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成语典故●信口雌黄(口中雌黄)

2024-5-27 21:16| 发布者: 宝尤好| 查看: 458| 评论: 0

摘要: 成语“信口雌黄”原作“口中雌黄”, 意思是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或者批评,甚至恶意诽谤中伤。 典出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而这是由唐代知名学者 ...
 

成语“信口雌黄”原作“口中雌黄”, 意思是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或者批评,甚至恶意诽谤中伤。 典出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而这是由唐代知名学者、人号“书簏”的李善(630689年)在给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子萧统(501-531)主持编纂而成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选总集《文选》(因萧统谥号“昭明”,世称“昭明太子”,故该著也称《昭明文选》)作注时,对选收在卷五五、由刘峻(462/463年~521/522年,字孝标,本名法武,南朝齐梁之际无神论者、思想家、学者、诗文作家)作、论五《广绝交论》中句“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注释时引用了它,后人于是将这段话概括为成语“信口雌黄”。

东晋中期史学家、名士、官员孙盛著的“词直理正,咸称良史”《晋阳秋》里说,王衍(公元256-公元311年),字夷甫,能说善辩,但话说得不合意、不妥切时会马上随口改更掉,彷佛嘴里含了雌黄,随时修正,所以被当时之人称为“口中雌黄”。

而《晋书·列传第十三·王衍传》载:“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兒!’……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藉甚,倾动当世。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麈[zhǔ]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

此文是说,王衍神态表情明净秀美,风度姿态安详文雅。童年时曾拜访山涛,山涛感叹了很久,王衍离开后,山涛目送他说:“什么老妇人,生了这样聪慧可爱的孩子!然而耽误天下百姓的,未必不是这个人。”……王衍既有高深才气,又有俊美容貌,还明理悟玄如神,常常把自己比作当世的子贡(公元前520-?,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门弟子中“最为富益”者,以言语著称于世)。加上出身显贵、声誉显赫、名望很高,为当时之世人十分得佩服和敬慕。(因当时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需要休养生息,于是道家老子和庄子的清静无为思想得以流行,许多人都喜欢以老庄思想为谈论内容,)王衍也自然是喜好老子、庄子的学说,善于用老庄的道家思想解释儒家经义,讲授玄理。每当他解读之时,手里总是拿着一把清谈标志之物玉柄拂尘,而这用玉白做成的名流雅器与其手几乎同一颜色。他(谈论得似乎精辟透彻,都是些玄妙虚空之言,神态从容潇洒,)当有错漏或在道理上有说不通的地方被质疑时,都是不假思索地、但让别人觉得很是自然地随口更改,即使前后矛盾也不以为意。那种不慌不忙的淡定仪度,就像用以化妆的“雌黄”由嘴唇上跑到嘴里,成了可以修改谈吐的“橡皮擦”、“修正液”一般的存在。因此当时的人们有些讽刺地称他“口中雌黄”。

王衍是魏晋名士,喜老庄学说,为当时玄学清谈领袖,还是著名书法家。历任黄门侍郎、中领军、尚书令、尚书仆射等职,光熙元年(307年)升任司空,次年又任司徒,永嘉三年(309年)转任太尉兼尚书令,又兼领太傅军司。王衍家族势力雄厚,当时位高权重,受人敬仰,朝野多有趋附者,其弟王澄、堂弟王敦都被任为军事重地刺史,被誉为“一世龙门”。他是左右当时朝廷命运的风云人物,也是后来东晋时期王氏得以鼎立皇家而有“王与马共天下”的开拓者之一。

王衍身居重职,权倾朝野,名盖四海,却脱离现实,空谈玄学,在西晋末年政局混乱之时“身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造成当时高阶知识分子很坏的一股风气——人人口里高谈虚无,可实际上四处钻营,巴结权贵求官;表面上标榜清高,可实际上贪财纳贿,奢侈淫靡成风。他带兵攻打后来建立后赵政权的石勒时战败而投降,为了苟且偷生,他一面推卸责任,一面俯首称臣,并劝石勒称帝。他信口雌黄的行径为石勒所不齿,石勒派人半夜把土房推倒将他活埋。一代名士落此下场,可悲可叹。

“信口雌黄”这个意指“有些人不顾事实,随便乱说”的成语,“信口”二字人们容易明白,是随口说话,但为何与一个矿物名字——雌黄联在一起呢?

