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艾难分,原本是指香草和臭草分不开,包括客观上的难以、没办法和主观上的不想、不愿意。这个成语后多比喻人的忠奸难以辨别、好还难以区分。典出南朝·宋齐·丘巨源《驰檄数沈攸之罪恶》:“今复相逼,起接锋刃,交战之日,兰艾难分。” 南朝宋(420年~479年)、齐(479年~502年)时期文学家丘巨源(?—484年)“有笔翰,大明五年(461年),敕助徐爰撰修国史(注:此时为宋,即修南朝宋史)”,其以《与尚书令袁粲书》与《驰檄数沈攸之罪恶》而显才闻名。 南朝梁时期皇族、大臣、文学家、史学家萧子显(487~537年,字景阳)撰的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公元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公元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的纪传体史书、属“二十四史”之一的《南齐书》,其卷五十二即列传第三十三《文学》载:“沈攸之事,太祖使巨源为尚书符荆州。”是指477年的七夕之夜,残暴的宋后废帝刘昱被弑,第二天当时只有8岁的刘准便被掌控着南朝宋朝政大权的萧道成(427—482年,字绍伯,小字斗将)拥立继位,是为宋顺帝。刘准迫于形势只得封萧道成为相国、齐王。而这年的11月,沈攸之以“奉太后命”而反萧道成掌控的朝廷,发动叛乱。萧道成就派丘巨源为尚书台写了篇文告征讨“西府” 沈攸之(沈此时拜授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还兼驻兵在荆州的牧,其位于东晋都城健康即今南京的西边,故名“西府”)。此亦见于南朝梁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南朝梁开国功臣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撰的“二十四史”之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宋书》,其卷七十四即列传第三十四《臧质 鲁爽 沈攸之》载:“时齐王辅政,遣众军西讨。尚书符征西府。”但这之后的第三年即479年,萧道成派部将王敬则率军进宫逼迫宋顺帝刘准禅位于他,于是自立为帝,国号为“齐”,被尊齐太祖高皇帝。这就是《南齐书》称萧道成“太祖”,而南朝《宋书》称之“齐王”的原因。 关于丘巨源《驰檄数沈攸之罪恶》原文,见《宋书·卷七十四·列传第三十四·沈攸之》,部分节选如下: 攸之以溪壑之性,含枭鸩之肠,直置天壤,已称丑秽。况乃举兵内侮,逞肆奸回,斯实恶熟罪成之辰,决痈溃疽之日。幕府过荷朝寄,义百常愤,董司元戎,龚行天罚。今皇上圣明,将相仁厚,约法三章,轻刑缓赋,年登岁阜,家给人足,上有惠和之泽,下无乐乱之心。攸之不识天时,妄图奸逆,举无名之师,驱怨仇之党。是以朝野审其易取,含识判其成禽。熊罴[pí]厉爪,蓄攫裂之心;虎豹摩牙,起吞噬之愤。鼓怒则冰原激电,奋发则霜野奔雷,以此定乱,岂移晷[guǐ]刻。虽复众徒梗陆,举郡阻川,何足以抗沸海之涛,当烧山之焰。 彼土士民,罹毒日久,逃窜无路,常所悯然。今复相逼,起接锋刃,交战之日,兰艾难分。土崩倒戈,宜为蚤计,无使一人迷昧,而九族就祸也。弘宥之典,有如皎日。 意思是,丘巨源代当时萧道成把持的刘宋朝庭指责沈攸之贪得无厌、欲壑难填、狼子野心、蛇蝎心肠,就是直接放到普天之下,也已经称得上是最丑陋污秽之人。况且他起兵国内造反,显示其肆无忌惮与奸恶邪僻,这实际上是恶果已熟烂、罪名已积成的时候,也是脓肿毒疮溃破(要逐渐好)的日子了。幕府(主指当时掌控朝廷的齐王萧道成)深受朝廷恩信,甚感难过,怀着百倍正义,常气愤充胸,欲统率大军,执行天命,进行惩罚。“现今”皇上圣贤英明,订好的简单法条依约守规执行,宽刑罚薄赋税,五谷丰登,家家富足,上有仁惠的恩德,人民无从乱的心愿。沈攸之不知天命,还狂妄图谋奸计得逞篡逆国祚,没有正义之名却发动军队,驱使着对其满怀着仇恨的民众。所以朝廷、民间都知道他将被打败;有识之士认为他一定会被捉拿归案。加上“我”军熊虎般的部队,时刻准备出击利爪,像虎豹一样有锋利的牙齿,时刻准备吞掉反叛的部队。军队的鼓声雷动,随之(士气高昂),寒冰覆盖的原野就像闪电激烈频出;大军的奋勇突发,就会(响声彻地),霜雪笼罩的野外有如雷声滚滚而来。用他们来平定祸乱,怎么会用好长时间呢?!虽然叛军人多势众,全郡同反,怎么能抵得住沸腾大海般的波涛,挡得住如高山般威严的“我”军。 荆州的广大官员百姓们,长时间遭受苦难,逃跑又没有机会。“我们”很同情你们,“今日”再一次向你们逼迫,让你们起来承接抵挡锋利的武器。一旦开战攻击时刻便好坏、敌我难以分辨。不如趁机倒戈反击,赶快另作准备,你们千万别执迷不悟,而遭九族株连。如归,则朝廷有宽容的条例,如炙热的太阳一样眷顾大家。 这篇檄文行文流畅、章整篇密,排奡[ào] 纵横、气势磅礴,理直气盛,酣畅雄健,确为难得一篇战时征招声讨文书,为后世所称。其文中“兰艾难分”后为成语,不断为沿用。 兰:一般指中国兰花,即古文提到的“蕙”,也即是兰蕙,味辛、性平,归肺、脾、肝经,调气和中、止咳、明目,主胸闷、腹泻、久咳、青盲内障。文中本指祛风药木兰(辛夷)、祛湿药佩兰或(和)活血药泽兰,因其香气沁人心脾,故用以比喻贤者、好人、君子等。辛夷性味辛、温,入肺、胃经,祛风通窍,治头痛、鼻渊、鼻塞、齿痛。佩兰性味辛、平,归脾、胃、肺经,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泽兰性苦、辛,味微温,归肝、脾经,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水肿。 艾:一般指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全草可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等功效。艾在野外有很多同属的植物,并且长得相似,人们常常会弄混淆艾、南艾蒿、野艾蒿、中亚苦蒿,于是也将其统称为“艾蒿”。所以其有别称:艾蒿(《尔雅》、《本草纲目》),白蒿[神农本草经(部分)、本草纲目(部分)],冰台(尔雅),医草(名医别录),甜艾(本草求原),灸草(埤雅),海艾、白艾、蕲艾(本草纲目),阿及艾(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家艾、艾叶、陈艾(中药俗称),大叶艾、祁艾(河北),大艾、艾绒、艾蓬(江苏、江西、上海),黄草(台湾),野艾(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艾灸时所用艾柱、艾棒就是艾蒿的绒。本文指臭艾或(和)苦艾,即臭气扑鼻的菊科、蒿属植物一年生草本臭蒿或菊科植物中亚苦蒿(有毒),故用以比喻小人、坏人、愚贱者。 兰艾难分,原本是指主、客观上分不清香草和臭草。这个成语后多比喻人的忠奸难以辨别、好还难以区分。 声明:医智宝著独家授权中医启疾光网发布,转载须注明出自启疾光网,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