤类密度监测方法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蚤类成虫密度监测方法,包括探洞法、梳检法、检巢法和粘捕法。 本标准适用于蚤类密度和蚤种的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24689.4 植物保护机械 诱虫板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蚤类 fleas 是昆虫纲(Insecta)蚤目(Siphonaptera)的种类,为完全变态昆虫,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期。 3.2 蚤密度 flea density 单位宿主体表或单位时间空间内监测到的蚤成虫数量。 3.3 染蚤率 infested rate of flea 有蚤动物或环境(洞干、窝巢和粘虫纸)数占调查动物或环境总数的百分比。 3.4 蚤指数 flea index 监测动物或环境(洞干、窝巢和粘虫纸)所获得的蚤成虫数量的平均值。 3.5 游离蚤 off-host flea 在人或动物居住和活动的环境或建筑物中新羽化的,或离开宿主动物体表在地面活动的蚤类成虫。 3.6 有效粘虫纸 valid glue board 监测过程中粘到蚤,或未损坏、未移动且未粘到蚤的粘虫纸。 4 监测方法 4.1 探洞法 4.1.1 适用范围 适用于草原和荒漠草原生境中旱獭、黄鼠和沙鼠等洞口较大的鼠类洞干中的蚤密度和种类监测。 4.1.2 器材 手持卫星定位仪、探蚤棒(见附录A中图A.1)、纯白摇粒绒布、眼科镊、冻存管、20万分之一龙胆紫2%氯化钠溶液、75%酒精和普通生物显微镜等。 4.1.3 操作步骤 监测工作开始前,先用手持卫星定位仪获得现场的海拔和经纬度数据,记录监测地点地址信息和所处生境。探蚤前先将纯白摇粒绒布(1 m×1 m)铺于洞口一侧,再将探蚤棒缠有纯白摇粒绒布的一端伸入洞干,轻轻抖动探蚤棒1 min以吸引和粘附跳蚤,然后在铺纯白摇粒绒布的一侧抽出探蚤棒,在纯白摇粒绒布上检查粘于探蚤棒及掉落在纯白摇粒绒布上的跳蚤,用眼科镊将蚤收集于冻存管中(探洞法操作示意图见附录A中的图A.2)。探洞干深度超过1.2 m(旱獭)或0.5 m(黄鼠和沙鼠)为有效洞。每个洞干探蚤3次(3次采集蚤总数计为一个洞的蚤数)。1个洞的蚤类应放于同一冻存管中并编号。用于鼠疫菌培养的蚤类标本可用20万分之一龙胆紫2%氯化钠溶液保存,用于分类鉴定和标本制作的蚤类标本可用75%酒精保存。记录每次探洞结果于监测记录表(蚤类探洞法监测记录表见附录B中的表B.1)。蚤类带回实验室利用普通生物显微镜进行检视分类,确定蚤的种类,记录并汇总探洞干总数、有效洞干数、采集的蚤总数、有蚤洞干数、无蚤洞干数、每个洞干蚤种、每种蚤的雌雄数量等信息于监测汇总表(蚤类探洞法监测汇总表见附录B中的表B.2)。 ...........(注:后学内容因公式与表格内容较多,不易上传,故欲读请文首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