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骨疗毒,原指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以彻底治疗。后多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犹“刮骨去毒”、“刮骨疗伤”。出自《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此事发生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刘备在四川成都(当时称“益州”)称“汉中王”, 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命其北伐。关羽率驻扎在江陵的大部分荆州军队浩浩荡荡地向襄阳、樊城进发,并很快分别包围后主攻樊城。曹操方面的樊城守将曹仁抵挡不住,只好坚守不出,并连连向曹操告急求援。于是在曹操急派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前去援助。秋天的八月,当时连续阴雨下了十多天,汉水暴涨溢岸。于禁等七军皆被大水所淹,无处躲避。于禁只好与庞德等将领上堤避水。这时,关羽命令他的水军乘船猛烈攻击被大水所围困的曹军,并在大船上向曹军避水的堤上射箭,曹军死伤落水被俘者甚多。在全军覆没的窘迫情况下,于禁被迫向关羽投降,而庞德却顽强抵抗,终被擒住,拒不投降,遂为关羽所杀。 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由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所述“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的桥段。只是把南朝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官员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著的“前四史”之三《后汉书》里,专门收录自然灾害的篇章《志第十五·五行三》中“(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八月,汉水溢流,害民人”的自然水灾,改成关羽“差人堰住各处水口,待水发时,乘高就船,放水一淹,樊城,罾口川之兵皆为鱼鳖”,即蓄水决堤的水攻之计。而三国蜀汉时至西晋官员、史学家陈寿([233-297年],字承祚)所撰“前四史”之一、记载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184年)到三国结束(280年)将近一百年历史的纪传体国别史《三国志》之《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关羽》(后简写《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载:“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也应证是自然水灾所致“七军”被淹,关羽趁机乘船而攻。 据史料,关羽此后再次猛攻樊城时,被曹仁弓弩手所伤后便有了刮骨去毒这一幕。《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原文载: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是说,关羽曾经被乱箭所射中,贯穿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痊愈,(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医生说:“箭头有毒,毒已深入骨髓里,应当剖开手臂打开伤口,刮动骨头创处,以除去毒素,这个隐患才可以除去。”关羽即便伸出手臂,让医生剖开它。关羽当时是正在和诸位将领围坐在一起喝酒、对弈的,只见手臂鲜血淋漓,都漫出盛血的盘子了,但是关羽却割肉喝酒,谈笑如常。 以上是《三国志》中的内容,既没说医者为何人,也未详细描述施术过程;而且没说发生于何时。同时,“刮骨去毒”内容,不论《三国志》,还是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均将其叙于“水淹七军”之前。不过,小说《三国演义》却把它精彩演绎成华佗为之: 茶罢,佗请臂视之。公袒下衣袍,伸臂令佗看视。佗曰:“此乃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公曰:“用何物治之?”佗曰:“某自有治法,但恐君侯惧耳。”公笑曰:“吾视死如归,有何惧哉?”令设酒席相待。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惊。”公曰:“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 罗贯中之所以将医生写成是华佗,大概是因华佗是“建安三神医”之一且擅长外科手术,治箭伤理当是不在话下。如此自是合情合理,加之其妙笔生花,把故事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既赞颂了华佗的医道高明,又展示了关羽的气概豪迈。 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很是脍炙人口,于是就有了成语“刮骨去毒”、“刮骨疗毒”、“刮骨疗伤”。其本指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以彻底治疗病痛,现多用于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比喻义上与成语拔本塞源、釜底抽薪相近。 声明:享瑾美著独发中医启疾光网,转载须注明出自启疾光网,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