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疾病相关的成语典故●河鱼之疾(河鱼腹疾、河鱼之患)

2024-5-30 23:07| 发布者: 中国文化| 查看: 362| 评论: 0

摘要: 成语“河鱼之疾”,也即“河鱼腹疾”,指代腹泻。表示病痛。也引申比喻人们对小事情过于敏感和计较,对细枝末节的过度关注以致小事被放大或夸大,就是过度敏感的情绪。典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 ...
 

成语“河鱼之疾”,指代腹泻。也即“河鱼腹疾”。河鱼,指河里各种普通的鱼类;疾,指疾病、病痛。表示病痛。典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

这是个发生在公元前597年冬天楚国攻打小国萧的故事。当时萧国的城池被围,楚国大夫申叔展和萧国大夫还无社是老相识、好朋友,还无社还在城内,申叔展无法明救,只好用“河鱼腹疾”暗语以示。还无社藏于枯井逃难,城破终被救出。关于此见东周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原文载:

冬,楚子伐萧,宋华椒以蔡人救萧。萧人囚熊相宜僚及公子丙。王曰:“勿杀,吾退。”萧人杀之。王怒,遂围萧。萧溃。申公巫臣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fǔ]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kuàng]。遂傅于萧。还无社与司马卯言,号申叔展。叔展曰:“有麦曲乎?”曰:“无”。“ 有山鞠穷乎?”曰:“无”。“河鱼腹疾,奈何?”曰:“目于眢[yuān]井而拯之。”曰“若为茅绖[dié],哭井则己。”明日萧溃,申叔视其井,则茅絰存焉,号而出之。

以上是说:公元前597那年冬天,楚庄王攻打萧国。宋国华椒率领蔡军去救萧国。(萧国实为宋国附庸国,其国主大心[讳“”,字正义] 是宋国微子启后裔,因诛南宫长万有功而被分封于萧邑,并被升格为国。因有这层关系,所以)宋国华椒率领蔡军去救萧国。萧军囚禁了熊相宜僚和公子丙。楚庄王说:“不要杀他们,我退兵就是了。”但萧国人还是杀了他们。楚庄王发怒,就包围了萧国。萧国崩溃,申公巫臣说:“军队里的人大多很冷。”楚庄王巡视三军,抚慰勉励士兵们,三军将士都感到温暖,好像披上了丝棉一样。于是军队就士气大振进而逼近萧邑(今安徽萧县),并包围了。还无社和司马卯说,喊申叔展出来。申叔展(见还无社在喊他,可是两军对垒不便谈话,)说:有麦麯(即麦曲)吗?”还无社说:“没有!”申叔展又说:“有山鞠(jū)䓖(即山芎藭)吗?”(麦曲和山芎藭[]都是甘温御寒之物,可燥湿健脾、消食和胃、活血行气、止痛。申叔展的两句问话,都暗示还无社即将遇难要有所准备,早做退路。可是还无社没有听懂,于是申叔展再)说:“如那河里的鱼一样腹部出现了溃烂等,会出现内里之物不可控式排出(即如腹泻)等疾病,要怎么办?”还无社(这才听明白了,)便说:“注意看枯井就可以把我弄出来。”申叔展说:“你在井上盖些茅草就行,我到那里找你哭丧会很方便的。”第二天,萧邑城破。申叔展找到一口上有茅草为标记的枯井,就放声号哭,还无社得以救出枯井。

关于“河鱼之疾”比喻腹疾,尤代指腹泻,后世皆如此理解。有人说:“因为‘河中之鱼,久在水中,则生腹疾’。”也有人说:“因为‘腹膨如河中之鱼’。”还有人说:“因为‘鱼烂先自腹内始,故有腹疾者,以河鱼为喻’。”三种说法,似乎后一种比较合情理。正因为鱼烂是先烂内脏,是从肚子里烂出来的,所以形容国家内部发生变乱而致亡国,叫做“鱼烂而亡”。

典故中的原句“‘河鱼腹疾,奈何?’曰:‘目于眢[yuān]井而拯之。’曰‘若为茅绖[dié],哭井则己。’”笔者认为大概有明暗两个意思吧。表面以“河鱼之疾”比喻萧国城破,其实里面的各色人等估计都将不复存在,因为鱼烂皆从腹部的内脏开始的,等到腹部烂穿,则里面的东西早已腐败无能或者荡然无存——也就是告诉还无社萧国必然城破,倾巢之下岂有完卵,你、我各为其主,力战而亡是可以预见的,那么怎么给你收尸呢?而还无社回复的是实在没办法,就会竭尽全能而战,最后投井而死,也不会被抓。然后申叔展表示,那就在你还无社投井封盖前弄些茅草盖上(妆坟),我到时候好去为你哭葬。这样才是符合原文的意旨,不然不就是“通敌”了吗?当然内里,申叔展已经明确告知还无社别做能守城成功或者楚国会放弃破城的任何幻想,早寻退路为佳。还无社终于理解申叔展示意了,于是说自己会藏到枯井,你申叔展注意查找。而申叔展就顺着说你弄点茅草之类的,我申叔展才好找。顺便说一下,有的把文中“茅绖”译成 “放一条草绳子”笔者也是不认同的,虽然词典解释“绖”是旧时用麻做的系在腰或头上治丧时所戴,那不是给死者本身用的。 如果你将这绑到自己身上,那不就是想让人救你?这是在众耳旁听之下,能这样直白说吗?所以“茅绖”译成 “茅草(及其被结扎成的捆子)”更为合适。

但古文与现代皆直接把“河鱼之疾”译成腹泻、拉肚子,似乎跟前后文与当时两国交战的背景很是不通的——当时天气虽冷,但跟腹泻会有因果关系?既然没有,这样讲,是不是莫名其妙?有人说,如果拉肚子了,要解手得找个背人的地方嘛,那你跑到枯井里排泄也不符合常理吧……

这是我们以现在生活背景与常识来推论的,也许在古时腹泻跑到枯井解决也在情理之中,这只有做训诂的能回答吧。而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幼学琼林》(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人邹圣脉作了增补后改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是把其解为“腹疾”的,其《卷三·新增贫富类》:“谦言抱病‘河鱼之患’系是腹灾, 也作‘河鱼腹疾’、‘河鱼之疾’。”就是指出“河鱼之疾”、“ 河鱼腹疾”、“河鱼之患”都是腹疾的隐称,比喻腹泻。如北宋·苏轼《与冯祖仁书三首》:“到韶累月,疲于人事,又苦河鱼之疾,少留调理乃行,益远,愈增瞻系也。”

不过,也有将河鱼之疾引申为比喻人们对小事情过于敏感和计较,对细枝末节的过度关注以致小事被放大或夸大,就是过度敏感的情绪。


声明:“中国文化”著首发于中医启疾光网,转载须注明出自启疾光网,商业用途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