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心置腹,这个成语本指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形容真心待人。典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萧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说的是西汉(公元前202年—8年)未年,王莽(前45年—23年)篡政,引起天下大乱,各地农民纷纷起义,群雄讨伐王莽。公元23年初,绿林军立刘玄([?~25年],字圣公)为天子(史称“更始帝”),刘秀的兄长刘縯([?~23年],一作刘演,字伯升)招猜疑而被杀,他被授偏将军。刘秀与王莽军多次战斗中屡立奇功,并在公元24年5月攻破另一草莽英雄王郎称帝的邯郸后,被刘玄封为“萧王”。更始帝要刘秀返回朝廷,刘秀以黄河以北贼乱还没有完全平定为推辞理由而未应征召,从此刘秀便背离了光武帝。这时(都长安的)更始帝政局混乱,四面八方的背叛层出不穷,这些力量汇总起来有数百万人,各在自己的地盘上抢劫掠夺。刘秀决心铲除这些地方军阀。 南朝宋时文学家、史学家范晔([398-445年] ,字蔚宗)在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年间(424年-453年)取材东汉国史《东观汉记》,并博采多家《后汉纪》而成的《后汉书》,记录了上起王莽新朝灭亡(23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废汉建魏的东汉一百九十七年历史。其取代“三史”之一《东观汉记》,与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记载了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184年)到三国结束(280年)将近一百年历史的纪传体国别史《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可见其在中国史学界的地位之高,及对研究我国东汉时的历史参考价值之斐。而这《后汉书·光武帝纪》便有含前言的史事记载: 光武将击之,先遣吴汉北发十郡兵。幽州牧苗曾不从,汉遂斩曾而发其众。秋,光武击铜马于鄡[qiāo],吴汉将突骑来会清阳。贼数挑战,光武坚营自守;有出卤掠者,辄击取之,绝其粮道。积月余日,贼食尽,夜遁去,追至馆陶,大破之。受降未尽,而高湖、重连从东南来,与铜马余众合,光武复与大战于蒲阳,悉破降之,封其渠帅为列侯。降者犹不自安,光武知其意,敕令各归营勒兵,乃自乘轻骑按行部陈。降者更相语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由是皆服。悉将降人分配诸将,众遂数十万,故关西号光武为“铜马帝”。 也就是,当时更始政权羸弱,统治无方。汉世祖光武帝刘秀也正式参与群雄逐鹿之举,先行对临近自己驻军的民军贼阀发起征讨之旅。他打算逐步击破他们,于是先派遣吴汉北上征调十个郡的汉军,讨伐叛军。幽州(当时辖境在北京、河北北部、山西小部、辽宁大部、天津海河以北及朝鲜大同江流域)牧苗曾拒绝服从命令,被吴汉斩杀并征调他率领的军队。当年秋天,刘秀在鄡县(今河北束鹿县东南)进攻铜马军,吴汉率领轻骑兵在清阳县与刘秀会合。贼寇向汉军发起挑战,刘秀紧闭营门,坚守不出。铜马军派出小股部队出来抢掠,刘秀迎头痛击,断绝了守军的粮道。连续围困一个月,贼寇军粮耗尽,趁着夜色遁逃。汉军追至馆陶县,大败铜马军。投降的铜马军还未处理完毕,高湖、重连军从东南方向杀来,与铜马余部会合。刘秀率领汉军,与他们在蒲阳(即蒲阳山,在今河北定州)大战,将敌方援军全部打败,迫使其投降。而后,刘秀封这些民军首领为列侯。投降的民军首领仍然惴惴不安,刘秀看出他们仍心存疑虑,敕令各人返回军营,继续领兵。刘秀亲自带领几名轻骑兵,到投降的民军营前巡视。投降的民军窃窃私语道:“萧王能够这样相信我们,以诚相待,我们怎么能不舍生忘死为其效力呢!”从此,投降的民军心悦诚服,愿意将军队交予刘秀指挥。刘秀的部众扩充至数十万,函谷关以西的百姓称刘秀为“铜马帝”。 这就是汉世祖光武帝刘秀收编、降服北方以铜马军为主的农民起义军数万人的故事。让他们保持原来的编制,显示毫不设防地对待其将领以打消他们的疑虑,让他们死心塌地地跟随刘秀,毫无后顾之忧地攻伐四方而建立都城在洛阳的史称“东汉”的政权。 后人根据这段历史,将“推赤心置人腹中”句概括为“推心置腹”成语,以喻真心待人之意。推,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引申为掏出;置,放到。与推心致腹、推诚相见、坦怀相待、开诚布公、肝胆相照、披肝沥胆、真心实意等成语近义。 声明:葆伢美著首发中医启疾光网,转载须注明出自启疾光网,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