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法八穴歌(西江月)

2024-6-14 22:06| 发布者: 医智宝| 查看: 497| 评论: 0

摘要: 西江月调《八法八穴歌》出自针灸类书《凌门传授铜人指穴》,是用西江月调把八脉交会穴公孙、内关、足临泣、外关、后溪、申脉、照海、列缺每穴各作词一首,将其适用症状表述详尽,吟咏起来画面感和韵律极强。 ... ... ...
 

西江月调《八法八穴歌》出自针灸类书《凌门传授铜人指穴》。凌门,指明代凌云(字汉章)一派。凌氏为明孝宗弘治(14581505)时人,早于汪机和高武,此书内容为高武《针灸聚英》所引用。内容以针灸歌赋和经穴图为主,载有百症赋、玉龙赋、灵光赋、拦江赋、席弘赋、八法八穴歌(西江月调)、十四经步穴歌、十四经周身歌、十二经脉、十五络脉歌、千金十一穴歌、荣卫所生歌、铜人指要赋等。其图除十二经要穴之外,还有天星穴法之形、秋夫疗鬼十三穴之格、回阳九针图、八脉之形(八穴图),以及五脏正面背面图,精溺分图、气海膈膜图、肺膜心系图,亦为本书特色之一。

“八脉交会穴”这个经穴分类名字首见金国窦杰(后名“窦默”)撰《针经指南》,又称流注八穴、交经八穴等。是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脉气相通的八个穴位。脾经的公孙(通冲脉)、心包经的内关(通阴维脉)、小肠经的后溪(通督脉)、膀胱经的申脉(通阳蹻脉)、胆经的足临泣(通带脉)、三焦经的外关(通阳维脉)、肺经的列缺(通任脉)、肾经的照海(通阴蹻脉)。这些穴位临床上常配合应用,如公孙配内关治心、胸和胃部疾患,后溪配申脉治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部疾患,临泣配外关治目外眦、耳后、颊、颈、肩、缺盆、胸膈部疾患,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部疾患。

 

[(一)通冲脉的足太阴脾经穴公孙]

九种心疼涎闷,结胸翻胃难停。酒食积聚胃肠鸣,水食气疾膈病。

脐痛腹疼兼血胀1,肠风疟疾心疼。胎衣不下血迷心,泻泻公孙立应。

 

[(二)通阴维脉的手厥阴心包经穴内关]

中满心胸痞胀,肠鸣水泻脱肛。食难下膈酒来伤,积块坚横胁抢。

奶女血痛心疼,结胸里急难当。伤寒不解结胸堂,疟疾内关独当。

 

[(三)通阳维脉的手少阳三焦经穴外关]

肢节肿痛臂冷,四肢不遂头风。背胯内外骨筋攻,头顶眉棱皆痛。

手足热麻盗汗,破伤眼肿睛红。伤寒自汗表烘烘,独会外关为重。

 

[(四)通带脉的足少阳胆经经穴足临泣]

手足中风不举,痛麻发热拘挛。头风痛肿顶腮连,眼肿赤疼头旋。

齿疼耳聋咽肿,浮风瘙痒筋牵。腿疼胁胀肋肢偏,临泣针时有验。

 

[(五)通督脉的手太阳小肠经穴后溪]

手足急挛战掉,中风不语痫癫。头疼眼肿泪连连,腿膝背腰痛遍。

项强伤寒不解,牙齿腮肿红咽。手麻足破又2伤牵,盗汗后溪先砭。

 

[(六)通阳跷脉的足太阳膀胱经穴申脉]

腰背项疼腿肿,恶风自汗头疼。头眩3赤目痛眉棱,手足麻挛臂冷。

吹乳耳聋鼻衄,痫颠肢节烦憎。遍身肿满汗头淋,申脉先针有应。

 

[(七)通阴跷脉的足少阴肾经穴照海]

喉塞小便淋沥,膀胱气痛肠鸣。食黄酒积腹脐疼,呕泄胃番便紧。

难产昏迷积块,肠风下血常频。膈中决4气气痃侵,照海有功必定。

 

[(八)通任脉的手太阴肺经穴列缺]

痔疟便肿泻利,吐5红溺血咳痰。牙疼喉肿小便难,心胸股疼饮噎。

产后发强不语,腰疼血疾脐寒。死胎不下膈中寒,列缺乳痈多散。

 

清江引:青囊秘诀传与尔,恁君休浪费,声声皆圣言,句句咸神议,不是妙人休馈与,不是妙人休馈与。

 

 

1.兼血胀:因瘀血停滞所致鼓胀出自《世医得效方·胀满》:“烦躁嗽水,迷忽惊狂,痛闷喘息,虚汗厥逆,小便多、大便黑,名血胀。此处网上几乎都为俩字“胁胀”,构成全词50字正体。其实,西江月有51字变调,就是在全词第五句(下阕第一句)增加一字即成七字,“兼血”是符合声律要求的,而且脾经上的公孙穴确实对证。

2.足破又,此处有作“足麻破”, 从大致意义上来说没什么问题,但从西江月词调,不论正体还是变体,全词第七句(下阕第三句)第四、五俩字必为仄声,这显然不合声律要求。

3.头眩,一作“雷头”。

4.决,一作“快”。作“快”显然意义没法说通。而“决气”之“决”有分别、辨别之意,一气而分为精、气、津、液、血、脉六名,故名决气。出自《黄帝内经·灵枢·决气第三十》篇。好像不是很合适这里,反而笔者认为“积”更合适,“膈中积气”为常见表达。

5.吐,一作“唾”。笔者从语法上看觉得“唾”更合适。不过两者在此意义几乎无别。

6.西江月各词顺序跟原书位置有所调动,旨在有规可循,便于记忆,同时每词前“[ ]”粗黑字部分原词没有,为笔者所加。

 

 

关联阅读
窦杰及著《针经指南》简介

      窦默(1196年-1280年),原名窦杰,字汉卿、子声。金末至元初时期名臣、理学家、医学家。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昭文馆大学士等职,累赠太师、魏国公,谥号文正。他的“流注八穴”、“补泻在于手指”、“莫如用针”、“气至沉紧”等针灸学说,对后世针灸医家颇有影响,对针灸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有《疱疡经验全书》、《针经指南》等作品传世。其初刊于1295年的《针经指南》主要内容《标幽赋》、《通玄指要赋》,还有经络循行、流注之八穴,针灸的补泻与禁忌等有关论述。该书与《子午流注针经》、《黄帝明堂灸经》、《灸膏肓腧穴法》一起被疑似其子的元代针灸家窦桂芳(字静斋)收录入《针灸四书》,1311年刊行。


声明:医智宝著,首发于中医启疾光网,转载请注明出自启疾光网,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