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叶

2020-1-3 17:12| 发布者: 中医世家| 查看: 184| 评论: 0

摘要: 《中药大辞典》:蚕豆叶 拼音Cán Dòu Yè 出处《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叶。 化学成分叶含山柰酚-3-葡萄糖甙-7-鼠李糖甙、D-甘油酸、5-甲酰四氢叶酸、叶绿醌、游离氨基酸,其中以天门冬氨酸较多,并 ...

中药大辞典》:蚕豆叶

拼音Cán Dòu Yè

出处《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

化学成分叶含山柰酚-3-葡萄糖甙-7-鼠李糖甙、D-甘油酸、5-甲酰四氢叶酸、叶绿醌、游离氨基酸,其中以天门冬氨酸较多,并含丰富的多巴。

药理作用甘油酸有利尿作用。参见"蚕豆荚壳"条。

性味《纲目》:"苦微甘,温。"

功能主治治肺结核咯血,消化道出血,外伤出血,臁疮。

①汪颖《食物本草》:"酒醉不醒,蚕豆苗油盐炒熟,煮汤灌之。"

②《现代实用中药》:"为止血剂,治一切出血。"

③《四川中药志》:"治风丹。"

用法用量内服:捣汁。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治臁疮臭烂,多年不愈:蚕豆叶一把,捶烂敷患处。(《贵阳市秘方验方》)

临床应用用于止血:取鲜蚕豆叶捣烂挤汁,每服20毫升,每日2次。煎服效果略差。治疗肺结核咯血20余例,能迅速止血;对消化道出血也有效。此外,蚕豆叶粉与檵木粉混合外用,也有止血消炎效果,可应用于外伤小出血。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蚕豆叶

拼音Cán Dòu Yè

英文名leaf of Broadbean

出处出自《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蚕豆Vicia faba L.的叶或嫩苗。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cia faba 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蚕豆 越年或一年生草本,高30-180cm。茎直立,不分枝,无毛。偶数羽状复叶;托叶大,半箭头状,边缘白色膜质,具疏锯齿,无毛,叶轴顶端具退化卷须;小叶2-6枚,叶片椭圆形或广椭圆形至长形,长4-8cm,宽2.5-4cm,先端圆形或钝,具细尖,基部楔形,全缘。总状花序腋生或单生,总花梗极短;萼钟状,膜质,长约1.3cm,5裂,裂片披针形,上面2裂片稍短;花冠蝶形,白色,具红紫色斑纹,旗瓣倒卵形,先端钝,向基部渐狭,翼瓣椭圆形,先端圆,基部作耳状三角形,一侧有爪,龙骨瓣三角状半圆形,有爪;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无毛,花枝先端背部有一丛白色髯毛。荚果长圆形,肥厚,长5-10cm,宽约2cm。种子2-4颗,椭圆形,略扁平。花期3-4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广为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羽状复叶,有小叶2-6片;叶轴顶端有狭线形卷须;叶柄基部两则有大而明显的半箭头状托叶。小叶多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广椭圆形,长4-8cm,宽2.5-4cm,先端圆钝,具细尖,基部楔形。质脆易碎。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鲜叶含山柰酚3-葡萄糖-7-鼠李糖甙(kaempferol-3-glucoside-7-rhamnoside),D-甘油酸(D-glyceric acid),天冬酰胺(asparagine),多巴(dopa),蛋白质和叶绿醌(plastoquinone)。

药理作用甘油酸有利尿作用。参见蚕豆荚壳条。

性味味苦;微甘;性温

归经肺;心;脾经

功能主治止血;解毒。主咯血;吐血;外伤出血;臁疮

用法用量内服:捣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治臁疮臭烂,多年不愈:蚕豆叶一把,捶烂敷患处。(《贵阳市秘方验方》)

各家论述1. 汪颖《食物本草》:酒醉不醒,蚕豆苗油盐炒熟,煮汤灌之。

2.《现代实用中药》:为止血剂,治一切出血。

3.《四川中药志》:治风丹。

临床应用用于止血。取鲜蚕豆叶捣烂挤汁,每服20ml,每日2次。煎服效果略差。治疗肺结核咯血20余例,迅速止血;对消化道出血也有效。此外,蚕豆叶粉与檵木粉混合外用, 也有止血消炎效果,可应用于外伤小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蚕豆壳下一篇:蚕豆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