原来雌黄种矿物质,和雄黄相对,大多数的雌黄和雄黄一起在低温热液矿床和硫质火山喷气孔产生,属于共生矿物,古称信石,亦称人言。雄黄主含四硫化四砷,桔红色或橘红色,暴露于空气中易碎裂成橙黄色粉末,常用来做中药,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之功效;而雌黄主含三硫化二砷,柠檬黄色,条痕为鲜黄色,暴露空气中易变为暗淡,有剧毒,不过在古代却应用很多。

雌黄首先是可作中药用,它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里面,“主恶疮头秃痂疥,杀毒虫虱、身痒、邪气诸毒”,列为中品,可杀虫、解毒、燥湿、祛痰、消肿等,现代因为剧毒已经禁止使用;不过,它加热后的熟雌黄叫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的“砒霜”,今西方研究用以恶性肿瘤治疗。其次,雌黄还是优质绘画颜料,因为颜色明亮清晰,是绘画黄色最佳颜料,因而被东西方画家广泛应用,诸如我国敦煌莫高窟壁画,就广泛使用雌黄颜料。再次,就是和古代女子化妆品(古称“粉”)有关,因铅和醋酸冶炼出来的铅粉(碱式碳酸铅)为有毒(古人并不了解)白色粉末而过于偏白,略显夸张,后来人们发现用铅白和雌黄以适当比例混合后,颜色和人的肤色极为相似,即显得粉白,而又接近肤色,因而很受女子欢迎,于是被称为“铅黄”,成为女子化妆必备品。

如何发现雌黄可作为化妆品原料呢?这和雌黄的 “校改”作用功效有关。古人最初记录写字用甲骨、竹简等,写错字或者需要修改的话,可用刀刮去字迹,然后重写。纸被发明后,由于纸张非常珍贵,而且倘若一字有误,废掉整张纸太过浪费,若是划掉重写有碍观瞻;用刀子刮字又容易伤纸;用粉涂抹不易去掉墨迹。然而人们发现用雌黄涂改,“一漫则灭,仍久而不脱”,而且古代纸张偏黄色,雌黄涂改后接近原色,非常好用,于是就用雌黄进行校改文章或文字,到了后代又被用作化妆品了。

这就是雌黄与化妆“粉”和“修改液”的关系,也是跟说话如何产生关联的渊源。用“口中雌黄”来形容和比喻这出身名门、口若悬河而风姿清雅、神貌明秀,还权倾朝野的王衍,是再合适不过了。

王衍临死,顾左右而言道:“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可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惜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正是他等一些国柱天花乱坠的空谈误国,司马氏兄弟相残,使得北方五胡乱华,西晋从此灭亡。司马氏五马渡江,北方士族衣冠南渡,开辟东晋,从此造成南北割据。王衍由迎合时好而麈尾谈玄以博声名,身居高位仍夸夸其谈而误家国,缘起缘灭、花开花谢,皆由不切实际、甚至是故弄玄虚的清谈导致,以“欺世盗名”定之不冤。

王衍论道这样的史实与典故成就了极具讽刺意味的“信口雌黄”成语,给人以警醒,让人难忘怀。这“随口乱说, 错了就立即改过来”的“信口雌黄”是万万要不得的,信: 随意, 听凭,雌黄: 即鸡冠石,也称黄金石、天阳石、石黄、黄石、砒黄,以前可入药,现作颜料;旧时删改文字用的涂料(古时因用黄纸写字, 写错了就用这黄色颜料涂掉可再写,几乎不影响美观)。“信口雌黄”原作 “口中雌黄”, 用来比喻不顾事实真相,而随口乱说或妄作批评。

它与“随口乱说”、“ 信口开河”近义都可表示“(非故意得不负责任地)随口乱说”的意思,两者此时可换用,但前者的语义重于后者。两者也另有明显差别:1)词性与适用对象上,“信口雌黄”为贬义成语,大多用于坏人或敌对的人,一般不用于自己;“信口开河”为中性成语,常用于人民内部或自己人中间,可用于自我解嘲。2)“信口开河”有时有“海阔天空、漫无边际地谈话”的意思,就是无心之举,或者最起码没有恶意;而“信口雌黄”不能表示这意思,多表故意为之,甚至是恶意的。3)“信口开河”的原因主要是“不加思索”;“信口雌黄”的原因,有的是“不加思索”,但大多是怀有恶意。4)“信口开河”指随便乱说;“信口雌黄”多指妄下论断、随便诬蔑乃至乱造谣言,往往含有“歪曲或捏造事实”的意思。

“信口雌黄”还与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徧,不得妄下雌黄”的成语“妄下雌黄”几乎一致,后者指不按客观标准,任凭己意,乱改文字,乱加评论。


声明:本文国医正宗著首发中医启疾光网,转载须注明出自启疾光网,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